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如何专业的欣赏立体主义画派的作品?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如何专业的欣赏立体主义画派的作品?
作者
陳立人
陳立人,天台、熊西遊 创意艺术大学教师 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美术
立體主義(Cubism)是上世紀初發源於法國的一場藝術運動,為時大約是1907到1915,代表人物是布拉克與畢加索。
與馬列主義比較,立體主義也許是茶杯裏的風波而已,但它也一樣進入了歷史——藝術史。
公認的第一張立體主義作品是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而事實上,在此之前,後印象派的塞尚已經作出過近似意味的實踐,如抽取本質(秩序)並和諧重構,後來的布拉克甚至有一個創作時期被稱之為“塞尚式立體主義”。
我國民眾對畢加索比較熟悉,但熟悉的可能僅僅是這個名字,許多人內心,是把他作為“鬼畫符”的象徵的,並且對他在西方藝術史的地位理解無能。
對文科部類的疑問,人們很少有對理科部類那樣的謙遜,如前前前輩文人畫家對西洋古典油畫的嘲諷就是“陰陽臉”、“醬油色”,話很妙,但,一個龐大且堅如磐石的藝術道統,豈是幾句機靈就能抖坍塌的?
回到立體主義。
對現代藝術影響巨大的事件是,上世紀初攝影登上了時代舞臺,可以說,顛覆了整個西方美術界,一種躁動、混亂的狀態,很大一部分藝術家的方向,是如何對抗、如何避開這個瘟神。
我們知道,自文藝復興以降,傳統的視覺經驗是“窺窗式”的,每個畫框,或畫的邊緣,都等於窗框,畫面上也即在非常科學的透視法則下模擬出來的、符合正常人的視覺感受的錯覺空間。從拉斐爾到梵高甚至杜桑的《走下樓梯的女人》,數百年來風格千變萬化,這個原則卻一以貫之。
另一個傳統創作法則是審美的“定格”,即,以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瞬間凝固的場面,完成內容與形式的完整表達,並引發連續想像空間的釋放。(如達芬奇《最後的晚餐》,或列賓的《不期而至》,亦可參看萊辛的著作《拉奧孔》。)
立體主義(Cubism)是這些傳統法則籠罩下的突圍。
它不再窺窗,甚至放棄了空間的深度,以二維手法處理紛繁的元素;
它不是對某一瞬間衝突場面的描摹,而是多角度的陳述,並把“多個瞬間”野蠻地解構後,將眾多碎片拉進同一畫幅中。
它為了“多個瞬間”在同一畫面上的和諧相處而自行建構了自己的秩序,畫面各個部分的關係不再強調主次,而是平等的對待,因此,立體主義作品的欣賞,不再是某個G點。
在早期現代藝術中,立體主義比未來派更成熟,更有拓展性和啟發性。
個人認為,立體主義的解構與重建,在某種程度上很可能受東方藝術的啟發,如中國山水就從來不是窺窗式與瞬間定格,而且,立體主義是一種理性的結果,中國的山水畫的背後也是一種非常極致的理性——雖然它的外表往往是張揚或飄逸的。
畢加索:
布拉克:
另:在藝術界欺世盜名的騙子固然不少,但也不見得比社會其他門類更多,所謂專業的欣賞能力,即理解其訴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