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1)由来及其发展

“玄学”之名,源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玄之又玄”。发端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当时人更多称之为“清谈”、“玄谈”、“清言”等。王弼在注释《老子》的时候,提出“玄”为“物之极”的命题,他认为“玄”,就是“无”,是天地万物的本体。而这种认识,又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因此“玄”既有本体论的意思,又有不可言说的意思。

玄学,是对两汉经学的传承和反动。一方面是得益于经过两汉学者在整理注释,使得魏晋学者有书可读;另一方面由于汉学校订、编纂、辑佚、注释等功夫,把系统的学术弄得稀碎。玄学家认为,读书的本意在于融会贯通,而不是雕章琢句。虽然王弼、何晏等人本身经学功底很深厚,但是他们认为这是“小技”,不是“大道”。

玄学产生的背景是很复杂的,一方面的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两汉整理出很多经典,但是鲜有开宗立派的大家,学术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融合贯通,集大成的思想家出现。另一方面是当时政治环境为玄学提供的外在条件,政治昏暗打压饱学之士,时局动荡残害士子文人。最后是佛教东传后,给当时的学术思想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玄学并不是单一的来源于道家学说,也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以道家思想解读儒家经典的成果,他实际上是儒释道深层次的一种整合,以道家思想为底蕴,以儒家经典为阐释方法,同时引入了一些佛教带来的新观念。历史上称其为“新道家”,或是“老庄之学”,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先秦有“黄老”并称,但没有“老庄”并称。

道家思想,祖述黄帝老子,在战国后期“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成为天下显学,又在西汉初年成为官学。东汉时候道家分裂出两支,一支吸收神仙、方技、儒家伦理、墨家明鬼等思想形成了早期道教。另一只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与儒家、浮屠互相交流融合成为清谈之学。

玄学作为道家思想的新形态,汲取了儒家”本末体用”的方法,提出“名教本于自然”的观点。又引入佛教“空观”的一些理念,深度阐发了道家关于“有”和“无”的哲学命题。他们在生活方式上,采取了“任自然”的放达态度,不拘于礼法,不拘于行迹,“非汤武而薄周礼”。这些人嬉笑怒骂白眼世俗,纵酒酣哥放浪形骸。这种精神上的洒脱,举止上的放浪一时蔚为大观。

玄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玄学;2、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玄学;3、以王衍、郭像为代表的元康玄学;4、以张湛、韩康伯、僧肇为代表的江左玄学。这四个时期的玄学在理论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正始和竹林是玄学的理论高峰期,但是就社会影响而言远不如元康和江左时期的玄学,尤其是东晋时期,玄学名士的风貌和释家僧侣已经非常相近了,他们同好相投,或是引用玄学来解释般若学,或是以般若学来发展玄学。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宗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