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一窝红薯

今天的“小偷”故事,是我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我的家在农村,小学和初中也在农村中学里读。当时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但初中就很少了。我上初中,是到自己村东边的一个大村的学校里去读的。

从我的家到初中的学校有2公里左右的路程,每天就至少要走两个来回。一群小伙伴,每天结伴而行,也没有觉得路途“遥远”。

两村之间,就是农田。每天在农田中间的乡村道路上穿行,对庄稼的生长情况倒是了如指掌。小麦快要熟的时候,揪几个麦穗,用火烧掉四周的麦芒,放在手心里一搓,数十粒半生半熟的麦仁就下肚了;豌豆、玉米长得饱满起来的时候,偶尔也会用这种方法烤出一个玉米棒、一串豌豆夹,先尝为快。一不留神遇到了村里的人,在“饿死鬼托生的”训斥之中,一个个欢笑着,跑了开去。村里人也不追赶,因为都是“自家”的孩子,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子成长起来的。

我读初中的年代是1976年9月到1978年7月,那时刚开始重视教育,但学校里的教材、教师都比较缺乏,教学内容也比较简单。学校的劳动是很多的,那时学校有一个农场,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学生经常被指派到农场中劳动,现在想起来,有点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办的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性质。当然,办学的质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1977年的秋天的一天,学校要求我们班级的同学向离学校3公里左右的农场运送积肥。我们几个人一伙(都是12岁左右孩子),从家里拉来板车,来到学校装满农家肥,然后推着拉着,送往农场。

一路的行进是非常辛苦的。卸了车之后,大家空车返回,途径一片红薯地。那红薯在土地下面发育,使垄上的土凸呈一个个小土包的情景,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也使我们逐渐放慢回程的脚步。大家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但实在抵抗不住那红薯“幼崽”的诱惑,决定挖出一窝红薯来,品尝一番。

停了车,跑到红薯地里去,找了一株周围的泥土隆起比较明显的红薯秧苗,几双小手就开始刨起来了。不多一会功夫,一窝红薯露了出来,有6、7个,大约有6成熟,皮非常薄,还有点透亮,大家在衣服上蹭了几下,就开始大快朵颐了。

几个人光顾着自己享受,没想想到避人,并其他组的同学看到了,他们向老师进行了汇报。这下麻烦大了,老师赶了过来,要求我们将吃后剩下的红薯秧放在车上,押着我们返回了学校。

先是班主任老师的一顿猛批,然后事情交给了学校的教导处。第二天上午,我们几个吃红薯的同学被请到了“主席台”,当着全校同学们的面进行检讨,每个人的脖子上还挂上了一串红薯秧。先是教导处的负责人介绍事情经过,然后是一个个“小偷”进行检讨和反悔,让每一个学生“欣赏”“贼”的洋相,最后学校领导进行总结教育。……

从那以后,我在学校里老实了很多,凡是都尽量缩在别人的后面,很担心抛头露面被别人注意,说出这个“小偷”现在又开始活跃了之类的话。调皮捣蛋的事情不敢做了,就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初中毕业的时候,我成了我们学校两个考上县中的同学之一,完成了在这所初中的学习生涯。

感言:

因为一窝红薯而被看作“小偷”,给我的后续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影响。

比方说我从原来很外向的一个人变成了一个不善于和别人交流的人。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的眼中,我都是一个难以接近的人,自己也不愿意主动和别人进行交流,这样的状况影响了我很多年,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缓解。

