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的铫子“煨汤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湖北金牌导游

李宁

专业接待入境华语团,政府商务接待团,武汉评选四星级导游,深受游客喜爱。

我们武汉人有句话叫:三天不喝汤,心里槽的慌。确实如此,这人一生病想喝汤,女人“坐月子”想喝汤,亲朋好友团聚要喝汤,过年过节要喝汤,心里不舒服也要喝汤,这天气冷了想喝汤,天气热了也想喝汤。鄂菜有三无不成席的说法,其中一无就是“无汤不成席”。瓦罐鸡汤、排骨藕汤、鲫鱼汤、鮰鱼汤、鱼圆汤、龟鹤延年汤、峡口明珠汤等,都是我们汤中杰作。凡是宴席,压轴戏必然是一钵鲜醇香美的汤。我们武汉人一年四季是翻着花样在做汤,就是说话、打比方也离不开“汤”。而且这个做汤,不叫做汤,叫“煨汤”。煨汤就是比小火炖汤的那个火还要小,然后汤的容器是特定的,叫作铫子,正宗的武汉人都有吊子的印象,家里面是一定会有一口黑乎乎的带2个耳朵似的提手的吊子的。这个容器,那比瓦罐是大得多的。

煨汤

武汉人的这个汤煨的内容一般最喜欢用藕汤、鸡汤。鱼米之乡的莲藕,那是很出名的。“樊口的鳊鱼,巴河的藕”,老人们都知道这个说法。还有白莲藕、汉阳蔡甸的野藕,再远一点,洪湖的藕,荆州的九孔莲藕,那在过去都是贡品,送进宫里头去的。巴河藕、白莲藕、野藕煨汤入口粉烂,汤浓粉白、味厚鲜重。唐朝韩愈对藕就有过赞美,说“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就说这藕非常的神,吃了藕,病都好了。不过,藕在药用价值里是治热渴、散留血、生肌,甚补五脏。将神奇的藕和排骨、肉类,抑或筒子骨,煨在一起,是武汉人喝的最多的排骨藕汤。《汉口竹枝词》里就有“月二千钱雇乳娘,外加首饰与衣裳。荷包归主钱归彼,还要天天吃肉汤”的记载。

什么样的藕汤是最上乘的?在武汉,是有讲究的。汤要煨出奶白色,藕要面而不碎,肉要软而不烂,才能称的上一锅好汤。首先讲讲这汤色,时间要够长才可以熬出这奶白色,外边饭店有的为了图省事,会加牛奶或者芋头泥,让汤色呈现出营养滋补的既视感,但口感味道,势必会大打折扣。再说这粉藕,可面但不可碎,碎掉的话,会让汤汁变得不那么顺滑,喝起来就像是肯德基的土豆泥,只不过多些汤汁罢了。颗粒感会使牙齿不自觉的研磨,无法直接去喉。还有就是这骨头,单独熬制骨汤,汤面上有时会有漂些油,还会有些腥味,多喝两口便觉得油腻。要把骨头带肉除了水,在锅里翻炸到半熟,再放到铫子里煨。这样一大铫子香喷喷的莲藕排骨汤就成了。

铫子

铫子煨汤

武汉人招待来做客的亲戚朋友,必定会拿出这莲藕排骨汤,如果不是饭点,也盛上一碗,告诉你,吃肉不如喝汤,冬日暖口,夏日祛湿。如果是饭点,会告诉你,“饭前喝口汤,到老不受伤”,总之,这汤必须喝掉。据说以前老武汉人嫁女儿,这个女婿第一次随着女儿回门,丈母娘必须煨上一铫子莲藕排骨汤。而毛头女婿要判断丈母娘喜不喜欢自己,就是通过喝汤。汤不仅仅要煨的可口,还看这个里面有没有加东西,如果加了鱼圆和粉丝,那恭喜这位女婿了,你的丈母娘是越看你越欢喜。鱼圆代表祝愿小夫妻的小日子过得圆圆满满,粉丝代表丈母娘祝愿自己女儿和这个女婿的情谊绵绵长长。

其实武汉人不仅有莲藕排骨汤,鸡鸭鱼均可入汤,就是到了夏天,都还有绿豆汤消暑爽口。武汉人喜欢喝汤。《汉口竹枝词》对过年三天的吃喝这样记述的:“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氽圆子滚鸡汤。”早餐都是喝汤不断,正餐就可想而知了。

武汉人的平日说话里都会带上汤头。比如现在生活过好了,吃的东西好了,不用“吃山珍海味”来形容,只说:“餐餐油汤油水”。再比如说出去应酬,不想让朋友喝多了酒。规劝他喝酒,叫作少喝些黄汤。如果一出门就遇到了雨,自嘲说,这一定是吃年饭喝多了汤。

我小时候家里还有这个铫子,所谓铫子就是一个大型的砂锅,而且凹凸不平,没有上釉。现在家里改用电的紫砂锅了,铫子不见踪影,这味道似乎也变了些许。如果还要寻找这老武汉铫子煨汤的口感,可能还是要去馆子里。像武汉的老字号小桃园和汪集鸡汤馆都是专门喝汤的,还有像湖锦、艳阳天、亢龙太子等连锁的湖北菜名店也是有的。

如果来到武汉,不喝上一碗正宗的莲藕排骨汤,那您就真的算不上来过武汉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