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泓洋 | 经济视角下艺术的研究,艺术视角下经济的研究?


经济视角下艺术的研究,艺术视角下经济的研究?

——艺术经济学学科建构之初探

/ 周泓洋 吕明 王粟
内容摘要:作为直接研究经济与艺术关系与作用的艺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融合艺术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文章从艺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构建缘由出发,分析了学科建设的必然性,探讨用经济学的理论对艺术经济活动的逻辑关系进行艺术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尝试建构更适合我国艺术实践和理论发展的艺术经济学体系,以期实现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艺术经济学   学科构建   体系结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经济与艺术一直共生共存、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经济科学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条件。”[1]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大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不必整日劳作,就可以实现温饱甚至富裕,以至于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欣赏艺术产品和享受艺术服务,或者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缔造着真善美的世界,是人们由“仓禀实”走向“知礼节”的桥梁。但是仅仅依靠文化艺术是不能解决饥饿和疾病的,它必须在经济的进程中,并且在经济的规划下发挥作用。作为直接研究经济与艺术关系与作用的艺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融合艺术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需要把经济学和艺术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艺术经济学这门学科和领域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容,从而把艺术经济学建设成为一门开放式与创新型的学科。
一、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一)艺术与经济:理想精神与理性精神
“当劳动分工一旦被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产品,就只能满足他的需要的很小一部分。对于剩下的那一大部分需求,他需要用超出自身消费的那一部分自己劳动产品交换他人劳动产品中剩下的部分。因此,每个人都借由交换而生,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商人,而社会本身也就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社会。”[2]劳动分工导致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生产了剩余产品,出于自己产品的剩余和对其他产品的需要,进而产生了交换行为,交换行为促进货币的产生……这些有计划、合目的的行为推动着经济实践和理论的前进。似乎经济成长的每一步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连经济学中晦涩的数理推论和模型都被认为是冰冷无情的。而人们认为艺术处处闪耀着理想的光芒,人们沉迷于艺术所创造的美好的构想和虚幻的意境之中,尽情地欣赏着它的美、热情、浪漫和狂野。如此看来,艺术与经济似乎并没有理由和必要相连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艺术自胚胎开始就与经济共生,它们都离不开人类的物质实践劳动。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作为劳动工具和劳动辅助手段,作为娱人和娱神、沟通神人两界以实现天人感应的神秘法术,或作为政治教化和政治统治的工具……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认为,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才从物质的生产中分化出来。随着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提高,艺术品从与劳动有关的产品独立成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艺术的起源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该归结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可见,艺术脱胎于生产劳动,起初与物质生产是不分的,即使经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也并没有与物质生产完全划清界限,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不管是作为劳动工具还是作为宗教和政治的手段,都在于维护该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至于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由实用走向审美,亦是符合了经济学中关于“有闲阶级”的理论。同时,人们将实用品制造得更加精巧和华丽,除了审美的需要,也不排除这样的产品可以创造更好的收益。由此,艺术的源起终是出于理性目的,艺术的发展也逃脱不开理性的考虑,艺术与经济终究要相伴而行。为了能够兼顾时代、民族、国家、社会等所有决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要从现实出发,将艺术放在经济的框架下考虑,或许可以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理性的理想才是脚下坚实可靠的大地。
(二)艺术与经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艺术与经济,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和范畴,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活跃,却使两者越来越紧密地联结起来。艺术生产作为重要的经济手段,艺术产品作为商品的特征,也更加明晰地凸显出来。这与我们长期以来把它作为上层建筑重要构成内容的理论主张,发生了背离与错位。”[3]当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下讨论艺术时,艺术作为意识形态这一观念便发生了动摇。暂且不在艺术经济学的框架下讨论艺术是否为意识形态,单是从纯艺术理论的角度看,艺术是否为意识形态,早已成为学术争论的命题。马克思将艺术划归于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与其他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共同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也有研究认为,艺术和意识形态二者不可能互为本质,因为艺术只能是“意识形态”可能的表现与存在形式,而非意识形态本身。同理,意识形态也只能是艺术作品可能表达的思想倾向,而非艺术的本质。如果说,将艺术视为纯意识形态或非意识形态都是有失偏颇的,那么,或许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那么,当艺术又与经济相联系,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可能又将发生新的变化。
