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我的读书生涯

编者按

世界因文学而美,文学因书籍而美,读书的美,蕴涵于此。“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人生有涯,读书无涯。

——编辑 花轮君

有伟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很是认同。人的生命有限,有限的生命亲历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读书却可以无限延伸你的生命。读书,就像同无数个精英交流,也像环游整个世界,开阔了你的眼界,丰富了你的阅历。

第一次接触课外书是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比我大几岁的四姐给我订阅一份儿童杂志,名字记得不太准了,好像叫《儿童之友》,就类似我现在给儿子订阅的《幼儿画报》。里边有很多好看的故事,带拼音,而且所有的故事都配图。每当杂志从邮局汇来时,我会在第一时间内通读完,《哪吒闹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女娲补天》以及很多国外的童话故事都是通过这本杂志读到的。精彩的内容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反反复复的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这本杂志,让少儿时的我就感觉到了阅读的美好。

后来,随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范围逐渐的扩大,已经不再满足一月一本的杂志了,我把目光投向了小儿书,就是在八十年代很流行的那种连环画的小册子,我们小时候叫“图书”。记忆中,对于这种小人书的喜好简直让我达到了痴迷的状态。每逢集市,我只要跟着大人去,就会央求给我买上一本,自己有了零花钱,也攒着用来买书。记得远在陕西大伯家的堂哥从部队转业回老家探亲,很大方的问我喜欢什么都给我买,我只回答一个字“书”,也就是带画的小人书。于是,他就几次骑着自行车带我去距离老家近40里远的长垣县城去买,每次都买来好多。这件事对于童年的我是难忘的回忆,晚上睡觉时,我也把书放在枕边,如获珍宝,那种愉快的感觉至今想起来都会感觉心跳加快。我把各种小人书收藏在一个大纸箱里,装的满满的,有神话、有武侠、有战争、还有童话,内容很丰富,我敢保证,小学时的同学,谁也没有我的藏书多。遗憾的是,后来去外地求学,这些书在老家竟不知去向了。

上初中时,学习比较紧张,从初二起,星期日又参加了数学奥校班,课外阅读的时间明显减少,当老师的三姐给我订阅了一份杂志,跟初中课程有关。有时,课余借阅同学的书,也大都是跟学习有关。班内有位叫雪儿的女同学,喜欢跟我互换课外书看,三姐给我定的杂志她是每期必借,也经常把她订阅的《少男少女》给我看,这也许是初中时看过的唯一跟学习无关的课外书,里边大多是些青春美文。但她更多的是借我一些作文类的书,毕业时仓促,有一本厚厚的《全国中学生获奖作文选》忘记了归还,至今还收藏在我的书架上。

真正的大量读书是读师范后。初中时大多学习好的同学都选择了高中,他们的目标是大学。而农村出身的我遵照家人的意愿,选择了师范,意味着三年后就可以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算是跳出了农门,这一直是全家人的期望。但对于我来说,刚踏入师范校园,却一度陷入了迷茫中。于是经常写信跟初中要好的同学探讨人生,其中写信的最多要数雪儿。她总是把人生的目标定的很高很高,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我感觉受她的影响却最大。记得初中时,她就问我最向往的城市是哪个,我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我除了县城,没有去过更大的城市。我问她,她竟回答是东京。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眼光是多么的狭小,甚至初中都上两年了,对毕业后的去向高中、中专、中师的概念还有些模糊,不知道他们的区别是什么,更不曾对自己的一生做过认真而长远的规划。

迷茫中,雪儿借了我两本书。那是秋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飘着微雨,就在县一中的校门口,她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递给了我,用白色的纸厚厚的包裹着。我把这两本书揣在怀里,迎着冷冷的风踏上了开往市里的中巴车,回到学校并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像无数个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者一样,主人公保尔的那句名言深深的震撼着我灵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读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读过后,感觉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从未有过的充实让我把自己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读书中,就像饥肠辘辘的乞丐突然寻到了美食。空闲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文学名著、青春美文、励志书籍以及报刊杂志都是我的涉猎对象,更多的是看世界伟人传记,同巨人对话,探索他们的人生。双休日去的更多的地方是书店,我感觉饥渴的的心灵需要阅读更读多的书才能得以满足。

师范毕业时,我从学校带回老家两个大大的皮箱,下车时,父亲去接我,替我扛了一个。回到家,父亲未经我同意,就把箱子打开了,他要看看如此沉重的箱子到底装的是啥。打开后,却发现是满满的一箱子书,是三年的时间积攒的。而另一个箱子也是很沉重,装的满满的,是我的日记、随感和摘抄。

