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晕散
早期青花瓷器,因为都采用含钴的高铁低锰的苏麻离青料,所以,都会有苏麻离青料形成的基本特征。而晕散就是苏麻离青料在瓷器上形成的最基本特征。可以这样说,采用苏麻离青钴料,就一定有晕散现象。同时,苏料在青花瓷器上形成的其他特征,许多都和“晕散”的存在有关。所以,晕散现象,好比一把钥匙,是打开早期青花瓷器真伪鉴定大门的钥匙。
晕散,就是凝聚的青花钴料烧制后在釉下产生的一种青色发散现象。大致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就是这些串珠状小点晕组成的凝聚斑边缘的模糊或流散态。
第二种,即是绘出的底色颜料如同墨汁滴在宣纸上的洇开态,其面积大于前者。
第一种串珠状凝聚斑的晕散,也称流散,须以第二种洇开的色底为基础。即前者之散借助于后者之洇。须强调的是在实际中,第一种串珠状流散情况要多于并明显于第二种洇开态情况。
为何会产生晕散?大前提是必以苏麻离青料为主。可分析到的有如下原因:
1、苏料这种钴料颗粒粗大,成份复杂。
2、青白釉流动性粘滞并有厚度。
3、独特的炉窑还原焰工艺温度气氛。
在这三种主因中,第一种为最重要。因为其它料诸如国产料,即使颗粒变粗也不呈现晕散。至于现代颜料不论细粗均做不出像样的晕散来,也就是苏料成份复杂性的不可模仿。特别是苏料既凝聚又晕散的双重性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次因青白釉颇有厚度,并流动性为粘滞态,可使颜料较充分反应发出晕散并得到控制,或使其中较大颗粒杂质凝聚漂浮现出晕散。
大多数元青花器物都或多或少混有国产料或回青料,因此会大大降低凝聚态晕散效果。所谓凝聚态晕散效果即是指,一要凝聚,二要晕散,缺一不可。其规律是:
一,混入国产石子青料后表现:
1、串珠状黑斑的点状凝聚态现象弱化,即黑点变少多往一块收聚,结果是黑点多变连结态,或变团状条状等更大不规则态黑斑,且黑斑边缘变不晕散或少晕散。
2、其颜料底色即“色晕”态减弱,即向不晕态转化。这是由国产石子青料本身所具有的收敛性造成的。
二,混入元大国西部的回青料后表现:
1、串珠状黑斑的点状凝聚态现象弱化并发散,即小黑点或黑斑等变得略微模糊或较模糊,即凝聚态不足,过发散。
2、颜料底色即“色晕”态会保留至增强。这是回青料本身所具有的发散性造成的。
元青花钴料的晕散特点比较明显,被视为元青花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是从烧成出窑时就已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加深。元青花钴料的晕散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点散型
点散型的特征是釉面有许多点状青花斑大面积散布。这种现象只有进口苏麻离青才会发生,感觉就象在面上撒了把胡椒粉。有学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钴料碾的不细,残留的颗粒所致;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尚不足以解释全部。因为这种颗粒不仅在涂有青花地方有,未涂青花的空白处同样存在,甚至大面积分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地探讨。
二,结晶型
此种晕散实际上是由结晶斑造成。点状和线状的铁锈斑组合形成了特殊的晕化效果。其特征是边缘呈不规则齿形毛边,有的表现为毛绒状。这种类型的晕散也主要是含铁量高易出铁锈结晶斑的进口钴料所有。
三, 流淌型
流淌型晕散是由钴料在釉中流淌而形成,也是最为普通的青花晕散形式,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
为什么元代和明代早期青花容易晕散,而清代青花不易晕散?
元代和明代早期的青花,其画面上的线条轮廓不分明,这种现象称为“晕散”。由于晕散,所以这一时期很少有五官、眉毛,头发很清晰的人物画。明代中后期和清代的青花很少发生晕散,所以人物画的须眉清
所谓“晕散”,用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色料从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研究结果表明,扩散程度主要同色料的配方和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的发育程度有关,一般说来,色料中加入较多的助熔剂有利于发色。在元代和明代早期,当青花的制作工艺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必须这样做才能够提高成品率。显微结构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假设是对的。
元青花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发育得特别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元青花色料中含有较多的钙,使反应层附近釉的高温粘度降低,流动性提高,因而有利于色料从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造成晕散现象。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的蓬勃生长也产生同样的效果。如您有珍品需出手,寻正规平台,有缘者可联系笔者壹三四,壹零七零,零壹仈壹嘉靖青花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的发育程度远不如元青花好,说明嘉靖青花色料中的钙含量较低,反应层附近釉的高温粘度较高,流动性差,因而不利于色料的扩散,没有造成晕散现象。另外,青料中铁含量的高低对晕散现象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元代和明代早期的青花色料,其铁含量明显高于清代,在还原烧成条件下形成的FeO有一定助熔作用,会降低色料的熔融温度,促进“晕散’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