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直”在作怪
质疑,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学人治学的态度和门径,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然而就目前中小学课堂来看,孩子的质疑能力确实令人堪忧:或是不能质疑,或是不敢质疑,或是不会质疑,或是虽有质疑但质量不高。课堂虽然“热闹”起来了,但“热闹”的背后是千篇一律、“万众一心”的形式上的热闹,思维含量依然很低,批判创新依然很少,表现出另一种形式的“冷”。我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可重复的都是一个观点、选取的都是一个角度、讲述的都是一件事情,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有人说“勇敢”,有人说“特别勇敢”,有人说“非常勇敢”,有人说“特别的非常勇敢”,绕来绕去就是离不开“勇敢”。
这一现象引发我的思考:难道我们的孩子天生不会质疑吗?在我们的基因中莫非缺了质疑的代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孩子的质疑哪去了呢?
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不会再怀疑质疑的重要性。质疑是真正的思考的开始,没有质疑的思考其实是不可以称作思考的;质疑是创新和创造的开始,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质疑是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只有当人充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责任为自己争取自由的权利,他才会产生质疑。在我与一线教师的接触中,大家对质疑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但对质疑的认同高度一致。也正因如此,课堂上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们质疑。但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高质量的质疑迟迟不能出现。这又是为什么?
带着这种疑问,我认真观察课堂,下面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大量课堂观察基础上的,也许失之偏颇、也许过于武断,但我依然觉得它是导致学生质疑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教师不质疑——因为教师不能质疑,所以学生不能质疑;因为教师不敢质疑,所以学生不敢质疑;因教师不会质疑,所以学生不会质疑;因为教师的质疑质量低,所以学生的质疑质量低。
我曾和一位教师探讨过一篇文章的主旨,教师告诉我:他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理解的。他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并不重要了,他对“一直”的强调让我发现端倪。我隐约觉得,在很多教师心中有一个名为“一直”的观念。这个叫“一直”的东西一直驻扎教师心中,束缚着教师的思维,抑制着教师的创造,导致本来应该是跌宕起伏的教学活动“一直”的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沿着“一直”的轨迹前行。因为“一直”的存在,或长期被“一直”所控制而形成了“一直”的思维模式,教师“一直”这样教学、“一直”这样上课、“一直”这样指导、“一直”这样判作业,等等。教师不仅自己不会质疑,而且孩子中出现了质疑的声音时,也报以冷漠的态度。虽然很多教师提倡质疑,但课堂上出现了宝贵的质疑却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养成了“一直”的习惯。
课堂是师生“生命互动”的过程,沿着“一直”的思路、采取“一直”的方式互动,教师把“一直”传染给学生,学生把“一直”反馈给教师,于是便形成了形式上的“热”和思维上的“冷”同时存在的课堂。原来是“一直”在作怪!
“生命课堂”提倡“有质疑”,并非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有质疑,更不愿意看到教师强迫学生质疑,而是希望激发教师的质疑意识,唤醒教师的批判精神,以教师的质疑启发引导学生的质疑。我们坚信,只有教师具备了质疑意识、批判精神,他们才能包容并珍视学生的质疑,才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科学的批判。因为站在讲台上,教师是最好的课程。曾经有教师向我请教:如何才能让孩子形成质疑呢?我反问他:您自己有质疑吗?我的潜台词是:质疑不是教会的,或许并不存在让孩子学会质疑的具体方法,只要教师具备了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教师敢于大胆质疑了,孩子自然就能从教师身上学会质疑。
挣脱“一直”的樊篱、摆脱“一直”的控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虽然根深蒂固,但看不见、摸不着,好像并不存在,如果教师自己不承认的话。所以,教师必须有直面自己、挑战自己的勇气,才能发现“一直”的存在,才能与“一直”形成针锋相对的正面“战斗”。而最终能否胜利,还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否定自己的气魄。对于生命的发展而言,否定不是覆灭,而是新生。直面自己、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并勇敢地否定自己,生命才能不断成长,生机勃勃。
“生命课堂”立足于课堂,关注的是生命,所以,请不要狭隘的、片面的理解“有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