回到乡下,在一所普通的中学教书,报到那天,怀里揣的依然是一本书,是雪儿向我推荐的最后一本书。学校离家远,只的住校。每天晚上,结束了一天的教书生活,我经常抱着书阅读到深夜,反反复复的读了很多遍。读过这本书,才真正悟到了自己迷茫的症结,那就是内心一直在向往着更广阔的世界。我感觉自己就是弟弟孙少平,而不是哥哥孙少安。我追求的是波澜壮阔的人生,而不是稳定安适的生活,仅仅一份稳定的工作,绝对不是我一生的目标。于是,我渴望着走出乡下那个狭小的圈子,就像当年的路遥,像《人生》中的高家林,也像一条嫌弃家贫的狗,渴望着早点离开身边这个熟悉的环境。

后来,我曾选择过回高中复读、选择过报名参军、选择过离家流浪,但因为家人的阻挠和现实的羁绊,终都落空了。但所有的挣扎与努力,还是让我跳出了乡下那个曾经熟悉、曾经讨厌如今却又是如此怀旧的小村子,在距老家30离地的小城安了家。曾一直以为是那个叫雪儿的女孩子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现在想想改变我的并不是雪儿,而是她向我推荐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改变了我,是所有读过的无数的书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

在县城工作后,文化路北段有一家全城最大的书店——新华书店,我经常光顾,成了里边的常客,在书店看书不过瘾,又办了一个借书证,回来时,缴纳一定的押金,就可以带几本书回家。一次借到一本厚厚的《世界名人名言大全》,很是喜欢,最初是摘抄,感觉太费劲,就同工作人员商议买下来,但工作人员却说只借不卖。于是,只得在其他书店寻找,终没找到,这本书让我的心情乱了好久。直到有一天,得知一个同事的爱人在书店工作,且是个领导,就纠缠着他陪我一块儿过去,硬是托私人关系把那本书弄到了手中。乱了好久的心情终得以平静了下来。

成家后,我的第一件事是跑遍整个小城找到了一个木匠,领他到家根据我的书房定做两个书架,把自己的藏书工工整整的摆上去,这些书跟着我就像候鸟似的迁来徙去,从读书的学校到乡下的家,从乡下的家到教书的学校,从教书的学校到小城的家,从一个家又搬到另一个家,我所喜欢的书总是与我如影相随,不弃不离。

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被渐渐的改变了,更多的人倾向于电脑、手机上的电子阅读,小城的书店竟也因此纷纷倒闭关门,借书的地方也没了。但我在电子阅读之余,还是喜欢收藏纸质的书籍,就像担心有一天虚拟的网络会突然消失,再多的作品也会随之蒸发似的。感觉还是把自己喜欢的作品以书的形式买来安放自家的书房内踏实。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也各有利弊,网络阅读投资小,不占空间,但一些名家的作品往往不全面,还是那些印刷的作品全集的书比较好。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架上的存书越来越多,书房里的两个书架已满,但看到喜欢的书,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要买。春节期间,去市里购物,在火车站附近发现一个书摊,里边有许多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全集,余秋雨、林清玄、龙应台、郭敬明、周国平、贾平凹、张爱玲、张小娴、李敖、莫言、韩寒、三毛以及安妮宝贝、村上春树等等,而且印刷精美。于是,一下子买了一大编制袋,塞入汽车后备箱拉回了家。书架已满,随即清理,把自学大专、本科时的课本及其他非文学类书全部清了出去,让父母当破烂卖掉。书房不大,只有这样了。对于我的行为,父母不解,尤其是父亲,看着书架上新上的书怀疑我的阅读能力。我没有解释,自己喜欢就够了,反正现在的他也管不了我了。也许过段时间还要清理,只留下自己喜欢的书收藏。

回忆过去,不觉中走出校园已近20年了,期间,为了调动工作而四处奔走扩大自己的人脉圈,为了买房子而处心积虑的省吃俭用攒钱,也为来自工作与生活的烦扰琐事而疲于应付,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也曾经沮丧过、失望过、消沉过,曾经随波逐流过,我为曾经浪费掉的宝贵时间而懊悔不已,深深的痛惜。如今,马上就要奔四了,四十而不惑,我有一种火烧眉毛的紧迫感,我需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间用来读书。

我从小就喜欢书,现在是,将来亦是。书,注定是我的终生的伴侣。

作者杨恒战授权『吧啦原创文学』发布

(0)

相关推荐

  • 整理书房挖大坑|早茶夜读第八夜

    第八夜:整理书房挖大坑 整理书架,翻阅记忆 文|绿茶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今天是第八夜,我是绿茶. 运行了一周多的早茶夜读,得到很多读者的鼓励,也收到一些读者吐槽,有人说我们的声音毫无吸引力,像 ...

