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RPD机枪
RPD的设计师瓦西里·捷格加廖夫
最后的绝唱
在专用轻机枪即将落幕的时代,RPD像是一个悲情的主角,它用动人的表演,给专用轻机枪的落幕送上了最好的纪念,发出属于这个枪种的最后呐喊。
RPD,又名“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是一款诞生于1944年的专用轻机枪,但诞生在1944年无疑是尴尬的。整个二战中,机枪世界最大的“变革”就是MG34/42通用機枪的大规模服役。通用机枪可以一枪两用,充当轻机枪、重机枪两种角色。一枪两用无疑是未来的主流,也宣告着专用轻机枪、重机枪的淘汰。
作为不考虑轻重两用的专业轻机枪,诞生在1944年的RPD,很可能是通用机枪时代来临后,诞生的第一代非通用机枪。出生即落后令人尴尬。但历史又经常反复,在专用轻机枪落幕的时代,RPD的一生并不是窝窝囊囊,而是成为了专用轻机枪最后的绝唱,让专用轻机枪的落幕,显得那么潇洒。
RPK与AKM(下)。RPK和RPD长得非常像,名字也特别像,大家可千万别把它们搞混了
不错的印象
在接触RPD之前,我接触过很多轻机枪。当年的我总觉得,这些轻机枪都是“破烂”。一方面,这些枪械太过老旧,外形上也不太像一款现代武器。另一方面,这些“老家伙”或多或少都有很大的短板,比如DP的“一碰倒”脚架、ZB26的20发弹匣,总让人感觉:“这玩意哪里算是机枪!”
至于诸如81班、RPK这样的“步枪Pro”,我个人是不把它们当机枪看的——既然是机枪,就必须使用弹链供弹,有相应的供弹机构。弹链供弹机构比弹匣、弹鼓供弹复杂得多,是枪械设计中的大难点。在我看来,使用弹匣、弹鼓的“假机枪真步枪”,是“没有灵魂”的,我个人更喜欢叫它们“步枪Pro”,而不是真正的机枪。
RPD轻机枪的输弹机。当年我抱着这款枪,对这个机构研究了好久
因此,RPD就成了我接触过的第一款可以称得上现代化的轻机枪。它既没有DP、ZB26这样的明显短板,同时还使用弹链供弹。我心中的机枪应该拥有的“素质”,RPD应有尽有。最重要的是,和ZB26这样的“傻大黑粗”相比,RPD轻短小巧、操作方便,外形也好看,是一款很讨人喜欢的枪。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它,经常抢着拆解,以至于两挺RPD(56班)经常遭到“哄抢”,时不时还会引发男孩之间的争吵。
后通用机枪时代
对于MG34/42通用机枪的通用性,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看法。MG34/42毕竟太大太长,在轻机枪状态使用时并不很方便。从理论上讲,轻机枪主要以卧姿状态、在两脚架支撑下进行射击,MG34/42当好“伏地魔”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际运用中,立姿、跪姿无依托射击还是不少的。何况轻机枪还要经常机动,“伏地魔”和“跑得快”之间需要经常切换。
立姿无依托射击的M240通用机枪。12.5千克重的机枪,这样射击并不容易
二战后的通用机枪里,真正的理想轻机枪,只有PKM这一款。在轻机枪状态,PKM的空枪重不到8千克,长度也短,操作很趁手,可控性也很不错。至于67式、M240,它们的重量都太大,实际设计更倾向于重机枪。虽然这些枪都能在轻机枪状态使用,但由于长度、重量都太大,恐怕只有“真汉子”才能驾驭得住。
立姿无依托射击的RPD轻机枪,这样射击就要轻松多了
总之,通用机枪的轻机枪特性并不完美。命运在撰写剧本时,早已经给专业轻机枪安排了一次“回光返照”的大戏。时代在呼唤一款专业轻机枪,它要比DP、ZB26这样的“前浪”们更全能,还拥有一套弹链供弹机构,拥有不输通用机枪的容弹量和火力持续性。这款机枪,会是专业轻机枪落幕时最好的纪念。
RPD正是这样一款枪。它有血统(大师设计)、有背景(备受瞩目的苏联新机枪),是专业轻机枪落幕时的“希望”——不求逆转时代,但求退得潇洒。在一定程度上讲,RPD完成了这个任务。无论是名气还是实战,RPD都很优秀。但优秀不意味着完美。RPD百般好,可偏偏少了一样东西——快换枪管。
缺少的设计
让人费解的是,作为一款机枪,RPD却没有设计快换枪管。
在《机枪故事1》中,我批评过DP轻机枪的快换枪管设计。射手要按下枪身的分解钮,然后转动枪管,才能把枪管拆下。根据我的亲身经验,转动枪管相当不易——我当时依靠一个扳手,才能把枪管转动,至于徒手拆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更何况枪管打热之后,为避免小手手变成叉烧肉,射手就必须佩戴石棉手套,才能拆卸枪管。石棉手套戴起来很不舒服,拆枪管的难度会大幅增加。DP的枪管没有提把,滚烫的枪管取下之后也并不好拿。因此,我认为DP的可更换枪管缺乏实际意义——一个既不快速、也不方便的“快换枪管”,又有什么用呢?