(三)艺术与经济: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
在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财富都被认为是以一种物质的形态存在的。萨缪尔森谈到,财富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的货币净值,财富是一个存量,家庭的财富包括有形财产(房屋、汽车、其他耐用消费品及土地),还有金融资产(如现金、储蓄、债券和股票),财富等于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差额[4]。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富的范围早已不局限于物质实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在获得物质财富的满足后,还需要精神层次的满足,需要拥有一定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区别于物质财富的实体性,往往是无形的,且价值难以衡量。社会个体的精神财富由知识、信息、感受、情操等组成,当然,精神财富的内涵和外延是很广的。“知识”即通过教育和实践所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等。“信息”即从他人、网络或组织中获取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同生活环境、文化水平、社会阶层、人生阅历的人所获取的信息各有不同。知识和信息都具有可传播性,并可以用物质财富进行交换,可以被商品化,但是其价值衡量却具有不确定性。与物质财富相比,知识和信息更具有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一旦掌握便不会消失,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积累。“感受”即安全感、自由感、公平感、幸福感、受尊敬感、受关怀感等,这一项精神财富会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公益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情操”即人的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心理状态,体现了人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人生信仰和审美追求,具有个性化特征。感受和情操不能被物质财富交换,也不能被商品化。社会总体的精神财富由个体精神财富组成,但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入了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等众多因素。
人们进行艺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或者参加社会性的艺术活动时,不仅期待积累物质财富,即艺术品的收藏,还期望在这些活动中获得精神财富,即感受艺术产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并且通过获得艺术服务而感受到被尊敬、被关怀,提升幸福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在艺术产品的生产中也是,艺术家期望通过带有精神性的产品的创造,不断提高自身艺术造诣,并且获得足够的声望。精神财富虽然难以用货币来度量,但是作为社会总财富的一部分,其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神财富虽不可直接量化,却可以尝试引入一些经济学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二、艺术经济中的特殊现象
(一)创意资源的稀缺性与垄断
“劳动才是价值唯一普遍的、唯一精确的尺度,或者说,是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的唯一标准。”[5]然而,这一价值衡量尺度在艺术产品中有时却不适用。艺术产品的价值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原因在于艺术创作中的创意资源的稀缺性。创意是一种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资源,无法批量产出,每一种创意都是一项稀缺的资源,艺术产品中无不凝聚着艺术者的个人创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艺术品的大规模复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打破这种垄断,但是原创作品和其复制品却有着不同的经济意义,虽然高端的复制技术能够做到使这些复制品从外观上与原作别无二致,似乎并不耽误人们从审美的角度欣赏它,但是其价值却远不如原作。创意不同于其他物质生产技术可实现本身整体的完整共享,任何创意的输出都会损失掉一部分,并且创意拥有者总是用版权将这些资源牢牢地保护起来。
(二)艺术生产和再生产的不一致性
再生产,简单来说就是周而复始的社会生产过程。在企业不改进生产技术的短期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再生产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虽然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技术变革,从而使产品的再生产过程发生变化,但是长期生产过程是由无数个稳定的短期生产过程组成的,而且物质生产的技术变革是逐渐发生的。所以,物质产品的再生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即具有同样的质量、规格、成本,并且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排除市场价格的波动,其价格也基本保持同一水平。而一些艺术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却具有不确定性。以现场表演艺术为例,同一个剧目,当时间、场所、演职人员、观众发生改变,可能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并不能保证每次的表演都支出相等的成本、都能达到一样的演出水准,不能保证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演出卖出一样的票价。
(三)艺术产品消费的再创造性
