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136【做风箱】

- - -指尖上的山西

047
做风箱
对于风箱的记忆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冬,黄河对岸的清涧县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清醮大会。驱车过河时已有雪花飘扬,谨慎驾驶4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拍摄期间大雪封山,困在窑洞里的日子,拉着风箱打节奏、唱山歌成了我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也让我有了对于风箱的深刻记忆。记忆里有纯真与欢笑,有纯朴与快乐。
寻访民间手工业的脚步走过晋北大地,从静乐县到定襄县,我再次接触到修风箱与做风箱的艺人,深度了解了这个记忆温暖而又神秘的古老器具。
风箱是上世纪乃至更久远的木制的炊具之一,俗称风匣,亦称双动活塞式风箱,由木箱、风匣杆、手柄、风板、风匣嘴、进风口、出风口、燕尾翅等部件组成。家用的风箱比较小,外形为长方体,一般为上好的木材制作,轻便、耐磨、结实。
风箱是中国在鼓风技术方面最重要的发明,它出现于唐代或宋代。公元1280年印制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明代《天工开物》中所载的活塞式风箱,与此类似。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做有用功,用手推拉推拉杆时,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另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欧洲直至公元1716年方发明了类似的双动往复式水泵,为后来发明活塞式机械奠定了基础。
王泽伟是定襄县城关镇的能人,打的一手好风箱。他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风箱的整个制作流程。
一、解板:风箱基本是用桐木或楸木板制作,好处是既轻便且永不变形。主体箱板厚1.5厘米左右,板材解好后放置通风处阴干,保证制作成型后不变形。
二、刨面,拼板:取陈放好的木板,用刨子刨光,按尺寸平整好,保证严丝合缝,不能有半点弯曲。
三、制榫槽:用直尺在木板块上等分出榫槽的位置,用锯子开槽。这时需要将4块木板编号,严格按照编号开出正反槽,保证头尾榫的精确性。
四、制作配件:结合箱体制作每个配件,包括风道、毛头板、拉杆、前后呼嗒、舌头、风嘴、箱盖等。
五、勒毛头:毛头多为鸡毛,相当于风箱的肺。勒毛头是个细作活。鸡毛要一根根选,太小的或放的糟了的都不能用,选好后要勒。板子周边有凹槽,槽的一侧有斜孔。要用钩针钩出绳鼻,填入一撮鸡毛,随即拉紧。一撮一撮地勒下去,直到毛头周边都勒上新鸡毛。
六、安装毛头:安装毛头前箱体内挨紧毛头的地方以及拉杆都要预先打上米腊,以保证润滑流畅。勒好的毛头放入箱体,用拉杆穿入固定前端。
七、安装:盖子插入后,风箱整体形状呈现。整个安装时用瓷实木材削成楔子,蘸上牛皮熬的胶,用手工钻子打眼,再把木楔夯进,一个风箱需要120多个木楔子。这样安装成的风箱四周不脱裂、不渗水、不受潮、坚固耐用。风箱的型号按大小可以分三种型号,大号的一般用于铁匠炉或者较大的作坊。
八、装舌头:舌头虽小,但很关键。起到左右逢源的效果。不大不小,摆动顺畅。
九、装风嘴:风嘴一般为独木凿成。起到收风成束的作用。
一个风箱完成了,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它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城市中几乎看不到风箱的影子。
王师傅放下了手中的工具,缓缓地直起了腰,抹去满头汗水说道:“风箱在过去几乎是家家户户厨房必不可少的一件“家具”,生火做饭、烧水取暖都呼呼地拉着风箱,用现在的话说,用风箱烧火特别给力。可现在都用上了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等等,风箱被淘汰出局喽。”
边收拾散落一地的工具,王师傅继续唠叨着:“风箱体现着中国灶文化和冶炼文化,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做了一辈子风箱了,很难割舍下这种情分。现在很多人都不做了,但我总是不甘心。这几年我琢磨着做起了风箱工艺品,没想到这些袖珍风箱成了人们的收藏品,倒也可以延续手艺了。”
我听着他的唠叨,看着陈列架上的那些袖珍风箱,忽然明白了王师傅脸上由阴转晴的来由。也许,这样的思路可以延伸到慢慢远去的其他手工业制品上,既保留了古老手作的精华,又能传承技艺,还能慰籍未来人们对于传统手艺的欣赏需求。
对于风箱,我们欣慰有这样的传承方式。它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止是一种物件。它承载了那些日子里所有的酸甜苦辣,见证了许多家庭的柴米油盐。它每拉动一次都是一句诗,是风对火的情诗,也是风箱献给日子的诗。
我们怀念拉风箱的日子,简单而快乐。我们在风箱悠长的“吧嗒”声中,会不由自主地放慢生活的节奏,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袅袅炊烟的村子里弥漫着的缕缕饭香,更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家里无米下锅时母亲表现出的那份沉着与笃定。那些渐行渐远的生活,那个即将消失的村庄,那份难舍难忘的乡愁,才是我们心底永远的温暖……

物 语 档 案

采集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

采集时间:2019年8月

匠       人: 王泽伟

现        状:市场需求稀少,做工艺风箱。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

  • 灵璧风俗:剪毛头

    鸭 尾 巴 文/潘明英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在淮北农村常常会看到一些十二岁以下的男孩子,在后脑勺留着长长的一撮头发,有的还扎着小辫.这种留发,当地人称之为" ...

  • 【郁氏文化】话说风箱(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 话说风箱 作者:范俊来 说起风箱,估计八零后没见过的人居多,七零后的人可能见过,但没有使用过,只有六零后的人比较熟悉,而五零后的人不但熟悉,而且有切身的使用体验,我就是后者. 俗话说,人以食 ...

  • 你拉过风箱吗?

                                  乡村老物件之九   风箱 "你你你,我我我,木头人,烧大火!",这是早年间,娘经常给我们炮的一个谜.      功夫长了 ...

  • 冶廷林|河湟风匣成往事

    河湟风匣成往事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当前,五.六十岁的人一说起风匣就不由地想起靠风匣生火做饭的艰苦岁月,而大多年轻人对祖辈们常用的这种物件陌生起来,它长什么样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打风箱和糙风箱

    (五)打风箱和糙风箱 虽然在蓝翔.冯懿有编著的<中国.老360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中,我确实没有找到"糙风箱"这一行,但这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我作为 ...

  • 记忆深处的风箱“咕哒咕哒”声:布满岁月尘土的老风箱成为符号

    文 | 厉剑童 永不消逝的"咕哒咕哒"声 "咕哒咕哒",一说到这种声音,或者一读到这个拟声词,不少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时候做饭拉风箱的情形. ...

  • 《行摄生活》-105【修风箱】

    - - -指尖上的山西 019 修风箱 "修风盒嘞......"这是一种飘荡在上世纪乃至更久远的声音,这种声音曾是那个时空最常听到的很多吆喝声中的一种,在老槐树的枝丫间回荡. 声音 ...

  • 《行摄生活》-81【做豆腐】

    年味--- 做豆腐 山村的夜很安静,一声声高亢的啼鸣唤醒了清晨,太阳慢慢爬上高高的山梁,炊烟从每一家开始弥漫,整个山村便笼罩出了祥和的水墨. "做豆腐了-",随着一声吆喝在崖壁间碰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