  • 尔书记:我的读书和父亲母亲

    说起读书,其实没什么经验可谈.前面几位老师已经把读书这个话题说得很透彻了,我就不再说多说了.我就给大家讲讲关于自己读书的一些小故事吧. 作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们这批人,说起读书的最难忘的经历,都是 ...

  • 胡洪侠|夜书房1.0版是怎样炼成的

    我只记得我是1992年7月下旬赶到深圳的,那天我问同学李明,准确地说是哪一天你知道吗? 李明一脸无辜地说,你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是7月下旬来的? 当时不写日记,回忆有时候就会变成一笔糊涂账. 李 ...

  • 杨恒金 | 我的“一角书房”

    我的"一角书房" 江都   杨恒金 作者杨恒金先生,1978年-2013年在江都检察院工作,曾任办公室主任.纪检组长.政治处主任,多次被评为扬州检察系统调研信息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 ...

  • 马永安|关于几本书的久远往事

    几年前,一群初中同学聚会.席间,我问两位女同学:"还记得我上大学时你们给我买书的事儿吗?"她们茫然摇头,表示完全没有印象.我说我一直深刻地铭记,且每每忆及,都充满感动心怀感激. 大 ...

  • 小巷里藏着间苏派书房

    苏州日报>2020年12月08日 A06版 苏报讯(记者 李渊)一头是平江路.一头是临顿路--苏派书房就在这繁华两头中间的菉葭巷里,书房主人钟天特意寻了这样一处闹中取静的巷子,来经营一间不大不小 ...

  • 我的读书生涯——口子川私塾读书回忆 || 作者 潘涌昌

    我的读书生涯 --口子川私塾读书回忆 作者  |  潘涌昌 作者潘涌昌先生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赴皋兰大炼钢铁纪实><会宁县建置沿革><靖远.会宁两地战囯时为北地郡 ...

  • 我的读书生涯——东岔湾私塾读书回忆 || 作者 潘涌昌

    我的读书生涯 --东岔湾私塾读书回忆 作者  |  潘涌昌 作者潘涌昌先生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赴皋兰大炼钢铁纪实><会宁县建置沿革><靖远.会宁两地战囯时为北地郡 ...

  • 从小学到高中——怀念我的读书生涯

    从小学到高中--怀念我的读书生涯 余老龙 我应该算是一块读书"料子",从小到大,在亲戚们的眼里我都是"会读书"的典型,比我大一些的几个表哥表姐因为我不知挨了多少 ...

  • 我的读书生涯——青江驿小学读书回忆 || 作者 潘涌昌

    我的读书生涯 --青江驿小学读书回忆 作者  |  潘涌昌 作者潘涌昌先生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赴皋兰大炼钢铁纪实><会宁县建置沿革><靖远.会宁两地战囯时为北地郡 ...

  • 我的读书生涯——青江驿小学部分作文日记 || 作者 潘涌昌

    我的读书生涯 --青江驿小学部分作文日记 作者  |  潘涌昌 ‍‍‍‍ ‍‍‍‍ 作者潘涌昌先生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赴皋兰大炼钢铁纪实><会宁县建置沿革><靖远 ...

  • 从我的读书生涯谈读书

    文/马家骏 从6岁发萌到现在,读了60多年的书了.半个世纪多来,从来没有停顿过读书,就是下乡劳动.十年动乱中,也总是随身带着书,有空便读的.一生究竟读过多少本?没有统计过,大概也无法算得清.书是读了不 ...

  • 十首谷雨诗词约读书书房让你邂逅最美人间四月天

    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 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 ...

  •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邂逅你的专属书单吧

    这是「书荒了吗」为你推荐的 第 20 期书单 大家好,我是书叔.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所以,叔想要来跟你们聊一聊,关于"读书"的一些事. 我第一次被读书人的气质所触动,是在高中的时候 ...

  • 读书|刘瑜:学术生涯实际上是一个摧毁阅读的过程

    在一次百老汇大街边的午餐交谈中,关于阅读,我和我的荷兰同事达成一个共识:学术生涯实际上是一个摧毁阅读的过程. 从道理上来说,怎么会呢?从事学术工作,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学术工作,我们最有条件进行大量阅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