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与一些核心肠道菌群的缺失有关

尽管现代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仍然很高,5年死亡率超过50%。此外,心力衰竭发病率的不断增长导致巨大的经济负担,使其成为未来医学的一个重大挑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寻求新的治疗手段。

心力衰竭不应该只是视为心脏疾病,而是一种全身多器官的衰竭。人体是人类宿主与共生微生物共同组成的共生复合体,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相关,比如2型糖尿病。最近,也有研究提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也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心力衰竭的“肠道假说”。

肠道血液供应丰富,占全身血液供应总量的40%。有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肠道最早发生缺血缺氧,又最迟得到恢复,早期即可发生损伤甚至出现功能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后,肠道低灌注,出现缺血,首先出现的病理改变即是肠道通透性增高、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细菌或其产生的内毒素(脂多糖)进入血液循环,出现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血液内毒素水平的升高与全身炎症直接相关,促使炎症细胞活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这又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恶化,这又进一步加重肠道缺血,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心力衰竭患者的肠道菌群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发生变化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近日,一项发表在《ESC Heart Failur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而且一些关键的肠道细菌明显减少。这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在心力衰竭的发病和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比较分析了20位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的肠道菌群,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比较核心菌群的丰度发现,在科水平上,心力衰竭患者肠道中红蝽菌科、丹毒丝菌科、疣微菌科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在属水平上,布劳特氏菌属、柯林斯氏菌属以及隶属于丹毒丝菌科和疣微菌科的两个未知属的细菌显著减少。

肠道细菌的这些改变似乎是心力衰竭的特定属性,因为目前没有其它疾病被报道有类似的改变。这些细菌的减少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柯林斯氏菌被报道与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和2型糖尿病,有趣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中的柯林斯氏菌显著增加,而心力衰竭患者显著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柯林斯氏菌在患有糖尿病或缺血性心脏病的心力衰竭患者中也是明显减少。因此,柯林斯氏菌的减少可能对于心力衰竭是高度特异的。布劳特氏菌具有抗炎症的特性,因为肠道中布劳特氏菌的丰度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死亡率降低和总的存活率提高有关。此外,心力衰竭患者肠道中产丁酸的栖粪杆菌属细菌也明显减少,而普氏栖粪杆菌是一种具有抗炎症属性的共生菌,该菌属的细菌数量减少对肠道通透性产生不利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评估这些细菌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

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随着慢性炎症的发生,肠道微生物不仅被认为是系统性炎症的目标,也可能引发进一步的炎症。在一些其它炎症性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也有类似的联系。由于系统性炎症,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破坏和肠道通透性增加可能进一步激活炎症通路,加重最初的炎症性疾病。除了系统性炎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体液平衡受损也很重要,肠道的低灌注导致供氧不足和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蠕动的减少使得肠道内容物(细菌和食物组分)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从而诱导肠道细菌的转变。

究竟肠道菌群的改变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还是心力衰竭导致的结果还不清楚。虽然大部分研究者们认为肠道菌群的变化是由心力衰竭导致的,但本研究的研究人员认为肠道菌群的改变和功能紊乱可能是造成心力衰竭的原因,也是心力衰竭的一个风险因素或早期疾病标记物。因为最近有研究表明肠道细菌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是独立于传统的危险因素和指标的一个心力衰竭的风险因素。肠道菌群的改变,特别是一些核心菌群的减少,可能加重疾病进程的恶性循环。后续研究将着重于解释心衰患者中肠道菌群改变的原因与后果,浙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疾病的发生以及开发新的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