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最高级的活法:话宜少,人宜厚,事宜善

道家

道法自然...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天地有法,自然有规,万物都在道中运行,顺道者昌盛,逆道者灭亡。

《周易》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用深厚的德行来承载万物,与大地宽厚和顺的大道相通。

可见,德是通向道的大门。

德行越是深厚,越是合乎大道,合乎大道,便能得上天庇佑。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从这三种习惯中积累福德,从而人生越过越好。【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少言修口德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讲:“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上天的大道,世间的法则是: 不争才会经常取胜,不言才会得到回应。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认知不同,位置不同。

看待同一件事的角度也会不同,各人有各人的难处,不和他人争论,不轻易评价别人,是处事的善良,也是待人的德行。

胡适的父亲去世的早,母亲年纪轻轻就守寡,更是做了后主母。

大嫂二嫂借打骂孩子,说些尖酸刻薄的话。

母亲从不和她们争执,听不下去了就去邻居家坐一会儿。

大哥在外面欠很多赌债,大年三十家里坐满了讨债的人。

母亲默默处理完事情,等大哥半夜偷偷回家的时候,也不说一句责备的话。

正是母亲口德好,每次吵过之后,嫂子们总是主动来赔礼道歉。大哥也是对母亲极为尊敬。

《菜根谭》中说道:“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为才有大为,不争才是大争。

人到中年,看过了人生百态,便知有些话不必说,有些话不说比说了好。

少言就是一个人极好的修行,少言的人口德好,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也会得到上天的庇护。

 

静思修谦德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是从根中而来,回归静才能找到根,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世事繁杂,内心平静,智慧才会生起,大道才能在心底流通。

一个能静下来的人,便能时时反省自己,洞察万事万物的规律。

知道了自然的变化,心存敬畏,才能培养谦虚的品德,自会得到上天的帮助。

汉朝有个叫李法的人,为人耿直,在进谏的时候,冒犯了皇上。

被罢免了官职,回到家后,很多人都关心他拂逆皇上的原因。

李法只是说:“是我才疏学浅,没有资格服侍皇上”。

他在家每日静坐,读书。

后来,被重新启用,他依然保持正直,但是为人极为低调谦虚,渐渐得到皇上的重用。

李法在被贬之时,没有任何怨言,只是静静的反省自己,这是一种很高的品德,也正是如此,后来才能有机会被重用。

《格言联壁》中有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天地本为一体,世事难以言说,世间本无对错,是非之分。

真正有智慧的人,遇到事情总是能够静下来,思考事情发生的原因,修正自己的过错。

即使和朋友闲聊时,也不要评价别人。谦虚谨慎,德行深厚,才能去灾避祸。

 

善念积善德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天公正无私,不会偏袒任何人,只是会眷顾善良,顺应天道的人。

上天有好生之德,心怀善念就是顺应天道。一个人心怀善念,就会积攒善德,会在无形中迎来好运。

看到过一则故事:

清朝年间,有一位妇人,日子过得清贫,每日会去道观祭拜。

一天,在门口遇到一个乞丐,妇人心想:“虽然自己生活不易,但是比他还好些。”就把仅剩的两文钱,给了乞丐。

平日经常拿饭菜接济乞丐。后来,妇人儿子高中,生活越过越好。

有一位大官听说了,就拿出了很多钱修建寺庙,希望得到福报。但是没过几年就被贬抄家了。

原来,这位官员平时作恶多端,修建道观,也只是为了求得回报。

不是真正发自本心,自然不会得到善报。

而妇人行善是发自善念,遵循人性的本然,自然无形中为自己积攒好运。

《道德经·第八章》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真正的善良就像水一样,不和万物相争,却滋养万物;不求有所回报,只是顺应本然;不会分别对待,而是包容一切。

智者明白,一心一念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善良,是内心的真诚和慈悲。心怀善念是最好的善德,美好的品德,才是一生最高的修为。

老话常说:“唯有德者可以其力,唯有人品可立一生。”

人在事事红尘中磨炼,品德美好,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人品过关,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所以说,德是道的外在表现,道是德的内在根源。只有德行深厚,才能承载大道。

人生是一次修行,培养德行,要用一言一行,起心动念开始修炼。

遇事不争辩,少言修口德;凡事懂反省,静思修谦德;事事随本心,善念修善德。

人生在世,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注重自己的德行,德行深厚,才是一个人顶级的聪明。才是最高的人生智慧。

让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凡事向内求,培养好的习惯。修好自己的德行。收获自在的喜悦,和外在的美好。共勉。【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作者:木木,一名热爱写作的上班族,平时喜欢阅读国学方面的书籍,对儒释道文化很感兴趣。希望通过文字治愈自己和他人。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0)

相关推荐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厚德积于万物,必能承载万物

    原创 文/晓斐 一.厚德载物的德行是什么 人生的德行,都在每日每时每刻里蕴藏.很多人都知道"厚德载物"的道理,甚至对此进行过深刻的研究.但往往只是停留在--"纸上得来终觉 ...

  • 《道德经》:你是什么人,就是什么命!

    道家 道法自然...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里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道生成自然万物,德养育天地众生.德行如同生命的养料, ...

  •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少言少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同等的.宝贵的,不应该不思进取平白无故的浪费时间. 虽然有时候觉得人生过得很慢,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长度都是一定的,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 人生充满了 ...

  • 《瓦尔登湖》:余生最高级的活法,是素与简

    # 十点君读名著 5 个 听说过瓦尔登湖的人很多,但真正读懂它的人却很少. 年少时看,只觉得是一个人整天在湖边走来走去,感觉生活挺无趣.成年后再读,却发现里面的每句话都是真理,直击生活的本质. 这本书 ...

  • 女人中年以后,余生最高级的活法:学会“独处”

    "不合群",乍一眼看上去总觉得拥有这一特征的人是个"异类",试想,我们人类本就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要三五成群才算热闹. 而那些不合群的人,不管做什么都是自己,一 ...

  • 余生最高级的活法,是优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句话,诠释了世间烦恼的根源. 谁都想既闲适轻松,又有名利到手,可生活哪能都如意? 想闲适,就得在欲望的道路上悬崖勒马. 生活的幸福感 ...

  • 余生最高级的活法:不合群、很沉默

    <论语·子路篇>里写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聪明的人可以和周围的人保持和谐相处的氛围,但是不会被同化,始终有独立的思想:愚昧的人才总是附和别人的观点,慢慢 ...

  •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30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居心要正,为人要厚.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人有三 ...

  • 王阳明: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去学岐黄中医名家经方 居心要正,为人要厚. 人有三宜: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事宜多做,多做则顺畅:话宜少说,少说能避祸:人宜厚道,厚道则路宽. 1 事宜多做 曾国藩公务繁忙,却将日常事务安排得很有 ...

  • 写给即将退休的人牢记4句话,便是余生最好的活法

    插图:电视剧<都挺好>剧照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里写道:"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q ...

  • 人生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人生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