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松树菇
松树菇
作者:郑信平
小时候的老家,穷乡僻壤,没有现今的交通便利,生活条件也艰苦,任何儿童娱乐玩意都没有。我们生活的样子在城里人看来肯定很单调,但我们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走出家门就是广阔的天地,大自然里有看不完的新鲜事,有玩不完的游戏,有采摘不尽的野果,更有探究不完的奥秘,我们是大自然的亲密伙伴。
前几天,在一个老乡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他捡到两大篮子的冬菇,褐黄中带有微绿粉红的哪种,尤其是菇的伞面上一层荧光粉般的铜绿,很是吸引眼球。这种冬菇,菜市场也有得卖,我前几年逛菜场时买过,15元一斤,煮芋头很好吃。可惜后来一直想再买,买不到了。最近和老婆说起此事,她说现在70元一斤,很俏。不知真是70元一斤么,那就太贵了,但多少表明其野生菌的价值终于被人发现和认可了。
看到冬菇,自然就会想到春菇,我们叫它松树菇、松毛菇,顾名思义,就是松树底下长出来的菇(菌类)。那时,除了干香菇干木耳,见不到如今菜市场上的平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鸡腿菇、双孢菇、茶树菇等新鲜的菇类。唯有的就是清明雨后,山上松树底下长出来的季节性的松树菇,这是我们能吃到的新鲜菌类。还有秋冬季节山上的冬菇,但冬菇量少难采到,没经验的会和其他有毒的菇类相混淆,且相比于松树菇,要硬多了,口感上更差,故我们都不大采它。哪知现在这么跑火,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的网上,种植菇类的网页多若牛毛,也有很详细的方式方法。每次吃这些大棚种植的菇类,总是没有小时候的哪种美味感,或许是种类多了,也方便了,吃得多的缘故么,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我想,应该是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发育条件也有关系吧,且这个纯自然生长应该是口味不同的根本所在吧。
采松树菇需辛苦劳作,攀山越岭,亲身参与,弯腰低头,在有经验师傅的指导下,方才有捡到的可能,不然,就是在你的眼皮底下,你也很难发现,因为菇的伞面和地面的松毛枯叶的颜色几乎一致,都是黑褐色,且圆伞盖就硬币大小,你怎么看得到,这就是松毛菇它的拟态或叫伪装吧。也是,都被你们给捡完了,明年人家怎么给我们带来美味呢,细水长流才是真。
所以,常常是前面的人踩翻或脚步拖带起松树菇,自我感觉不到,因为你已经爬上更高的地方了。后面的人看到白白的伞底朝天,菇柄翘着,在枯枝败叶上清清楚楚。于是,只需俯首弯腰,顺手就可捡来,很是舒爽高兴。后来,我们学乖了,拿个耙子,在太陡峭够不着或感觉有危险的地方,耙个三两下,有或没有,一目了然,自然省事多了。
松树菇生长的地方可有讲究,虽然成熟的孢子会随风吹落于漫山遍野,但不达要求,孢子不会长成菌菇,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漫山遍野都是松树菇的道理。我们也希望遍地都是,那是多爽的感觉啊,但随手可摘,则是人工环境下的菌菇培养,少了自然的风吹雨打,也少了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淋洒,也就达不到那个鲜的高度了。这就是野生菌菇虽价高但仍很抢手的缘故。
松树菇首先生长在松树底下。我们都知道,松树是生命力顽强植物的突出代表。陡峭的石皮山坡上,矗立着一株或数株歪脖子的老松,遒劲粗壮的枝丫,大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勇敢地指向峭壁悬崖之上的空旷天际,展示着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这是完美的画图。丘陵之小山上的松树虽没有如此的傲立挺拔,但也是占尽了高难险峻之地。为什么,不易存水,土质含水量适中,是菌菇类的理想繁殖地。加之松针的表面裹着一层蜡,保护控制着松针腐烂的节奏,缓慢地释放着养分,使其归之于尘土,被菌菇吸收。
知道了松树菇的生长之地,还不够。还必须了解其生长的时机和特性才行。
每年清明之后,阴雨绵绵。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山坡,饱吸春水,为驻足于其上的万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枯黄的松树,经历了秋的干旱,冬的寒冷,也迎来了生命绽放的高光时刻,换上了清新嫩绿的针叶新装。而雨水过后的端午前后,地上新增的松针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使命旅程,为长于其上的菌菇提供源源不断的生物养分。
水分充足,养料及时,还需适宜的温度,散落的菌菇孢子才能露头出面。于是,每逢太阳后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只要有空,都会挎篮提棍,去找寻大山的馈赠。毕竟,任谁也挡不住松毛菇诱人的色、媚人的娇、无敌的鲜。
记得读初中时,有次和老妈从新店赶集回家,爬上米陇山时已是满头汗水,外套已然挂搭手臂。加之中午已近,饥肠辘辘,有气无力的有一搭没一搭地抓着小松枝,朝着家的方向滑落下山。哪知一不小心来了个倒栽葱,嘴啃泥,皮破血流。骂骂咧咧之际,发现滚落的大片山地上,尽是白白娇嫩的松毛菇。自然,再大的疼痛都会被喜悦所取代。而脱下来的衣服,袖子对拢打个结,现成的袋子,也是满满的收获。忘记了饥饿,丢弃了疲劳。激动的想找遍这块山凸,因为我们知道,若明天继续出太阳,则松毛菇就会过(蔫),最佳的时机是现在。
祸福相依。其实,我们也知道此时是松毛菇的当季。但,一则赶集回家,回家是目的,不是专门的上山寻味,意不在此。二是临近中午,肚子第一,菌菇没法生吃,填不了肚子。三是虽有路边的个把菌菇入眼,但先入为主的以为这没有更多的松毛菇,因为这没来捡过,故不于理睬。
若不是意外,哪来的美味享受。所以,眼见才为实,操作过方知行不行,经验在新地方不一定可行。
(2020年10月23日13:27,出差,在南昌江景假日酒店参加省金融监管局的培训,休息期间发。)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