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记忆”征文 | 时光漫看宣化街 | 作者:袁海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也都是踩着家乡的路渐渐长大。
我的家乡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二山,居黄河之中游,扼太岳之门户,是为冀豫咽喉,济水发源的地方,也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
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外婆走在宣化街上赶集或去南街批发市场淘宝。那时的宣化街和现在一样不算宽,也就是来往两个车道。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旁边几米宽的土路算是行人路道。夏天雨水多的季节,土路上的水很久都不消失。那时,胶鞋成了人们出行的必备。每到雨天,无论大人小孩,无论上学还是出门办事,鞋上裤子上都会沾满泥巴。而我小时候又喜欢在汤帝商场附近菜市场看鱼,放学的时候总是去宣化街上走走,但又老被父母训斥:“没事别往那‘大路’上跑,有车有啥的叫大人操心。”后来慢慢长大了,再过那“大路”,父母又会不厌其烦地交待:“过大路一定要小心。看好路,没车了再过。”
我上高中时,学校到家的路程较远,每周回家一次我都会选择经过宣化街,因为街上梧桐从两边伸出枝叶,在马路上空握手,形成一条绿色的隧道,树荫会遮挡酷热的夏日阳光,使我忘记了难耐的盛夏。
看着愚公像南边的小火车运输着煤炭慢慢地向远方驶去,同学调侃地说:“扒上小火车,我也可以直达市中心。”后来因为车流量的逐渐增加,已适应不了来往车辆的需要,原有的蒸汽火车轨道清除,扩宽了这条路。而附近八仙街居住的村民也将瓦房或是平房拆除盖成五层门面房,用来做生意或出租。宣化街人行道两旁高低、档次各不同的商场与店铺灯光,从东到西点亮了着市区的夜空的。我常常在它的周围畅享街景的快意。
印象中,小时候的宣化街没有什么斑马线、隔离带、减速带,也没有长长的双黄实线两旁的雪白的虚线和箭头指示的前行或转弯的路标,更没有那么多的红绿灯,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市区每条路的车流量都很大,交通安全也成了我们最迫切的需求。因而市区的各条主干道上,不仅交叉口设有红绿灯,还设有安全岛,并且还都用带荧光标志的护拦加以隔离。每所学校出口三百米开始就已设减速带,大润发和丹尼斯的繁华地段,还建有地下通道,方便了过往行人,也不遮挡愚公移山城标美景。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济源的城市框架也越拉越大,道路也越来越宽越来越多。沿汤帝向北至北海大道的断头路也将逐渐被打通。清趣园北蟒河桥边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吊车、挖掘机不停地在工地上穿梭,正在浇灌的桥墩……这样也大大减轻了市区繁华地段宣化街的压力。而家乡的每条路在硬化的同时都更加注重了绿化、亮化、人性化。花坛里和绿化带大叶女贞、梧桐、紫薇、雪松等观赏树种交替而种。树下又配以月季、鸢尾、五角枫等花卉。年少时,南、北蟒河边没有路,如今河边的雕栏玉砌的栏杆旁也铺有三米宽的小路,路旁不仅绿树成荫而且还种有多种观赏花卉,设有路灯、草坪、霓虹灯、音响设施等。河边有供人们休憩的长椅、小亭、石凳等,不仅给人们休闲创造了良好环境,也让家乡的生态得以极大改善。
路是城市的血脉。道路越畅通,城市就越有活力。一首《宣化街》唤起多少济源人回忆。
我曾无数次/在家乡的路/宣化街上穿行/也曾在外地的路上/漫步/还曾在雪地里/踩出过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如鲁迅笔下/“也许世界上本来没有路,人走得多了便成了路”/。
我还是更喜欢家乡的路,因为宣化街是我固定的漫漫求学路,也是为生活而奔波行走过的路。宣化街的变迁见证了家乡的发展,折射着国家的日益强盛,更是一条指引人们走向文明、走向幸福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作者简介:袁海宁,现任济源富士康科技园团委书记。曾在“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征文获得济源市一等奖,在“沧桑巨变看河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大赛获得河南省三等奖,拟写的《一个新兴城市的崛起》获得河南省征文比赛二等奖并被中共河南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编入中原发展论坛专集,拟写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举办的建党90周年征文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并在新华网发表。


审核:赵公文 | 责编:王芳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