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庸到优秀,是什么拉开了孩子间的差距?

上周,各地的2018高考状元出炉,每年这个时候,教出状元的学校和老师,以及状元们的“高分秘笈”,都会掀起一阵追捧。

“澎湃新闻”曾发布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数据表明,近九成(89.66%)高考状元没有参加课外补习班。

这个结果,令很多人意外。

以前我们会认为,状元都是补习班和题海训练出来的,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复制的,但是,这个数据却说:成功不再单纯地等于时间加汗水。

也就是说,在优秀与卓越之间,拉开孩子真正差距的不再是学习的密度,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2016年的安徽状元孙萌曾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就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孙萌的妈妈说:

“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他的《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一书中提到:

未来社会属于那些拥有全新思维的人,他们要具备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等能力。

01

优秀的孩子,懂这两种思维方式

今年5月,世界著名投资机构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举行了一场股东大会,在会议现场,87岁的巴菲特被一个叫达芙妮的8岁小女孩问倒了。

“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伯克希尔最近的大投资已经背离了原先的资本效率哲学吗?”达芙妮问。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问,巴菲特一时语塞,随后说:“你这次真的难倒我了。”(You're killing me,Daphne)。

达芙妮的父亲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兼CEO,5岁时,她要求父亲给她读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

她对投资的敏锐,不仅来自书本,更源于她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站在全局视角上思考投资问题的方式。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曾这样定义思维方式的重要:

“有些学生试图死记硬背,以此来应付考试。他们在学校中是失败者,在生活中也是失败者。

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在头脑中的一个由许多思维模型组成的框架上。”

这个框架就是所谓“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系统化游戏化的思考。

  • 系统化,是站在全局视角思考问题;

  • 游戏化,则是懂得如何把一项任务转化为令自己上瘾的游戏,快乐地解决问题。

上周天气很热,一个妈妈看到女儿趴在地上画画,问她热不热,女儿认真地说:我把太阳涂成蓝色,天就不热了。

在高考满分作为被奉为模板的时候,一个七岁小朋友写的诗,却格外令人触动:灯,把黑夜烫了个洞。

词语简单,却充满把世界想象为一个游乐场的游戏化思维。孩子们天然的游戏化思维是一个反馈循环系统

得到鼓励,就会增强;被无视,就会减弱。

02

孩子的思维方式,来自于“家庭游戏”

高晓松回想自己儿时和父母共度的时光时,说:

知识分子家庭有个毛病,彼此之间关系比较冷淡,吃饭的时候每人拿一本书看,聊天的内容也是哪本书不错,最近从哪个国家回来、有什么新鲜事。

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的时候,大家凑在一起联诗对句,和《红楼梦》里的诗社是一模一样的。

也就在这种书香交换的游戏中,成就了高晓松的才华,他的眼界和经历以及爱读书的习惯都造就了他的博学多才。

当他成为爸爸,他和女儿共同的游戏同样是知识问答,他说:

女儿让我帮她打知识对战通关游戏,我连胜七八阵,正得意间,被一广西玉林大牲口斩于马下。呜呼!江湖之远,卧虎藏龙。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安徽省理科状元董吉洋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董吉洋说:

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一起看书,就是董吉洋的“家庭游戏”。

无论是日常游戏,还是旅行、读书、送礼物,在一次次的“家庭互动”中,父母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就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孩子身上。

“阶级固化”“中产阶级的焦虑”一直是热点话题,仿佛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此失去了突破圈层的可能,而今年的各地状元中,依然有15%的孩子来自于农村家庭。

优质教育资源在任何环境下,都是相对稀缺的,给孩子最大的公平,是给他面对问题时高效、积极的思维方式,不用所谓的“圈层”去阻挡他走向人生的更多可能。

03

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做主导者

有一位爸爸,原本是某知名软件公司CEO ,在一次出差中听到4岁的儿子在电话里说:“想爸爸,如果爸爸经常陪我,我可以不要玩具。”

为人父母,拼命工作无非是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如果反而失去了和孩子共度的游戏时光,是不是得不偿失?

这个爸爸辞去了工作,开始思考,作为一个父亲,能够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是玩具、不是书籍,而是教给他系统化、游戏化的思维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