比方说让我产生了很强的负罪感。从高中开始到大学毕业的六七年,是我负罪感最强的几年,每一次填写表格,我都会在“表扬和惩罚”一栏中,写上这样的一句话:“因为中学阶段的过失,受到过学校严厉的处罚”。一直到我自己成为了一个教师之后,面对自己的学生,想想当年我的情况,才感到有些释然。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求学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犯错误的过程中,寻找到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的过程。因此,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确实是一门艺术,值得每一个教师认真去思考和钻研。很多时候,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他的想法是非常单纯的,但到了教师的眼里,从道德的角度加以分析、进行上纲上线,就成了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这种背景下的一个处理,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前一段时间,华师大的崔教授和我谈起了他中学时一次被当作“小偷”的经历。好不容易考上了离家很远的一所好中学,家里很高兴,并特地为他准备了一个方形的铝饭盒,供他在学校吃饭使用。没有想到放在食堂的饭盒没几天就丢失了。没有办法吃饭了,怎么办?就在食堂里顺手拿了一个饭盒来使用,谁知道这正好是老师的饭盒。这下子问题大了,一个“小偷”怎么能允许在这样好的一所中学存在?幸亏家长千求情万协商,才在给了严肃的处理之后,保留了他继续读书的资格,才有了今天一个国家级的课程领域的专家。

崔教授在一次全国的校长培训会上,曾将他自己的这个故事讲给在座的校长听,然后问他们:你们那一个人敢保证从小到大没有做过和我类似的事情?据他说,没有一个校长站起来保证。

(0)

相关推荐

  • [黄石文坛]刘瑞林的随笔《难忘港湖中学和那些老师》

    难忘港湖中学和那些老师 今年是第37个教师节,微信群和朋友圈到处都是对老师的祝福声,我也不由的想起了那些教了我的老师们.    我5岁的时候,父母都要忙着在生产队挣工分,没人照顾我,又怕我一个人出去玩 ...

  • 厦门实力最强的5所初中

    厦门是福建教育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除了拥有名牌的厦门大学之外,中学和小学实力在福建也是名列前茅的.下面让我们看看厦门市实力最强的5所初中都有哪些吧: 1.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双十中学创办于1919年, ...

  • 【西散原创】应爱卿作品 | 开满木槿花的湖岸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深夜,在一阵雷鸣中醒来.做了一半的梦在 ...

  • 如果取消中考 对未来的学生影响有多大?

    最近不少学者提出建议,可以考虑取消中考,然后将初中和高中合并,普及10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说把中学教育变成4年.也有人建议可以把小学变成5年,中学变成5年,这样中学教育可以多一些时间. 如果真的是这样, ...

  • 第133涂:长兄如父

    我家姊妹七人,哥哥排行老二,我排行老七,哥哥比我大16岁.     1982年,哥哥师范毕业后便在我们村里做了一名教师,从此,哥哥便成了全村人尊敬的老师,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那时,家里经济十分拮据, ...

  • 丰顺这所学校从农场变身园林式校园

    小胜坚真中学是我的母校,她的前身是小胜中学,而小胜中学又脱胎于小胜农业中学. 林旭军摄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中学领导共同努力下,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再投巨资,把中学校园打造成小胜镇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

  • 岁月风干的故事(6)

    ​目睹经流年尘封的旧照,联想被岁月风干的故事. 是年七八月间,以学生为主体的红卫兵组织从城市迅速波及农村,如燎原之势风靡全国,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的空前盛况在北京上演,臂戴红袖章手拿红本子的红色海洋让 ...

  • 岁月风干的故事(7)

    ​目睹经流年尘封的旧照,联想被岁月风干的故事. 新建校舍坐落在彭屋岗上.彭屋岗是老祖宗预留给后人建造学校的一块风水宝地.顾名思义叫它为"岗",是平原地带隆起的一块小山包,位于小山包 ...

  • 喜报 || 我校再获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喜     报 热烈祝贺我校荣获"衡阳市2019-2020学年度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校长感言     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两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2020年12月 ...

  • 杨村二中、四中、电大校区将拆除了,再见老母校一眼吧!

    今日小编从相关网站获悉杨村第二中学.第四中学.武清电大将拆除 杨村第二中学欢迎您 杨村第二中学始建于1959年,原名杨村师范附属十一年制实验学校,文革期间改名东方红战校,文革后更名杨村第二中学,将原十 ...

  • 镇长下乡记:令人敬佩的女人

    我生平最憎恶的就是浮夸的吹捧与虚伪的赞歌,我深知当下中国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但我今天所要记述的一位女人则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且足以令所有的男人敬佩.老毛讲过女人能顶半边天,而我今天所认识的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