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汤一介: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2019-04-20 05:00 来源:中山国学堂

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哪种重要的哲学和宗教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都对中国人有着深深的影响。虽然它们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不同,但却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特点。

儒家的生死观: 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文天祥视死如归,因为他以践履孔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理想而无愧于天地之间。

因此,对于儒家说,痛苦不在于如何死,而在于是否能作到“成仁”、“取义”。在儒家的生死观念中,所感到痛苦的是“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道家的生死观:  顺应自然,与道同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照道家看,生和死无非都是一种自然现象。

老子讨论生死问题的言论较少,他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保存自己,这和他所主张的“无为”、“寡欲”思想相关联。他还说:“死而不亡者寿”,王弼注说:“身没而道犹存。”

照老子看,“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而人的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人能顺应自然而同于道,那么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所以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即是“与道同体”,它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对世俗的超越与升华。

庄子讨论生死问题比较多,在《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进而庄子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所以《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如果死和生是相连属的,我对之有什么忧患呢?

《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往吊,见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子不以为然,但庄子认为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所以“生之来也不可却,其去不能止”(《天运》)。

西晋的玄学家郭象对庄子的生死观有一重要的解释,他说“夫死生之变,犹春秋冬夏四时行耳,故生死之状虽异,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而死者方自谓生者为死,则无生矣。生者方自谓死为死,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则无死矣。”这就是说,生和死只有相对意义,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对“生”说“生”是“生”,但对“死”说“生”是“死”,对于“生”说“死”是“死”,但对于“死”说“死”是“生”。因此,说“生”、说“死”只是从不同的立场上所持的不同看法,故应“生时安生,死时安死”,这样就可以在顺应自然中得到超生死,而与道同体了。

那么道家在生死问题上以什么为苦呢?照道家看,以不能顺其自然为苦。在《应帝王》中有一个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说明,一切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虽出于好心,但破坏了其自然本性,则反受其害,这是庄子的忧虑。照庄子看,人往往喜欢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从而“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这样就会远离“道”,而陷入痛苦之中,故“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禅宗的生死观: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佛教认为,人世间是一大苦海,人生有不能逃避的“八苦”,即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聚。人之所以不能逃避这种种苦难,是由于“无明”(不觉悟)引起的。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要脱离苦海就要照佛教的一套来修行,出家和坐禅等等都是不可少的。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五、六百年,在中国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个宗派,其中以禅宗影响最大。

禅宗的真正缔造者是唐朝的和尚慧能,这个佛教宗派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慧能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或本性),明了人之本心,即洞见佛性,“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佛性”是什么?照慧能看,佛性就是每个人的内在生命本体。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把握其生命的内在本体,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的境界。用什么方法达到这种超越生死成佛的境界呢?禅宗立了一直接简单的修行法门,它把这门法叫作“以无念为宗”,即以“无念”为其教门的宗旨。所谓“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不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在接触事物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不于境上生心”。

因此,人并不需要离开现实生活,也不需要坐禅、读经、拜佛等等形式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照样可以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挑水砍柴无非妙道”。这种达到超越生死成佛境界,全在自己一念之悟,“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悟”只是一瞬间的事,这叫“顿悟”,瞬息间克服“无明”(对佛理的盲无所知)而达到永恒的超生死的境界,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成佛”境界。

中国的禅宗虽不否认在人生中有“生、老、病、死”等等之苦,但是只要自己不以这些“苦”为“苦”,那就超越了“苦”,而“苦海”也就变成了“极乐世界”,这全在自己觉悟还是不觉悟。

因此,人应该自自然然的生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切听任自然,无执无著,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超生死得佛道,并不要求在平常生活之外有什么特殊的生活,如有此觉悟,内在的平常心即成为超脱生死的道心。所以照禅宗看,人的痛苦是在于他的不觉悟(无明),苦在于无明之未能除,只要人克服其迷悟,就无所谓“苦”了。

总观中国的儒道佛对生死问题的看法虽不相同,但是否其中也有共同点?照我看,儒道佛都不以生死为苦,而以其追求的目标未能达到为“苦”。儒家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苦”,即以不能实现其道德理想为“苦”;道家以“苦心劳形,以危其真”为“苦”,即以不能顺应自然为“苦”;禅宗以“于外著境,自性不明”为“苦”,即以执著外在的东西,而不能除去无明为苦。

今天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科学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把人作为自然人看,对人的生和死都可以或者大体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但人们的生死观仍然是个大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个科学问题,而且也是个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由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不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生死观,这大概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我们把中国古代儒道释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看法作为一种理论问题来讨论,这大概和其他理论问题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0)

相关推荐

  • 儒释道生死观之比较

    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在<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化随着时代的演进而随时在变,各时代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决不能认为存在着一种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或代表 ...

  • 达摩《悟性论•知心是道分第九》

    [原典]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盘无生死法. 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 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 ...

  • 人生境界中的哲学内涵(2)

    (2008-07-02 15:32:00) 转载▼标签: 哲学杂谈分类: 读书三.中国佛学的人生境界佛家追求不断地净化超升,向往"涅磐"的境界.禅宗的境界,简易直截,顿悟成佛,当下 ...

  • 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以道家入门为最方便的捷径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一整套文化思想. 儒道佛这三家之间的关系,古往今来皆有论述,普遍认为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但是现在网络上,依然有不 ...

  • 儒道佛的精髓就在一个同音调的汉字里,修为也用同一个汉字作参照

    神奇的同音汉字 三个同音字.东汉以后,佛学进入中国,最先依附于方仙道,渐渐扎根扩散.佛学虽是外来哲学,但由于大量吸收道学.儒学的有益成分,以道.儒两家学说进行教理教义方面的改造,通过长期的嫁接磨合,逐 ...

  • 陈履安:「觉」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根本

    陈履安:「觉」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根本

  • 【节日文化】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节日文化] 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     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

  • 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有一首儿歌,这样唱:"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叫"五月五" ...

  • 渊回说南:儒释道重男轻女?南怀瑾说明,都是对儒道佛文化的误解

    渊回说南:儒释道重男轻女?南怀瑾说明,都是对儒道佛文化的误解 南怀瑾老师在2010年太湖讲大学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观点. 他老人家说,儒释道三家都是重男轻女的.包括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学术流派,都 ...

  •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

    中国的花草.山水总是和文化血肉相连,难舍难割.兰花乃草中尤物,花中至宝,更是国人最爱.从古自今,咏兰.绘兰.画兰--,不朽杰作不计其数.屈原爱兰,曾托兰花以言志,其中有一句描写兰花的句子"秋 ...

  • 复杂系统的解与儒道佛

    儒,通过一系列因果实例总结后产生了一些列做人处事的规章制度,处世讲究以仁处世,做人要做君子,做君子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繁文缛节,以君子的行为改变别人,改变世界(系统),所以归纳下来,儒研究的是蚂蚁社会 ...

  • 敬静净,儒道佛三家的人生境界

    儒家的敬 敬的意思很多.比如我们现在讲的尊敬.敬就是要尊重别人,即便对方是一个乞丐,一个小孩子,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 敬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当心".<论语>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