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 贾康:关于会计基础理论的探讨
(本文系贾康先生2018年6月27日在深圳举办的“新时期政务管理鹏城论坛”上的发言节选)
很荣幸接受邀请参加新时期政务管理鹏城论坛。我知道主题是“政府会计与内部控制”,自己是几十年以研究者定位,但实话实说,主要是在财政部下属科研机构侧重于财政研究这方面,对会计应该讲有点“隔行如隔山”的味道。但我自己也确实一直在研究中间思考,这两大学科其实是应有内部连通特点的。我也愿把一些遇到的更多宏观视角的问题,结合着会计的视角,试着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次既然参加会计界各位朋友聚会的这样一个论坛活动,在谈自己从宏观视角看十九大后的财税改革与风险管理这个题目之前,算是班门弄斧,谈一下自己对于会计基础理论方面的一个不成熟的看法。
我觉得以后有必要在不同学科之间更多地促成这种互动式讨论。过去注意到,在会计学科建设这个视角之下,由来已久,有会计基础理论方面的两大流派。我们原来叫“财科所”,现在叫“财科院”,过去有中国会计学界被称为泰斗的杨纪琬教授做所内会计学科带头人,别的大学等单位,也还有其他很多会计学界的著名专家,他们的一些看法就是有区别的。所谓“两大流派”之说,在我听来,对于会计的认知,一派是强调“信息系统说”,另外一派是强调“管理行为说”。我作个探讨,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结合一下,并且加强这种会计认知方面对象化的针对性。班门弄斧一下,我自己试着给出一个按我理解的定义,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会计是以簿记核算形式处理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系统与行为。按这样的一个定义,其实它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簿记核算,这种簿记核算跟会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很直观的特征,按照马克思学说的原理,他设想未来的理想社会,哪怕到了共产主义,也不可能没有簿记核算(以后这个簿记核算,从账本发展到电子信息系统里的财务数据资料数据库等等,也始终是要做核算的),是这种人类经济生活中到了一定阶段一定会出现,而出现以后就一定要持续存在的簿记。另外一个关键词,是在实际生活中与资金管理密切相关的财务概念。财务当然还要联系和扩展到人财物、供产销等等,它是一个财务管理形式的相关信息的集成。财务信息带出的,是必须和其发生相关性的一切有用、有价值的信息。第三个关键词就是管理。
我按照这样的一个理解,进一步想延伸一下,我过去在读书学习和后来的工作中,也注意到关于会计会有分门别类的说法,比如政府会计,这是咱们今天要特别讨论的主题,当然,还有微观的企业会计,等等。这些概念里最核心的本质概念,我认为还是要落到管理上。当然这个管理不是泛泛的管理,我前面强调的三个关键词结合在一起落到管理上,是不是可以认为:政府的会计、企业的会计,分别是所谓“管理会计”的宏观化或者微观化。我知道管理会计可能有它特定的含义,就好像咱们一般泛泛说的投资银行,要具体问起来,狭义的投资银行指的就是通过特定的专业团队帮助企业上市,做这种业务叫投资银行,但是要说做一般投资项目的银行,你也可以说还有这种更广义的理解。我理解的广义的管理所涵盖的不同的会计,它可能在对象上宏观化,比如政府会计,也可以微观化,比如企业会计。我注意到过去财政部领导在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特别强调一个思路——楼继伟同志担任财政部领导的时候高度重视,就是把管理会计这方面已有的成就,用来支持我们整个财政管理的优化,这就是一个“打通”的理解了。当然,分门别类还可以有各种各样有必要对象化的会计概念,如成本会计、预算会计,包括我们现在PPP创新过程中我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需要进一步探讨编制它的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准则,而且应该有实际生活中的所谓定向化的PPP会计。PPP相关的资产到底怎么样在会计准则支持之下反映到具体的簿记核算形式上,国际上一直在探索,并没有定论,中国现在PPP已经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作为重点,显然也应该贡献我们对于规则建设的特定的成果,以后会融入整个人类社会在PPP这个创新概念之下有所交流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关于PPP的规则制定。
一句话,我理解会计的分门别类,回到共同点上,都是要服务于管理的,都是要服务于有效的风险管控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风险管控来追求相关经济活动最高水平的绩效,归宿就是绩效的追求。这和财政管理一定是可以在逻辑上打通的。在实际的业务中间,我们很多具体的努力,会落到对宏观层面的政府理财、公共部门财务管理这方面必须匹配的财务专门化支持,和必须做出的尽可能高水平、而且动态优化的相关规则的制定。
按照这个理解,后面会从十九大的基本精神的解读,说到当下从宏观层面一直落到地方政府辖区、企业也会高度关注的中央特别强调的风险管控,和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地方债的所谓新一轮隐性化风险,还有就是怎么理解当下强调的PPP的规范发展中控制风险。(以下略)
贾 康 介 绍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等多地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朱镕基、温家宝、胡锦涛和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17年领衔出版《中国住房制度与房地产税改革》、《新供给:创新发展,攻坚突破》、《构建现代治理基础:中国财税体制改革40年》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