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能够取代教师吗?
机器能够取代教师吗?
作者:李广生
“同学们,马上就要下课了,谁来说一说,本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老师用满是期待的目光看着孩子。
这样的镜头,几乎每节课都在重演。教师究竟在期待什么呢?观察孩子回答后教师的表情,就大致明白了。
如果孩子回答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原理和方法,教师肯定会露出满意的表情。这满意的表情既是给孩子的,也是给自己的;既是对孩子的赞许,也是对自己的肯定。
“老师,我知道了要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观察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一个孩子站起来说。
“你学的真认真!”老师的脸上挂在灿烂的微笑,是从心底发出的微笑,似乎是在对自己说:“你讲的真透彻。”
“老师,我明白了要全面看待事物……”
“老师,我懂得了……”
“老师,我学会了……”
下课铃响起,教师打断孩子的发言,高兴地说:“看来这节课大家收获真是不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下课!”
这是学习《杨桃》这篇文章,下课前的场景。
孩子们的收获确实很大,也很多,也可以因此而判定教学是成功的。但是,仔细分析孩子们的收获就会发现,它们基本上都是:
1.知识性的——定理、概念、公式等,习惯上称之为知识点;
2.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技巧等,习惯上称之为能力点;
3.可检测的——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检测收获的多少和程度,比如出几道题、搞个小测验等。
所以,这些收获可以称之为“实际获得”。“实际”是它最显著的特征。何谓“实际”?一方面,它具有“可见性”,可以用符合、语言、公式等进行表征,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获得;另一方面,它们具有“外在性”,是前人总结出的具体知识和经验,不以学习者的意志转移,外在于学习者存在。追求“实际获得”的教学,是“由外而内”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传授”,对学生来说是“接受”。把勾股定理“教给”学生,就像把一个苹果“交给”学生一样。
“实际获得”固然重要,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其他收获吗?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课堂上孩子们有许多“不实际”的获得。例如,有时候孩子觉得收获满满,却无法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明自己获得了什么。还有些孩子,通过学习形成了自己观点和认识,把前人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是一种只属于他自己、全新的知识。
“实际获得”是拥有旧知识,“不实际获得”是生成新知识。
假设不可以或不需要有“实际获得”之外的其他收获,那么,教学就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现代技术足以胜任这一要求。按照预定好的“实际获得”,把教学过程分解成具体的步骤,每一步骤设计相关的练习,编制好程序,孩子跟着机器学,一步步达成目标。这点事计算机做起来毫不费力,它们能打败人类的围棋高手,教会一个知识肯定不在话下。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技术远没有如今发达的时候,人们便已经开始这种尝试。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曾给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世界的中小学教育带来广泛影响。教学机器曾经风靡一时,但很快昙花一现。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技术的巨大进步让有些人又看到了教学机器的希望。目前,很多在学校推广的应用移动终端的教学,都是重拾当年的牙慧。
否认“实际获得”之外的获得,学习就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获取,是以掌握为目的的学习。
机器能否取代教师,还在于教学能否全部预设。如果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能够被全部预测,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那么,就可以编制相应程序,应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机器就能取代教师。
稍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绝不可能的。课堂上出现的情况,用千变万化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即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常常会被新问题所困扰。课堂上的变化,比围棋对弈不知丰富多少倍,还有很多是不可思议的。
教学不能全部预设,所以,机器不能取代教师。
以掌握为目的的学习和以预设为特征的教学,共同忽视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成。教学过程有生成,教学因此而具有挑战性,教学目标有生成,学习因此而具有创造性。挑战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充满活力、生命感,不再是死气沉沉和枯燥乏味。“生命课堂”提出建设“有生成的课堂”,目的在于让教学充满挑战,让学习充满创造。
很多教师都希望顺利完成教学,总担心出点什么意外,备课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防止意外的发生。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被认为是高超教学艺术的表现。还有一些教师会用威严和纪律,保证教学按照自己的预设顺利进行。殊不知,正是这些想法和做法,扼杀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像拍戏一样教学,对照剧本说台词、走位,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视而不见,或是人为的阻止它们出现。这样的教学就像把孩子引向一条平坦的大路,虽然可以避免摔跤或迷路,但也剥夺了旅行的乐趣。他们将要面对的人生之路绝不是平坦的,更不是可以预设的。一旦他们习惯了预设的学习,将会习惯预设的人生;一旦他们喜欢上被牵着走的学习,将会喜欢被牵着走的人生。这才最可怕的。
让孩子学会既有的知识非常重要,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但教学不能止步于此。必须要让孩子学会创造自己的知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决不能坐吃山空。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或预设他们创造出什么知识,但要把生成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听懂了、明白了、学会了、掌握了,如果成为教学目标的全部的话,课堂就会变成一个罐装车间:车间罐装的是啤酒,课堂罐装的是知识;车间往啤酒瓶罐装,课堂往孩子的大脑罐装。别人的知识永远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有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实际获得”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实际价值。“有生成的课堂”要为学生预留出创造的空间,要允许并鼓励他们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今天,他们在课堂上创造自己的知识,明天,他们在社会上创造自己的人生。
机器能够取代教师吗?如果教学是以预设为特征、学习是以掌握为目的,机器就能取代教师。作为教师,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被机器取代,那就追求“有生成的课堂”吧。
“有生成的课堂”会给教学带来很多挑战,但教学的魅力正在于此;“有生成的课堂”会让学习充满了创造,但学习的价值正在于此。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