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的旧州古镇,神奇的“凤阳汉装”,军事屯堡里的人情味儿
在贵州安顺境内的邢江河畔,坐落着一座古朴宁静的小镇,今天要讲述的是一段尘封的旧州故事。
元朝时,这里是安顺州的州府所在地,明成化年间,州府迁往安顺城,曾经的旧址便被人们称为了“旧州”。因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洼地,旧州古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充沛的雨量和宜人的气候,使得邢江两岸的田野肥沃丰产,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富足的生活,小镇也因此有了“黔中小江南”的美誉。
作为一座黔中重镇,旧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人文风韵。数百年来,汉苗等民族在这里和谐相处,多元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也让来到这里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回味过去的时光。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旧州古镇,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石头的街道,石头的盖瓦,石头的房墙,旧州的先人们用就地取材的石料,搭建起了一座牢固的屯堡,在数百年的时光中始终巍然屹立。
老街上,往来穿梭的女子们,依然身穿明朝的服饰,大袖长袍,尖头鞋上装饰的是精美的刺绣,别具一格的“凤阳头”上,点缀着银质的发簪,行走间,身后左右摇甩的丝头系腰,为这座黔中小镇,增添了一抹江南水乡的风情。
女性的服饰保留了明朝时候的汉阳装。屯堡的女性最讲究的就是丝头系腰,它是纯手工做的。这种生产的技艺在原产地安徽,江南一带完全失传了,而只有这里完全保留下来。
旧州人把这种源于明朝的服饰,称为“凤阳汉装”。当年,他们的先祖从江淮平原迁移而来,在遥远的他乡思念着故土,始终延续着水乡人家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身着的服饰,还是文化习俗,数百年前的江南风物,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在时光的流逝中仿佛被定格一般,完好地留存下来,成为古镇最具标志的文化符号。
据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元朝残余势力在云贵一带,发到了蓄谋已久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派30万大军征讨,史称“调北征南”。战事平息后,为了西南地区的长治久安,朱元璋令其中20万大军留下,施行“三分守城,七分种植”的屯戍任务,这些将士们为了国家大义举家迁徙,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共同耕耘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这些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汉族人,在这建了300多个屯堡,所以叫做‘屯堡人’。现在的这些后裔也延续下来,他们就是屯堡人的后裔。迁徙而来的人们,把江淮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也带到了这里,改变了当地刀耕火种的生产状况,多种文化在这里悄然融合,造就了古镇独特的人文风貌。
弹指一挥间,这个屯堡小镇数百年的时光,已经化作了老街老巷上的斑驳印迹。行走在这里,在不经意间总能邂逅一段尘封的旧州故事。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石墙石瓦建起的不仅仅是栖息之所,更多的凝聚着先祖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历史上“调北征南”的士兵们驻守在旧州,他们在沙场上并肩作战,生活中互相帮扶,既有同袍之情,又有兄弟之义。相传,明朝时期,古镇中曾有两名军士,一位姓詹,一位姓曾,两人曾一起出征,多次出生入死的经历,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年夏天,前方战事突然告急,詹姓士兵接到调令,准备开赴前线,曾姓士兵听闻消息后登门拜访,想为自己的兄弟壮行,可到了詹家后才得知,兄弟的家中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的变故,众多事务需要他留在家中处理,见自己的兄弟有难处,曾姓士兵便二话没说,决定替他上战场。
后来,在花江发生了一次很大的战役,在这场战役当中,曾姓的祖先他就因为中箭落江,后来阵亡。曾姓士兵阵亡时,他的三个孩子都还年幼,孤儿寡母处境艰难,面对这种情景,詹姓士兵十分内疚,如果不是代他出征,兄弟不会遇难,他的家人也不会无依无靠,为了报答兄弟的情义,詹家人决定把自家成年的孩子送往曾家,侍奉老母,赡养孤儿。詹曾两姓他们都是把这种情义看得很重,通过那次以后,他的后辈都是当异姓兄弟,我们都是异姓兄弟。虽然你姓曾,我姓詹,所以两家关系都很亲密。
这份跨越了血缘的情义,从此在两个家族中生根发芽,一直延续了下来。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将士们在沙场上浴血厮杀,家眷们在屯堡日夜盼归,虽然战争导致的悲剧时常发生,但古镇里的人们总能守望相助,帮扶和照顾那些战争的遗孤。义字当先的传统,让这座石头砌就的军事屯堡有了温度,有了浓浓的人情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