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鼓掌

临近结课,学生往往会问:“老师,什么时候考试?”我也难免会有一些松弛的念头。尤其是那些大学时课程,几乎跨越了整个学期。一想到教与学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以及伴随的各种情绪,成绩一提交,刀枪一入库,那一刻一定是轻松的。
不过,我却把最关键的,留在最后一刻。在上最后一节课之前,我重新拿出教学大纲,回忆在第一节课上的开场白,看看那些类似于承诺的东西到底实现了没有。在最后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从教与学的视角对漫长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
如果过程足够努力,那最精彩的理应在最后时刻出现。课程最精彩之处,不是有意留在最后,而是在最后自然出现。在最后一节课,最后的十分钟,最后的那一刻。这种精彩,显然不是一个分数能够表征。既然分数不能表征,那精彩一定是某种超越知识的东西。能力的提升固然让人有信心,不过,一番在经历后的价值体验,才是最能让人彻悟学习的动力与快乐。当学习超越了分数,才真正达致教学的初衷。任何一门课程结束,都应该为新的征程做好了准备。
同样的话语,在第一节课的开场中说,换来的是学生的困惑和期待,在最后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说,学生的反应是自我升华后的感动和满足。
前提是,别忘了说这些话:
同学们,在最后十分钟,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这学期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

一、学习了哪些内容?

  1. 桌面研究快速入门,成为所研究领域的“半头砖”;

  2. 趋势分析,从海量的信息中窥探行业发展的前景;竞品分析建立产品认知地图,确立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

  3. 眼见为实的观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真实问题,证实了猜测,放大了痛点,让本以为熟悉的事物陌生起来。

  4. 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深入到用户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和完整的生命历程中,获得对浅层问题的深度理解,进而发现真需求和伪需求;

  5. 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组织一次焦点小组,把问题抛给多个人,让他们在自由聊天的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核心问题。

  6. 问卷是定性调查的总结,同时也是定量研究的开始。做一份具有预测效度的问卷很不容易,关键在于遣词造句和内容的编排。

  7. 我们使用在线工具或者SPSS做了数据分析,聚类把用户群细分,因子分析找到用户群关注的重点。

  8. 人并不擅长对一个群体移情,而角色模型让用户形象变得鲜活,角色建立的前提是对数据的洞察。

  9. 画故事板就是让需求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成为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让设计师与调研人员获得共同的用户认知。

二、能力方面的收获与启示

  1. Word觉得可以了,pdf发现有错;打印出来觉得可以了,彩色打印又发现有错。而彩色是我们最终想要的。可见,有些软件所说的“所见即所得”就是一句鬼话。

  2. 用不出错的完美格式驱动内容的质量的提升是正确的。好习惯的建立一定是从我们能做到并且能立刻看到效果,并感到快乐的小处开始。

  3. 四五个人的合作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组织资源可能要单独分离出来,组长负责制是必要的。

  4. 沉浸与自我的头脑风暴一直是最省力的,这几乎不需要理解能力,而在短时间里和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并变成熟人却是需要最大程度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审视自己。所以,这门课最大的价值在于我们在突破自我中心的路上又向前迈出一步;

  5. 同学们选择的题目是有难度的,主要是调查对象和环境不是摆在眼前的,大家学会了以谦卑的姿态迈腿走路,张嘴说话,这是真正的实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只能吹牛、胡闹。也许你还没有体会到历尽艰辛后终于看到真理的快乐,但至少学会了对事实的谦卑,至少知道了我们的价值观:

不明之事、切勿妄言

我很少慷慨陈词,但是在这一刻,我一定要做一次精彩的演讲。每句话,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而不是背诵过的,专注度自然就不一样。即使那些表现最差的学生,似乎也被剧情背后的秘密所震慑。当我把最后一句话说完的时候,学生鼓起掌来,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这掌声,不是因精彩的演讲,而是为自己喝彩。

一直保持专注

最后学杂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