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部纪录片,拍下了最真实的中国幼儿园

点 击 关 注 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电影派
Vol.1147

「幼儿园」曾经是我们最受关注,也最敏感的词汇。

派爷今天想借一部纪录片跟大家探讨几个问题——

幼儿园里孩子的真实面貌是怎么样的?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中国幼师到底又是一群什么样儿的存在?

《幼儿园》

片子从2001年开始拍摄,2004年完成,纪录了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里大、中、小三班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镜头凝练客观,仅仅70分钟就展示出了幼儿园孩子们的众生相。

毫无疑问,孩子都是单纯有趣的。

成年人有时已经很难想象他们面临的生存困境。

左摆右摆都没办法叠好凳子,老师建议调下位置后,调成了这样……

自己穿衣服,袖子怎么也拉不过来,纽扣也扣不好。

耐耐心心扑腾了很久,突然怒从心头起,气得把衣服摔在床上。

但过一会儿又老老实实捡起来重新开始穿。

还有极度恐惧洗澡的,被喷头的水一浇,就操着一口湖北方言大喊「我要跑,我要跑」。

比较有意思的是幼儿园里的社交状态。

小朋友们天生习惯直来直去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候也因此催生了某些「罪恶」。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达敌意,很容易就会引起其他人的附和。

一桌人围坐在一起,小男生嫌弃地对趴在桌上的小女孩说「你莫挨到我坐」。

隔壁的男生马上有样学样,重复了一句。

从镜头的角度来看,小女孩是被孤立的。

这种行为其实没有必要上升到口诛笔伐的地方,值得讨论的是小孩子身上已经展现出来的思想和人格。

有从小就会打官腔的:

采访者问他为什么会长这么高?

小男生非常走心的说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长那么高的。

还有人说要是有了钱一定会分给领导,因为领导不能没钱。

问警察是干什么的,孩子答非所问说交警也可以收钱,一脸我特懂的表情说自己的干爹就是交警。

实力坑爹系列。

虽然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玩笑话,但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官僚主义做派一细想还是让人胆寒。

孩子的本质始终是单纯的,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也是最不加掩饰的。

直接投射出了他们惯常所接触的人和事以及固有的社会观念。

有一期采访里问的是大家的理想,有一个小男孩想要做武器。

为他为什么,他说要去打日本人。

采访者追问说日本人是什么,男孩答说「日本鬼子」。

你们看,他其实根本说不上来自己要打的日本人是什么,就知道对方不是好人。

在摄制组表示日本也有孩子和女人之后,小男孩不为所动,说只要是日本人我都恨。

老实讲,这可能还是很多中国人目前的观念。

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容易被书写,也最容易被玷污。

家长老师是什么样儿,社会是什么样,我们的孩子就是什么样。

他们太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和塑造,也愈发凸显教育在其中的作用。

但很无奈,在教会孩子爱之前,我们先教会了他们恨。

好的教育肯定是耳濡目染的。

擅长心算的聪明小男孩,每次回答起问题表情里都是藏不住的骄傲。

但也会沉下脸来认真的说日本人里也有好人。

另一个小男孩被问到快乐、有钱和到处旅游选哪个时,毫不犹豫的选了快乐。

小小年纪就说出金钱买不到快乐这种哲学。

女孩茜茜,在同学被打伤后,主动献出了自己碗里的丸子。

满屏的弹幕都在猜她一定家庭和睦温暖。

很明显,大家都知道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不得不提到在孩子心智刚开始发育时候,和他们接触最多的——幼师。

因为三原色事件的发酵和之前一系列幼师虐童事件的曝光,社会对幼师的信任感已经降到了最低。

幼师基本上已经成了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代名词。

那我们来看看片子里展示的幼师是什么样的——

首先,工作琐粹且繁重,每天都得面对孩子无休止的哭闹。

片子里的寄宿幼儿园,老师除了负责日常的穿衣吃饭、矛盾调解,还得负责给孩子洗澡。

晚上睡觉的时候拿着红色的尿桶,一个个把孩子从床上抱起来哄他尿上一泡。

其次,传说中的恶毒有吗?

生气是肯定的,碰上实在调皮的,也会语气不好骂上几句。

甚至会给孩子下放到小班待几天。

但也有弹着钢琴领着孩子唱歌的温馨画面。

捣乱的小孩总对着别人吹气,老师就把牛奶端过去说牛奶是热的,你吹牛奶。

就派爷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幼儿园时候的老师会在我爸妈没空来接我放学的时候亲自送我回家,我至今心存感激。

事件出来后,一位游戏解说的一条微博上了热门,说的是自己的母亲也是幼师。

天生拥有猎鹰般的警觉,能随时随地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

并且钢琴、美术、手工无所不能,请大家别把人渣和幼师划等号。

派爷完全同意。

不管哪个职业,最终都是以来区别划分的。

除了心底的道德,真正对职业有约束力的,应该是一个行业的规范。

很多家长叫嚣着说应该给幼儿园装监控,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方面是不可能每个角落都有监控,卫生间装不装又得商榷;

另一方面,一旦真的装了监控,也就意味着彻底的不信任建立。

儿童早教基本也就无从谈起了,幼儿园只会变成托儿所。

我们与其不分青红皂白说幼师黑化,不如问一问到底是什么毁了这个行业?

现在的幼儿园,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托管。

幼师承担的,大部分是保姆的职责,而不是老师。

学校收下高昂的学费,但老师拿到的工资可能就两三千块。

请到的自然也是社会闲置人员般的所谓老师。

感受不到社会善意的人,你就别指望她勉强传达出多少爱意给学生了。

有问题的,永远不可能只是某一类人。

心里的道德法则,头顶的灿烂星空,缺一不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