在一般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产品不会融入生产者自身的情感,在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也不会参与到产品的创造过程,与生产过程不产生互动关系。而在艺术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审美趣味融入到艺术产品之中,使艺术产品具有了潜在的艺术价值。未经艺术消费之前,艺术产品所蕴含的价值是静态的、潜在的、未实现的。这种潜在的价值只有经过消费过程、对消费主体产生效用才会体现出来。艺术产品的潜在价值要想变成真正的价值就必须进入到艺术消费的环节,否则艺术活动不仅不算最终完成,艺术品的价值也难以真正实现。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考虑到实现潜在价值的重要性,将市场中的消费者作为假定对象,并且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创作与未来的艺术消费结合在一起。而消费者在艺术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会通过主体的再创造,将艺术品潜在的价值现实化,使得艺术产品最终被完成,形成艺术生产的完整环节。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本文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并且要靠想象去填补本文中所谓的空白,也就是说在一个本文中存在着悬而未决或尚未提到的东西,需要去加以填补。”[6]艺术消费具有明显的个性化、主体化特征,在这一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艺术消费主体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水平、审美感受、价值观念等,对艺术产品进行二次创造,并且从中实现其自身的本质力量,超越了艺术创作者原本注入在艺术产品中的价值,真正实现了艺术产品的最终价值。艺术消费过程也是一个对艺术作品价值再创造的过程。艺术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艺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
在艺术经济中存在着一些有别于物质生产的特殊性,虽然我们可以用物质生产中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经济规律来分析艺术生产,却不能将这些规律生搬硬套在艺术生产上,应该看到艺术生产中不同于物质生产的地方,对艺术生产中的特殊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学科起源与发展
艺术经济学既不同于艺术学,也不等同于经济学,其是立足于艺术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学科之上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一)国外艺术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艺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以法兰克福学派以及英国“新左派”为核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研究艺术活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学者提出“艺术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引起各国学术界的关注[7]
美国学者在艺术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一直介于文化经济学和艺术经济学临界与交叉的状态。20世纪60年代,艺术经济学主要关注表演艺术的经济问题,代表性问题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提出的“成本病”。70年代,艺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开始转向博物馆以及后来的遗产,代表性问题是遗产的财政资助。80年代,艺术经济学关注的重心从高雅艺术转向文化产业,代表性问题包括产品定价等。到了90年代,美国经济学会将艺术经济学作为经济的分支学科纳入旗下刊物的投稿目录,这标志着艺术经济学的学术地位得到广泛的认可,研究问题的范围也更为宽阔[8]。近年出版的《艺术与文化经济学手册》凝聚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文化经济学文献的精粹,展示了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处理文化供需、文化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公共政策的作用等问题上的专业功能,成为艺术经济学领域的标准化资源。
(二)国内艺术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中国学界对于艺术经济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我国学者戴兴先生和李书亮先生在《社会科学动态》杂志上分别发表了《应该建立艺术经济学》和《再论艺术经济学》。1981年,李书亮先生又在《社会科学辑刊》上发表了《艺术经济学浅论》,标志着中国艺术经济学研究的开端。随后李书亮先生出版了专著《艺术经济学概说》。1995年,李向民出版的《中国艺术经济史》一书中,从艺术经济的历史渊源出发,探讨了艺术经济从史前到民国时期的发展历史。
然而,在随后的一二十年间,鲜少有艺术经济学科的探讨研究。直到21世纪,相继出版了《艺术经济导论》《艺术经济学原理》《艺术经济学》《艺术经济通论》等著作,分别以艺术劳动、艺术生产力、艺术生产、艺术产品作为生产品等为研究对象开展艺术经济学的研究。虽然我国艺术经济理论提出得比较晚,但是艺术与经济的融合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夏燕靖在《艺术学交叉与应用理论建构的多元格局》一文中提到,艺术经济学是一门既“古”又“新”的学问。“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我国成为拥有古代艺术遗产最多的国度,其占有的财富比值巨大。尤其是古代文明发达,经济活动也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古代艺术品渗透的经济活动由此蔚为壮观,宫廷与民间、文人与交友圈、艺术商品化与市场等,都集中体现出艺术的价值规律乃是具有商品生产属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艺术经济学同时又是一门新的科学,是伴随着20世纪战后经济恢复与迅速发展进程而进入学科研究视野的,是融合艺术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科学,它是由经济学的理论与逻辑结构结合艺术学的实践与理论体系共同交叉组合构建而成。”[9]
(三)学科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律、国内外同学科发展的趋势,还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经济学作为艺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被提出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样的跨学科研究,不仅为各学科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可能性,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多维度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发展。
1.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
引起艺术经济活动的商品和服务,较一般商品而言具有特殊性,因为除一般性的价值之外,它还存在精神属性,如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等。因此,对艺术经济的活动无法用传统的经济理论和艺术理论来研究。然而,艺术经济学姓“经”还是姓“艺”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所谓姓氏问题,笔者认为就是学科隶属关系——是属于经济学还是属于艺术学,或者是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下开展研究,还是在艺术学学科系统下进行探讨。
