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年轻化,可不是超量吃糖那么简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慢性疾病,糖尿病就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甜蜜杀手”。

预计到2030年中国糖尿病的人数可能会达到2.5到3个亿。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据统计,目前大约三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糖尿病的年轻化趋势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糖尿病年轻化的原因?

在人们的印象中,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现在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年龄也在逐渐降低,本来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才容易得的病,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也开始多了起来,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也屡见不鲜。主要有以下原因:

1.饮食因素

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不少年轻人的面孔,作为医生是很痛心的。如果能控制好他们的饮食,让他们多加运动,其实不少患者是可以避免患病的。

(1)喜吃甜食、油炸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甜食,油腻的食物,就可能会引起身体糖代谢异常,出现血糖含量升高。食用过多可能会对身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2)喜欢零食、高热量含糖饮料

年轻人喜欢吃薯条、汉堡、可乐这样的快餐,方便美味,或是饭后有用零食加餐的习惯,其实是患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一个很大隐患。

(3)不吃早餐,晚上“恶补”

专家说:“一日三餐如果不规律,血糖一直在波动,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久而久之,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也就随之而来了。”

有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餐少于2次的人,比每天都吃早餐的人,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增高50%。

(4)吃得多,动得少

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吃得太多,尤其是上班族,今天应酬,经常聚餐,几乎每天都在吃大餐,而这些人大部分时间是坐着的。

吃得多,动得少,脂肪堆积,人就越来越胖,患糖尿病的几率就增加了。

(5)暴饮暴食、大吃大喝

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除了会给我们的肠胃带来非常严重的负担,也会降低胰岛素活性,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有人经常生意应酬,推杯换盏、大鱼大肉,不在话下,大吃大喝,非常容易导致营养过剩,促使胰岛过度工作。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显要增多。尤其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男性,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

2.缺乏运动

久坐(一天超过6小时)会使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大脑供血不足;而缺乏运动则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两者相结合非常容易患上糖尿病。

3.超重肥胖

长期处于肥胖状态,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岛素过多地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胰岛细胞最后会不堪重负而发生功能衰竭,引发糖尿病。

有研究显示,在标准体重的基础上,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危险将至少增加5%。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4.吸烟、饮酒

吸烟容易使血管痉挛,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同时,吸烟使抗病能力与胰岛敏感性都会随之下降。

一项长达50年的研究发现,30岁戒烟能够延长至少10年的寿命。40岁、50岁、60岁时戒烟分别可以延长9年、6年、3年的寿命。

饮酒对血糖的影响是很大的。空腹饮酒,容易出现低血糖,大量的饮酒会造成酒精肝,酒精性肝硬化。

5.精神、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

经常动怒、焦虑、抑郁、愤懑和悲伤、睡眠不足还会刺激机体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后者具有升血糖作用。统计表明,心理因素导致的糖尿病发病率占60%以上。

糖尿病年轻化的危害

1. 给病人造成精神压力以及体力上的不便和痛苦。有肾病和没肾病的体力情况不一样,生活质量不一样,面临的威胁、容易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导致沮丧的情况也不一样。

2. 糖尿病虽然不像心脏病那样容易导致猝死,也是造成糖尿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

如何应对?

年轻人的身体功能相比年龄偏高的人是要强很多的,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可以通过消除一些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来逆转糖尿病。

1.控制饮食

糖尿病饮食的第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控制饮食。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限量,像番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以及烧饼、烧麦、萝卜糕等,尤其各种节日食品,如粽子、月饼、年糕,也是特别需要'忌口'的。

糖尿病饮食的第二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少吃太甜、太咸、太油的食物,最好是不吃。

除了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类的食品,譬如肥肉、猪皮、松子、核桃、花生等,要节制肉类食物、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改用植物油来烹调食物。

在烹调上,应尽量采用炖、烤、卤、红烧、清蒸、水煮、凉拌等。

2.控制总热量

目的是控制病人的体重,希望其达到理想的体重,如胖的病人让其恢复到正常体重,瘦的病人要增加体重,达到理想的体重范围。

3.平衡膳食,少量多餐,定量定餐

既要控制总的碳水化合物,也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选择优质蛋白进行摄入,同时增加纤维的摄入量,还有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吃饭要淡一点。

不能随意的吃饭,生活要有规律,到晚上10点钟左右才吃饭,这样会延续到第二天早晨,影响空腹血糖的控制。

4.不能偏食,足量饮水

如病人喜欢吃某些东西,使劲的吃,这是不健康的。每天足量饮水,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增加身体需要的水份。

5.细嚼慢咽,定时定量

平时吃饭要细嚼慢咽,每餐只吃七八分饱,定期检查;控好血糖。正常人推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每顿饭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

6.吃干不吃稀,吃硬不吃软

建议糖尿病人尽量吃“干”的。无论什么粥都不宜多用。糖尿病饮食中,同样是干的,我们更推荐“硬一点”而不是“软一点”。道理与上面相同。

7.吃绿不吃红

食物太多,很多病人不能确定哪个我是该吃的,哪个是不该吃的。一般绿色的,多是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如:青菜。而红色的含糖相对较高,不宜食用。如吃同样重量的黄瓜和西红柿,西红柿可以明显升糖。

8.坚持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帮助消耗热量,瘦身减脂,还可使胰岛素消耗减少,使胰岛β细胞负担减轻。

9.其他方面

保持理想体重,远离肥胖,保持乐观心态,作息规律,定期检测血糖等指标,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多休息,做到这一些预防年轻化糖尿病是有希望的。

早期预防要做好五“点”

有研究证实在糖尿病前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率减少60%。建议做到以下五“点”。

1.少吃点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最重要的原因,糖尿病发病风险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

所以,人们平时饮食要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少吃洋快餐及甜品,多吃粗粮、新鲜蔬菜等,低盐少糖,戒烟忌酒。

2.多动点

运动能够增加热量消耗,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餐后血糖值升高。

所以,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方式根据个人爱好,可以选择慢跑、快步走、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

3.放松点

有研究表明,工作负荷和压力过大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

因此,要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生活规律,不要熬夜,避免过劳,这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4.勤查点

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不仅要查空腹血糖,更要重视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做到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

5.药吃点

改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非常有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困难重重。

这是因为让患者改变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绝非易事,因此,药物干预也可作为一种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