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以善于变通为手段

一、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有跨越不了的困难和障碍,有的只是自身被主观情绪和意识遮住看到事物本质的眼光,而长久地陷在这种困境之中。

如果能够理性分析这个事物的客观条件,抓住有利的,避开有患的,最后一定能找到一个妥善的答案。

人生所有的成长,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能够跨越每一个障碍,这本身的过程就是一个突破,成就也因此而生。

《智囊》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学医废人,学将废兵。匪学无获,学之贵精。鉴彼覆车,借其前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靠死读医书学成的医生会害了人命,靠死读兵书学成的将领会造成士兵的死亡。不学习就会一无所获,但是学习贵在于精通,在吸取别人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别人走过的道路和经验。

所有好的结果都是在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路上,共同形成的结局,而不是一味改变,更不是固守死板,在正确分析客观条件之后,才能决定自己应该走的路。

秦始皇时期,“丞相李斯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历史事件,而其中说明的道理正是纳旧取新的智慧。

当秦始皇称霸天下之后,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制度,这个时候淳于越就说:“殷周能够称王一千多年,是因为分封子弟和功臣作为自己的辅助势力,现在陛下拥有天下,但是子弟却是平民百姓,无人辅佐,那么靠什么挽救天下呢,如果做事情不效法古代,而又能长久不败的例子,至今我还没有听说过呢。”

秦始皇想了一下之后,就把他的建议交下去讨论。

这个时候,丞相李斯就说:“五帝制度没有互相重复,三代的制度没有互相抄袭,但是各自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所以说未必后代一定要与前代相反,也不是后代一定要与前代相同,而是根据时代所变化的缘故。”

李斯认为,周王虽然分封许多王氏子弟,最初赢得天下,可时间一久王氏子弟之间的关系便越发疏远,甚至兵戎相见,所以并不建议分封王氏子弟。

不管受到怎样的质疑,毫无疑问,李斯的这个观点是可取的,我们纵观古代几千年的王朝统治,当皇帝分封了自己的子弟为各方诸侯之后,看似妥当,但时间长久之后,各方势力兴起,难免会有亲族叛乱的现象,比如说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都是亲族之间叛变引发的乱局。

而秦始皇也认为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再分封诸侯,就相当于再次分裂,统一便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于是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也是历史的进步,更提高了政治水准。

二、

每一个时代和环境都有特定的因素,即便看似相同的状态背后也有看似不同的条件,只有在借鉴别人的基础上,再依照这些条件进行适当变通,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既不是完全违背别人的方式,也不是完全抄袭别人的人生,以实事求是处理。

而做事情的最佳状态,正是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圆润变通,可以借鉴经验和教条,但不能拘束于经验和教条,要走“因果”。

所谓因果,就是找到问题的核心本质,抓到能够抓得住的核心条件,在避开需要避开的问题同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是无漏的。

在熙宁年间,当时宋神宗在兵法上也进行过一次大变革。

当时的阵法是每个人之间的间距距离是两步,每匹马的间距是四步,军中有军,如果有十万人的战士,就要占据方圆十多里,但是当时并没有任何方圆十多公里都足够平坦的战场,而且九个军的人马共用一个营,士兵不能分散行动,就好像裹挟在一起,非常笨拙,一旦分割,九个人都无法存活。

当时宋神宗就命令郭固研究九战兵法,郭固研究一番之后,分析出旧有兵法的各种利弊,在结合旧有兵法的基础上,发明了新的兵法。

那就是九个军各自组成一个阵,虽然也是分布在前后左右,但是各自都占据有效的地理位置,在旧有军法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更加灵活,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受攻击的一方都能立刻转变成阵首,通过这次番调整之后,杜绝了之前阵法的缺点,而增益了它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戚继光的“鸳鸯阵”也是如此,戚家军之所以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主要原因就是他有一支非常英勇善战的铁军,就是“鸳鸯阵”,而这个阵法也是戚继光在不断作战中总结出来的应急之术,这种阵法可以互相照应,而且也是威力无穷,所向披靡。

这一切结果与成就,都是在旧有基础上抓住问题本质,理智分析客观条件之后,在弥补缺陷的同时发展优势,以此为“因”来塑造一个好的结果,这是谋划任何事情都通用的智慧。

所以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能具备在学习和变通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点,并且正确地分析出问题的优势与劣势存在的地方,必然能够有前所未有的成就。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