纵观国内外艺术经济学科的发展,中外学者多为经济学家,研究理论起点多源于经济学理论,学科隶属于经济学门类下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特别是国外关于艺术经济学的研究学者均为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如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理查德·凯夫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布鲁诺·S·弗雷、鲁斯·陶斯等。艺术经济学学科的研究多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和活动,并尝试寻找艺术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和原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对于艺术经济学的研究如前文所述,研究的学者不多,研究的问题分散、不成体系,学科建设处于断层断续的状态。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中分离出来,升格为门类学科,这为艺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更开阔的学科领域、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但艺术经济学由于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学科归属尚未明确,学科地位尚未确立。部分学者把艺术经济学设置在经济学门类下的应用经济学中,也有学者把艺术经济学放在艺术学门类下的艺术学理论中。目前主要问题是艺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框架体系以及研究方法还未建立,需进一步归纳、界定,学科理论体系尚需逐步完善。
2.文化强国、艺术繁荣的需要
文化强国,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国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战略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微观层面讲,是中国的文化作品、创意产业是否位于世界前列,文化理念与价值观是否能输出到海外。
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要求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势必引出艺术投资、市场准入、打造品牌、艺术品流通、催生新兴文化业态等相关问题,艺术品成为大规模的消费品,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稳步上升。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以上述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艺术经济学科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艺术政策和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宗旨相比较,社会主义的艺术经济学与资本主义的艺术经济学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艺术的生产目的不是唯利是图、攫取巨额利润,而是把满足人民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作为自己的宗旨。”[10]“社会主义的精神生产的目的不是为纯粹交换而进行,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1]
四、艺术经济学学科建设探索
艺术经济学是一门融合艺术学与经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研究外在经济因素对于艺术产品的影响来分析其活动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创新性应用科学。它以经济学、艺术学作为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对艺术商品、艺术商品价值及艺术产品成为商品后其精神文化属性的实现方式,以及艺术消费、艺术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文化行为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艺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广,其研究尚在初创期。因此,应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持续关注本领域新理论、新成果、新动态,尝试探索艺术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应用。
(一)研究目标
探讨艺术经济活动中各元素的逻辑关系,研究建构更适合我国艺术实践和理论发展的艺术经济学,实现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研究宗旨
以艺术学为基础、经济学为指导,理论起点源于艺术学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应用行为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技术经济等,供需关系等基础经济学理论,以研究艺术经济活动关系为基础,通过对现有社会艺术活动的供给主体进行分类,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艺术发展与经济增长、艺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为重点开展艺术经济学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
艺术经济活动及活动中供给的主体、中介,以及活动规则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艺术经济活动供给的主体可分为国家(政府)、社会机构、个人;艺术经济活动中介包括职能部门、经纪人、艺术市场、博物馆、艺术院校、教育机构等。
(四)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艺术与经济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特点和规律,在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艺理论、教育经济学、人才学、美学等学科都有所论及。
1.艺术劳动问题
艺术劳动问题是艺术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所在。在艺术学中,艺术商品的生产劳动主要为“创作”,具体强调生产者“人”的价值,并且在艺术学当中“人”的精神意义实际对于产品生产具有很大作用。这与经济学当中的物质生产劳动不同。在经济学中,物质生产劳动的着眼点在其“价值”层面上,讲究的是物质决定论。因此,艺术产品相关的生产劳动是否能做到、该如何做到学科之间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艺术经济学中,我们普遍认为艺术创作等同于艺术产品生产。由此,通过对艺术劳动的性质、特点进行分析,从艺术学、经济学两方面把握艺术产品的现象与本质,能够更好地把握艺术商品的价值所在,把握其生产、流通、消费的规律所在。
2.艺术商品向题
目前来说,艺术商品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其在艺术经济学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艺术经济学研究过程中,严谨地区分开艺术商品与经济学普遍意义的一般商品,才能从细微处搭好学科研究的框架基础。这要求我们在定义过程中把握好艺术商品与一般商品之间微妙的边界感,既不能苛求死板,也不能过于随性。唯有如此,艺术经济学才能在各个方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艺术商品问题的研究,是艺术经济学一切研究的核心来源与基础所在。
