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也需要背诵?学霸都在用的三个数学学习技巧

家长反映的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孩子都会遇到的, 随着年级的增加, 数学知识成倍的增加。到了小学高年级,各种定 律 各种知识点各种公式越来越多。如果不帮孩子归纳总结出各种知识点和公式,孩子肯定不能适应数学学习,那么孩子数学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差。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这里,吴老师总结出3个实用的数学学习技巧,很多学霸都在用这些技巧来学习,希望能给观看此文的家长和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

1.回归课本、背目录了解框架

想提高数学成绩,很多同学会忽视课本,买很多课外教辅资料来给自己“加餐”,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

课本是无数老师根据数学教育大纲编写出来的,可以说是高考出题的指南针,课本上提供的例题往往是精练的、能体现本节知识重点的,而且相对基础,更加适合基础一般的同学。

所以同学们在去做课外辅导题之前,不妨先把课本多读几遍、把目录背过,把课本习题多做几遍吃透,这样可以打好基础,再去做“拔高题”,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2.背诵经典题目

在大多数同学的印象里,有这么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数学需要理解、不需要背诵。

其实不然,考试时靠的不是“现场理解能力”,而恰恰是背诵能力,你需要把知识点和解题类型牢牢记在自己脑子里,考试时直接从大脑里调出来用,而不是考试现场“理解这道题考什么、怎么解”。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知识点涉及的题型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经典题型背下来,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就按着自己背过的题型往里套。这个方法听起来挺笨,但是很实用。

北京市文科状元段楠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时,就曾提到背例题。通过背诵经典例题他的数学从不及格到优秀。

3.建立错题集定期复习,积累题量

建立错题集,这个话题其实有些老生常谈。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但往往没有后面一部,那就是定期复习自己整理的例题。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们是会不断忘记自己记住的东西的,只有通过不断复习,才能将知识变成永久记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学们千万不能省下整理错题这一步。积少成多,错题本就是你的知识薄弱点合集,定期回顾、复习错题,能有效弥补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从而提高成绩。

增加自身的题量,多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习题,充实自己的数学题海;

俗话说:熟能生巧其实。无论是数学还是别的学科,只要你摸透了它,熟练了各种类型的习题,那么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能临危不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