RPD还设计了气体调节器, 调节并不方便, 但在1944年前后, 有调节器就是个进步了
然而在RPD上,设计师捷格加廖夫“放弃治疗”,干脆采用了固定枪管,而不是将换枪管机构完善。这种选择让我十分困惑。比起复杂的弹链供弹机构,快换枪管的设计难度要低得多。最难的弹链供弹都解决了,一个不算难的快换枪管,为何就彻底放弃了呢?更何况RPD枪管很薄、很细,根本不适用于高强度射击。
有说法认为,机枪是枪械中“最靓的仔”,但也常常要“挨最毒的打”。稍有常识的士兵,都会优先打击对方的机枪手。因此,机枪手不能总当“伏地魔”,而是要做“跑得快”,打几枪就开溜,以防止敌人报复。这种说法当然有合理性,也是众多“步枪Pro”存在的客观原因。但是,这种说法并不适合RPD。
RPD的结构和步枪完全不同,根本不是“步枪Pro”,而是正经的轻机枪。一款正经轻机枪,怎么能少得了快换枪管呢?就算快换枪管比较“鸡肋”,也应该设计一下嘛。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一回事。哪怕是“鸡肋”,设计出来没人用,也总比没有强。
HK21由G3步枪发展而来,使用7.62×51毫米枪弹,弹链供弹、快换枪管一应俱全,但并不成功
理论上的的BUG
除了没有快换枪管,RPD还有一个不小的BUG——闭锁片。和很多枪械不同,RPD使用两个闭锁片进行闭锁。两个闭锁片像是桌脚,前后支支撑住机匣和枪机,起到闭锁作用。但是,RPD的闭锁片太长太薄,闭锁的刚度很不好,间隙也不好控制。国内在改进这种闭锁结构时,就把闭锁片做得又短又粗,以加强刚度。
闭锁片更大的缺点在于容易漏装。如果射手十分粗心大意,忘了装入闭锁片,枪械也能打响,但此时枪械根本没有闭锁机构,这会导致一些可怕的后果。话虽这么说,从DP机枪到RPD,闭锁机构一脉相承,但也没有听说造成什么安全事故。毕竟,闭锁片体积挺大,漏装也应该没那么容易。但理论上讲,这确实是一个BUG,只是没造成什么不良后果而已。
对印作战的照片并不好找。这是为数不多能看出是56式班用机枪的一张照片
福祸所依
在某种程度上讲,7.62×39毫米枪弹也是RPD早早退役的重要原因。这款枪弹给RPD带来了更小的后座、不错的精度、更轻的重量、更小的体积,但是,这款枪弹也注定了RPD的短命——使用7.62×39毫米枪弹的专业轻机枪,多多少少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对于7.62×51毫米或者7.62×54毫米R这个级别的枪弹,机枪必须专业化,而不能由步枪发展而来。即使强行发展而来,比如加拿大的L2A1/C2轻机枪、德国的HK21通用机枪,实际使用效果都不是那么理想。从最终的结果看,使用7.62×51毫米/7.62×54毫米R的优秀机枪,无论是PKM、MG3、M240,都是专业机枪,而不是由步枪发展而来的。
但是,对于7.62×39毫米枪弹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枪弹的后坐力本就不大,即使是步枪发展而来的“步枪Pro”,也能达到很不错的效果。比如RPK、81式班用机枪,虽然没有RPD专业,其性能也不落下风。
使用截短枪管RPD的美国人并非个例,而且留下了很多照片。使用人员大多全副武装
因此,7.62×39毫米枪弹成了RPD的“福祸所依”。它给RPD带来了很多优势,但也让它的定位变得模棱两可。在苏联国内,RPD是一款比较短命的机枪,它在1960年就停产了,取代它的是由AKM发展而来的RPK轻机枪。RPD诞生于1944年,但直到1950年代才开始实际大规模装备,真正的服役只有短暂的几年。
使用RPD轻机枪的越南士兵。
实战经历
苏联早早淘汰了RPD,但在苏联的国土之外,RPD却倔强地绽放了“第二春”。
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产的RPD——56式班用机枪取得赫赫战果,得到了高度评价。在这场战争中,我军击毙了印度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据说,这位将军在率领4人逃跑时,被我军战士使用56式班用机枪全部击毙(说法有争议)。将军被机枪打死,这在整个战争史中,恐怕也是少见的。
很多人都把M249/FN称作轻机枪,认为它是轻机枪中的“扛把子”。但M249 是可以使用三脚架的通用机枪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人把缴获的RPD枪管截短,当做“迷你”轻机枪使用。RPD本就轻巧,后坐力也不大,截短枪管后重量更轻、长度更短,且重心后移,操作十分方便。再配合上100发弹链,RPD火力极佳,在紧要关头,能发挥出一流的压制效果。这在当时可是独有的优势——比RPD更轻短的枪没有它火力凶猛,比RPD火力凶猛的,远远没有它轻便。
一般而言,游击队常常使用缴获的正规军武器,毕竟正规军装备统一,便于游击队进行缴获补给。而正规军反过来使用游击队武器的情况要罕见得多。但美国人偏偏这么做了,改装缴获RPD的现象并不罕见,至今依然能找到大量的照片。来自敌人的肯定,无疑是RPD吸引力的最佳证明。
RPD的短命,并非不优秀,仅仅因为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通用机枪诞生后,专用轻机枪必然会淘汰。历史总是行程匆匆,从来不为一个人、一款枪的优秀而停下脚步。如果把RPD比作一个人,那他一定是一个“不信命”的人,在被苏联淘汰后,他在外国,在不同的战场,硬是打出了赫赫威名,给专用轻机枪的落幕,献出了自己最好的表演。但RPD却也很渺小,此后的机枪世界由“步枪Pro”+通用机枪统治,专用轻机枪只剩下落寞的背影,这恐怕是RPD最大的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