3.艺术商品的价值问题
艺术商品的价值问题,是始终困扰艺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难题。一方面,在经济学中,通常情况下精神文化价值是脱离开具体的“物”而存在的。其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物质能否作为实体化的商品进入市场流通,是围绕在艺术商品价值探讨层面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一基础说法决定了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加大了艺术商品价值认定的困难。此外,在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规律表现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总体上反映商品的价值。然而在艺术商品交换过程中,往往难以遵循这一规律发展,艺术商品的价值认定往往因为其本身主观精神加注过多的特点,难以达成社会统一,出现时高时低的现象。
4.艺术消费问题
消费是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所在,但在艺术经济学中,艺术商品的消费与经济学中一般商品的消费在价值认定、价值实现、价值转移、消费方式、消费目的上都存在着微妙的不同,这些不同也从学科诞生之初始终困扰着我们。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释,那么艺术商品的存在意义以及本学科的研究目的都将变得虚无缥缈。
5.艺术市场问题
艺术市场是为艺术商品提供商品交换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艺术市场的产生是由艺术商品开始的,与商品交换紧密挂钩、相互依存,艺术商品交换的发展状况也决定了艺术市场的发展。因此,通过对艺术市场发展状况的研究,就不难反向推导艺术商品及其交换的发展情况。它联系着商品买卖双方、第三方中介、商品自身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在艺术经济学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
6.其他研究内容
如艺术商品的历史、社会成因及各种表现形态,艺术参与经济活动的独特方式,艺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艺术商品的流通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文化行为等系列问题。
基于当前世界经济的多样化,世界各国社会历史背景、发展趋势等不同,艺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可避免地还会有许多新的衍生问题,无法具体划归到已成形的体系中。相信未来随着艺术经济学科的不断完善进步,这些问题将会一一得到妥善解决。
(五)艺术经济学科的体系结构
1.进行总体研究的综合性学科
艺术经济学。在艺术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其是艺术经济的理论经济学。
艺术生产经济学。主要研究艺术生产领域的经济问题,如艺术产品的市场生产、市场营销。
艺术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艺术劳动的性质、地位、作用、形态、特点,艺术劳动的组织,艺术劳动效率等经济问题。
艺术流通经济学。主要研究艺术商品流通传输过程中的经济问题。
艺术消费经济学。主要研究艺术消费需要、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引导等消费过程中的经济问题。
艺术产品效益学。主要研究艺术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效益评估和计量,提高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
艺术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艺术信息的收集、分析、传播和利用过程中的经济问题。
艺术市场学。主要研究艺术商品流通、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的作用形式和特点,艺术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等问题。
艺术经济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对艺术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问题。
2.艺术门类经济学科
艺术门类经济学科,主要指艺术经济学当中涉及具体不同艺术产品对象门类的学科,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学科划分相同,艺术经济学下属学科也可基本分为理论经济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科两大类。如与艺术产业相关的电影经济学、戏剧经济学、工艺美术经济学、艺术展览经济学;与艺术生产、流通直接相关的部门经济学,如文物经济学、出版经济学、图书馆经济学和电视经济学等。
展望未来,艺术经济学科体系保持着随艺术生产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趋势。随着社会艺术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不断精确化和细致化分工,我们对于艺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划分也将越来越严谨、明确,并朝着更为细致的体系化方向发展。
结语
艺术经济活动由来已久,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都与艺术经济息息相关。艺术经济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经济学、艺术学、美学、哲学、社会学、管理学、金融学、投资学等众多相关学科。其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学科视角出发,囿于学科界限,避谈艺术经济的目标指向和实践意义,应从我们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深入,掌握一些根本方法和工具,力求为一些现实问题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路径。所以,以促进艺术发展与经济增长、艺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为研究重点的艺术经济学学科建设势在必行,也将成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迈向新征程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4]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5]亚当·斯密.国富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3]庞彦强.艺术经济通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6]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7]朱恪孝.时代呼唤艺术经济学科的发展[EB/OL].https://www.sohu.com/a/290121844_107937,2019-1-19.

