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做“更好的人” ——《荣格与密宗的29个觉》│ 书海遨游 No.20060

书海遨游 No.20060

推荐指数:☆☆☆☆☆

   不用做“更好的人”   

——《荣格与密宗的29个觉

原书阅读:603分钟

本文字数:2,034

本文阅读:6分钟

书中有一句话,我觉得蛮适合总结下看完这本书时候的心情。

“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出现了。”

如果要简单介绍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想了半天还是没找到比序言里更恰当的说法。“本书最精彩和精辟之处,在于作者能够同时进行区辨、分析、综融佛法教义和心理治疗里,对于苦、创伤、情感处理、灵修混乱、菩萨行、师生关系、权力、移情、阴影等议题的观点和因应之道。”

我为何有见到老师的感觉,也许就是来自于这本书对于诸多方面的观点都是我现在研习也好,修行也罢所需要的支持和指点。基于荣格的理论和佛家密宗的思想也正是我现在渐渐清晰的前行方向。所以就好像一路前行,渐渐前方的太阳落山,天空开始昏暗的时候,突然路边的亮了,照亮了前面一段路面。

一开始我还以为29个觉是29个原型,一想荣格也没有说过那么多原型。看过之后才知道,这里的觉可以看成是对于佛法世界不同部分的感悟。有29个之多,虽然分成了唤醒、遇见阴影和个体化历程三部分,但互相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毕竟这是在讨论佛法乃至整个世界实相的巨大框架。

如果其中有一个隐含的脉络,我会觉得更像是作者在用佛家的语言在分析一个英雄之旅的过程。从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到密续法门、从荣格的炼金术到’个体化’历程、从坎伯尔的英雄之旅到作者的英雄旅程。都是在呈现着人生乃至这个世界一直不停的轮回。

就好像书中最后说的,“没有什么地方要去,而矛盾的是,还是要走,走向’完全觉醒’的道途。这样的矛盾存在于个体化历程中,如果我们愿意回应内在的召唤,这个历程就是人人必经之路。”

说那么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阐明,也是书中反复在讨论的就是,“自性”和“个体化历程”。

按照书中的说法,自性(Self)是“我们内在’完整’的原型,可以为我们推展生命”。而个体化历程(process of individuation)是指“在心理上成为个体的历程,个体是独立的,无法再细分的整体。”

其实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个人也正是在经历一段个体化历程。“'个体化’意味先清楚的觉察本来的自己,不论好坏,完全接受本来的自己,从而让自己愈来愈完整。”而往往我们很难去接受本来的自己,或者具体到那个不太好的自己。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版的原罪就是呼吁人要自我改善。这是在暗示’我不好’。”如果基于完整的前提假设,那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去改善,也许只要发现就好,发现那个完整的自己。就像书中提到的“'个体化’的核心在于发现自己与内在的完整、权威、智慧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体化历程和佛家的修行也很像,有点万法同宗的感觉。

同时作者对这两者都很有经验,也出过《佛教心理学》的书,以此提出了在佛教修行和心理咨询之间的区别,“佛教的修行法不怎么注意个体病因的发展过程,其治疗途径是直接认清经验的本质,西方心理学则比较注意自我的发展及创伤。”

作者也花了很多的篇幅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佛教修行中会出现的一些现象,我也很喜欢这部分,因为在现实中的确看到很多在修行之路上遇困的朋友。诚如作者所言,“佛教修行的目标不在于灵性上的超越、解脱痛苦,也不在于寻求外在诸佛神明的解救,或希望别人来解除我们的苦恼,而是承认自己的心才是苦的根源;变化自己的心态,才能真正得到解脱。”

书中也说了,“圆满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我终于明白,我们内在的佛性是超越善恶等任何相对的事物,并因此不再追求圆满,而是接纳眼前的一切。”这也帮我指明了前路的方向,还包括开悟的状态,就是“暗昧的面纱已经掀开,不再有’二元对立’的惑见,不再有狭隘的概念纠结。”

其实要接纳自己的所有部分,乃至接纳眼前的一切并没有那么容易。而且“我不用变好”也不是每个人能接受,乃至能理解的。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就像书中提到,“我们的确不需要一些急着要我们改善这种情绪的人,因为他们对我们要去的地方抱着恐惧的心;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挣扎的时候愿意去那里的人,尊重那种情况但关注我们的恐惧及抑郁情感的人。”可以把这看成是共情,当然也是能完全接纳的状态。

所以还是先回到自我的内在,跟着这本书的指引,走一段个体化历程,“必须先有自我,而后才能超越自我。”同登彼岸。

2020-12-22


作者:罗布·普瑞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