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重症案例(血液病)

叶某,男,37岁。

患者2008年10月24日突然神疲乏力,入院查血小板<10×109/L,住院6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以西医综合治疗,出院后血小板>100×109/L,继续口服激素,1个月后开始上班。2013年11月27日患者在上班期间突然出现神疲乏力,急诊入院,查血小板3×109/L,1小时后血小板2×109/L,继续类似西医综合治疗,住院5日后出院,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开始6个血的激素口服,此次出院后身体素质急剧下降,而且身体上特别是足部留有紫癜,易疲劳,易感冒。但数次复查血小板,在17×109/L至24×109/L之间。为防止病情复发,患者自2014年11月15日在家休息静养。2014年12月8日,患者又自觉不适,查血小板12×109/L,急诊入人民医院,查血小板8×109/L,第二天查血小板2×109/L,通过5天的注射治疗,血小板恢复到35×109/L,改为口服激素治疗,医院建议输血治疗,但因条件限制,患者未能及时输血。12月13日出院,并于当天来我处就诊。

症见:面色苍白、萎黄,气短懒言,精神萎靡,由父亲搀扶就诊,下肢多发片状出血点,色暗。血常规:血小板25×109/L,白细胞18×109/L。每天口服12片激素,西医建议输血。舌淡白无苔胖嫩,脉沉缓无力。

辨证:脾肾双亏,元气不足。患者疾病属中医“虚劳症”范畴,阴阳两虚,脾不统血,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予以十四味建中汤加味。方药如下:

党参15g   西洋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熟地18g   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12g   肉桂15g   炙黄芪40g  制附子30g(先煎)  麦冬15g  清半夏45g   肉苁蓉15g   生薏米60g   黄精30g  炮姜炭30g  山萸肉30g  淫羊藿30g   仙鹤草60g  生藕节30g   五味子30g   合欢皮15g   珍珠母60g(先煎)  生龙骨30g(先煎) 首乌藤30g   炒枣仁30g

5剂水煎服,每剂煎三袋,每日早晚分服一袋。

【按】十四味建中汤大补元气以固本,半夏秫米汤+睡眠四味(黄精、合欢皮、五味子、生山楂)安神,山萸肉、生龙骨收敛欲脱之气(取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复诊:2014-12-20  患者自觉精力明显好转,已经能够缓慢步行就诊,血常规:血小板172×109/L,白细胞12×109/L,西医建议不必输血。此次继续十四味建中汤加味,剂量不变。

复诊:2014-12-27 患者精力继续好转,下肢出血点颜色鲜红,考虑为阳虚化热,加用水牛角、白茅根以替代犀牛角的作用。另去掉合欢皮、首乌藤,生龙骨改为煅牡蛎。方药如下:

党参15g   西洋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熟地18g   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12g   肉桂30g   炙黄芪40g  制附子60g(先煎)  麦冬15g  清半夏45g   肉苁蓉15g   生薏米60g   黄精30g  炮姜炭30g  山萸肉30g 淫羊藿30g   仙鹤草60g  生藕节30g   五味子30g   珍珠母60g(先煎)  煅牡蛎30g(先煎) 炒枣仁30g  水牛角15g    白茅根60g

5剂水煎服,每剂煎三袋,每日早晚分服一袋。

上方服用2周后,下肢出血点消失。

患者坚持服药,血小板逐步上升,口服中药4个半月后,停服激素,仅口服中药汤剂,血小板保持在血小板170×109/L以上。至2016年2月4日,患者服用中药汤剂1年1月后,停服中药汤剂,改用李可老先生的培元固本散(胎盘、鹿茸、红参、灵芝、三七、琥珀等)自制药丸口服,其中重用鹿茸,并加入蛤蚧等。口服药丸费用1年花费人民币3000元左右。患者血小板恒定在190×109/L-210×109/L。下肢片状出血点未在出现,不再容易感冒,患者已经开始正常上班数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