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笔记||什么样的话在文章中是废话
台湾艺人黄安是读书很多、很有文化素养的人,他在头条号中讲到,说话、写文章不要有废话。他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船票是怎么买的,孟浩然为什么要去广陵,什么时候回来,这些信息在诗中是没有的。黄安说得很好,如果那些信息都交代了,那就不是诗,是日记、报道文学了。
我很赞同黄安的说法,写文章一定要拒绝废话,废话多,说得再多,说不到重点,作品就是失败的。
那么,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哪些话写到文章里面是废话。
有的人说话就是喜欢重复啰嗦,这样的话读起来总是让人不舒服。例如,“他早晨吃过早饭”,早晨吃的饭当然是早饭,“饭”前面加一个“早”干什么?“他用笔写了几个字”,写字不用笔,难道直接用手指蘸墨水写吗?这些信息不说,读者也有生活经验,何必再写出来呢?很多人说话、写作不注意语法规范,例如,“各位朋友”就可以,他们偏要写成“各位朋友们”,有“各位”,还要“们”干什么?就是因为缺少这份严谨,有的人的文章一读到处都是硬伤。
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搞清楚,哪些信息是读者已经知道的,哪些是他们不知道的。读者对文本有期待,就是想从你的文章中得到他以前不知道的信息。有的人偏偏很糊涂,大家都知道的信息大写特写,读者不知道的信息他也不知道。这样的文章,除了废话,就没有什么可读的内容了。例如,我曾经看一个网友写他们家乡的人当年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文章有三段,第一段用大量的文字写抗美援朝的背景,第二段用大量的文字写乡亲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真正的英雄具体事迹反而是蜻蜓点水,读者读后丝毫不能引起共鸣。我就想问作者,抗美援朝是怎么回事,我们不知道吗?上过学的人一般都知道,这些背景资料需要你再介绍一遍吗?我们想知道的你没有详细介绍给我们,反而把我们知道的内容又说一遍,这些内容不是废话又是什么?
作者把事情说清楚了,思想感情融入到字里行间了,这就可以了。我们有的作者有个毛病,总是把抽象的评价性的话用在文章中,其实这是多余的。例如,我看一个网友写她的婆婆,她说:“婆婆待人宽厚,为人善良。”我说,这样的话写在文章中是废话,毫无意义。婆婆怎么宽厚、善良?你没有具体的能打动人心的事例。举个例子,张大爷刚刚骂了婆婆,婆婆看到张大爷的孙子摔了一跤,毫不犹豫地把小孩背到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你没有这样的具体事例,读者不知道她怎么宽厚、善良,或者说不相信她宽厚、善良。相反,你写了这个事例,就算不说她宽厚、善良,读者也有自己的良知,读者不能对她进行评价吗?这样的评价性话语还需要作者本人讲出来吗?
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内容放在这种文体中显得格格不如,它同样是废话。例如,去年的新冠肺炎期间、今年的河南水灾期间,我看很多网友写新诗,就有这样的毛病。有的人写新冠肺炎,把每天新增多少病例、死亡多少、治愈多少等等都写在诗中。最近看又的人写河南水灾,开头就是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我很想问这些诗人,你们这是诗还是新闻呢?那些太真实具体的信息,是新闻报道要如实告诉公众的,不是诗歌要表现的内容。灾难面前,大家心情很沉重,谁有功夫看你的废话呢?
文章忌废话,从古至今这是不变的原则。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是不可能搞好文学的。
李灿,生于1987年8月。湖北竹山人,祖籍湖北英山。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发表在《演讲与口才》《堵河》《交通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