[8]露丝·陶斯.文化经济学[M].周正兵,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9]夏燕靖.艺术学交叉与应用理论建构的多元格局[J].民族艺术,2020(5).

[10]张喜曾,李书亮.艺术经济学参考资料汇编[C].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2.

[11]戴兴.应该建立艺术经济学[J].社会科学动态,1980(12).


作者简介:周泓洋,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经济学博士,高级编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艺术经济学。

吕明,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经济学、艺术教育。

王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经济学。

END

|微信编辑:Mona|
AM 新媒体矩阵
(0)

相关推荐

  • 艺术经济通论

    内容简介: 艺术经济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是艺术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在商品经济时代,艺术产品不仅是精神文化产品,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商品,艺术生产同样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53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下)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下) 3.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加深 (1)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田庄经济 大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在中国由来已久.两汉时期,社会上出现的豪强世族,不少就是广占田土的大地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64古希腊奴隶制(下)

    古希腊奴隶制(下) 2.奴隶制的特点.奴隶数量及其他 马克思把奴隶制度分为两种,他说:"在古代世界,商业的影响和商人资本的发展,总是以奴隶经济为其结果,不过由于出发点不同,有时只是使家长制的 ...

  • 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秦华/文 李焱/图)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之一,昨晚,民族歌剧& ...

  • 周梦洋作品《老班长》

    <老班长> 周梦洋 一声老班长 脑子里都是 责任 担当 从新兵下连 第一次见你 严肃后的偷笑 把我的床铺铺好 热茶端上 从递给我那把钢枪 到心中从恐惧到敬仰 从娇气到威武阳刚 心中是说不完 ...

  •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主任该如何与时俱进呢?感触最深的是: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走近每一位学生,要有容忍心.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意愿.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是怎样 ...

  • 刘江:篆刻艺术形式美及其时代特征(下)

    本文本文转引自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创办五十周年文献集<书学之路>,作者刘江,1926年7月生,四川万县人.1945年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1949年投笔从戎,1957年复学于浙 ...

  • 短期VS长期?在多重时间尺度下的战略制定艺术

    · 19小时前 拥抱矛盾,用简单的规则来获得"足够好"的结果.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杉汇"(ID:Sequoiacap),作者:洪杉,36氪经授权发布 ...

  • 【每日诗话】周冠钧|零落读诗一十四篇(下)

    8.诗贵有脉络,有法度,叙事.写景.言情.感怀,安排谨然,风神自佳.至于善用比兴,也当自整体观之,不可唐突. 欧翁有诗<招许主客>: 欲将何物招嘉客,惟有新秋一味凉. 更扫广庭宽百亩,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