学科是把刀

学科是把刀

作者:李广生

学科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的时间表是按学科安排的,学生的成绩单是按学科统计的,教师的办公室是按学科分配的,教师的教研组是按学科划分的……学科是把刀。正是这把刀把学生学习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也正是这把刀把教师集体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群体。各模块之间缺少联系,各群体之间缺少沟通,可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教授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科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坐到一起讨论问题,而教授不同班级的相同学科的教师倒是经常坐到一起开展教研。教授不同学科的教师,比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艺术教师,他们会讨论什么问题?教授相同学科的教师,比如几个数学教师或几个语文教师,他们会讨论什么问题?

上个学期我曾在几所学校做过相关的实验。不同学科的教师坐在一起,虽然他们教授的是同一个班级,面对的是同样的学生,但是交流的过程中缺乏共同话题和话语。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自说自话,要么共同声讨某个学生,要么即便发现了问题——“这个孩子在我的课上从不主动发言,为什么在你的课上却积极踊跃?”——也不去深究。

而相同学科的教师坐在一起,特别是同一年级的相同学科的教师坐在一起,话题则会很快聚焦于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这篇课文如何处理,这道例题如何讲解,这节课如何设计等等,这些话题让他们觉得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讨论很有价值。相同的话语体系、彼此都非常熟悉的专业术语让他们的交流更加顺畅。

通过对比就会发现,学科壁垒和学科本位的观念在教师群体中根深蒂固,大家似乎都忽视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我一直倡导弃用“教师专业发展”这种提法,因为很多人把“专业”误解为“学科”,认为“语文教师”便是以“语文”为专业的教师。事实上“教书”是教师专业的基本技能但“育人”才是教师专业的核心价值所在。至少我们要对教师专业的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避免陷入“惟学科”的误区。一位物理方面的专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物理教师,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学科是把刀。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学科这把刀为人们开辟了不同领域,并建立了不同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让人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这个意义讲,我们要感谢这把刀,并希望它更加锋利,深入剖析这一领域的本质。

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尊重学科,但需要切记一点:我们的目的不是学科,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锋利的刀,而是要让他们成为能够使用这把刀的人。学科本位的思想是有狭隘的,应该用学科工具论的思想替代学科本体论。分科教学不过是在教给孩子们一样样的工具,或是一把把刀,让他们更有能力破解现实世界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把他们变成某一把刀。

如果基于人的立场的话,学科壁垒是可以打破的,也是应该打破的。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数学教师强调的逻辑思维和艺术教师强调的形象思维都出自孩子的同一个大脑。虽然两种思维分属大脑的不同区域,但已有研究证明,大脑的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独立工作的。森严的学科壁垒不但不会让人聪明,反而会抑制大脑的发育。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现代教育科学恰恰是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

学科是把刀,帮我们洞察世界的秘密,但要谨防它把教育肢解。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