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眼!现在网红都长一样?看看民国的月份牌女郎!
在没有电视,报纸版面极小,杂志种类又少的时代,商业的广告意识从来不缺。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大批欧美资本大量输入。
外国资本家很快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
这就是月份牌的由来。画面除了商品宣传外,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或中国传统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戏曲故事场面等。后来则发展为画面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
当时中外厂商投巨资采用“月份牌”做商品宣传,涌现了一大批以月份牌为生的画家,比如周柏生、徐咏青、杭穉英等等。
可以说,上海的“月份牌”画是整个民国时期(1912年至1949年)一个时代生活侧面的记录。
在那个没有明星丶网红的年代,这班广告女郎便是人民饥渴地模仿的时髦教主,她们身穿的华美旗袍都是让女生心动的新世界。
当年的月份牌总是备受瞩目,就好比现在最新上线的大电影;战前时期月份牌通常印於海报纸张上,并且印上年历,但战後的月份牌则以铁牌定制,摇身变成集艺术丶商业丶设计一身的文化产物 ,成为人们茶馀饭後的话题。
月份牌以表现时装美女形象为主,然而通过时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如女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女性驾驶摩托车、游泳、骑马、赛马、划船比赛,以及参加社会救助的慈善义举,从侧面反映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
大概100年以前,一个意大利画家身负“将西方最时髦的广告招贴画形式带到中国”的使命来到上海,结果却败兴而归。在后来发给雇主的报告中他写道:上海并不需要我……
当时的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称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人们说着时髦的语言,穿着巴黎最新款的时装,看好莱坞的最新电影,就连刚刚在西方兴起的广告招贴画,也已经十分普及,而且艺术水准之高,完全不亚于西方。
当时在上海随处可见这样的广告招贴画,画作描摹细腻,格调柔和,色彩淡雅宜人,表现出了人物的立体感以及肌肤的柔和质感,十分悦目。
同时,西式屏风和房间布置衬托出女子的端庄和时尚。我们从当时这些老月份牌的绘画上,也可以看出当时人的审美。
画面中的髦女郎为主来吸引眼球;同时配上月历使其对于老百姓来说具有相应的实用价值;然后植入一定的品牌信息。
意大利画家在当时的上海见到的这些月份牌广告画,其中90%都出自同一个画家之手:郑曼陀。
郑曼陀早期在杭州学画人像,后挟艺来沪谋生。
他见过上海月份牌中的传统服装仕女形象,郑曼陀觉得他们远不及自己创造的新式时装美女形象那样悦目。
于是,人生地不熟的郑曼陀决定到社会名流经常走动的“张园”去试试运气。他在张园挂起四幅用擦笔水彩画成的时装美女画。
正巧上海有名的善于经营的大商人黄楚九路过,他以商人特有的敏感发现这些美女形象定能用于商业广告之中,为自己带来商业好处,于是将郑曼陀的四幅美女画悉数买下,用来为他的中法大药房做广告。
很快郑曼陀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月份广告牌画,无可争议地坐稳了当时的头把交椅。同时还让这种以摩登女郎形象为基础画面的月份牌广告成为了当时的潮流。
在1914至1920年间,郑曼陀创作了100多幅画作,发行量超过百万,超过同时期所有其他同行的总和。
作为美女月份牌广告潮流的开创者,郑曼陀在技术和内容上,都对之前的月份牌广告进行了革新。
这些都基于郑曼陀深厚的绘画底子。前面提到,他是给人画遗像出身的,画了几十年,因为这个行当不吉利,加之自身患有眼疾,所以直到三十多岁还是光棍一个。
遗像讲究画得像,要有照片的质感,郑曼陀就琢磨怎么样才能画得更像。当时流行用碳精,但是会留下画画的笔触痕迹,郑曼陀就自创了一个方法,用宣纸卷笔,削尖来擦。
后来他又借鉴其他人的经验,在擦笔的基础上给画像上色,从而创立了这套后来成为月份牌广告画特色的擦笔水彩画法技法。
先用炭笔画出轮廓
再用擦笔的方式,将轮廓打成一种朦胧的美
用油画的方式着上颜色
这种特殊的'PS'打造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广告画女郎形象。
在郑曼陀之前月份牌广告已经存在,但多以神话故事和传统仕女形象为主,郑曼陀突破了这一传统,改为采用最时髦的摩登女郎形象。
作品欣赏
传统的月份牌广告作品,郑曼陀
郑曼陀创造的擦笔水彩画法,是用线描的手法先勾出人物的轮廓和造型,并用纸或布料在纸上反复摩擦,淡化线条和笔触,将明暗交界线钝化,然后用水彩层层敷染。
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光鲜、富有立体感,给人以真实可触摸的感觉。因少了工笔重彩的线条勾勒,其描绘的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仕女,也不同于文人画只追求意境高远。
由此,郑曼陀不仅成为中国近代擦笔绘画技法的创始人、杰出的广告画革新者,也把广告画设计带入了一个全新境界,对以后广告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