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父母最要命!聪明的家长巧用这1招,不吼不叫养出自律娃
比如不断给孩子物质的奖励。
之前网上走红的杭州吴爸爸,他为了避免给儿子辅导作业过程中起冲突,竟自捆双手。
早起学习半小时一次奖励1元; 各科单元考95分以上一门奖励5元,满分10元;期中考试加1倍,期末考试加2倍; 学习态度不端正一次扣10元;各科单元考试90分以下一门扣10元; 期中考试加扣4倍,期末考试加扣9倍……
然而,事与愿违,就像吴爸爸自己所说的:“各种方法都用遍了,儿子不仅没啥改变,成绩还下降了很多,期末考试,竟然排到了全班倒数前三名,甚至想退学!”
真相是:物质奖励只会破坏孩子对事物发自内心的喜爱。
斯坦福和密西根大学的两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著名的“画画实验”。
他们找来一群非常喜欢画画的孩子,随机分了两组:
有奖励组 :让孩子们开始画画之前,先告诉他们,画画之后会得到一个漂亮的奖章。当孩子们画完了,每人都得到了奖章。
没奖励组 :让孩子们直接开始画画。之前不提奖励,之后也没有奖励,就是随便让孩子自发去画画。
实验结果却意外发现:
有奖励组 :8.6%的情况下选择画画;
没奖励组 :16.7%的情况下选择画画。
再比如,总是忍不住事事代劳。
作家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里写到:“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回顾孩子的成长,你也许也为孩子做过这样的事情:
3岁,孩子学穿衣穿鞋,你嫌动作慢,直接代劳; 6岁,孩子遇到不会的数学算数题,你直接就告诉他答案; 8岁,孩子收拾书包、作业本拖拖拉拉,你都主动收拾; 10岁,孩子上学忘带一本书,你请假送去学校……
就像斯坦福大学校长助理Julie Lythcott在演讲中所说:很多家长错把自己的身份从“父母”变成“管家”。
真相是:事事代劳会破坏孩子内动力,久而久之,孩子会放弃行动的意愿。
你如果让孩子力所能及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比如:
2-3岁,让孩子自己尝试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刷牙,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4-6岁,让孩子分担简单的家务,倒垃圾,扫地,擦桌子可以建立孩子的独立性;
6-7岁,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安排学习,可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和责任感。
尽管孩子刚开始做得不好,但这样做,孩子却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久而久之,孩子的秩序感和成就感就越强,内在动力也会越充沛,孩子也会更自觉更独立,事情也越做越好。
再比如,无意间频繁地否定孩子。
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很多家长也曾说过这样的话:
“你怎么这么笨?”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这些话,像一把把刀,直刺中孩子幼小的心里。
即使你觉得自己平时没怎么在言语上表露出否定孩子,但哪怕言语上没有说出来,孩子也是能从相处中感觉出来的。
真相是:否定,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暴击,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感,直接放弃行动的意愿。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赛里格曼(Seligman) 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
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仅没有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有机会可以主动逃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无意识的否定就像是一次次电击,导致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便早早放弃努力。
其实孩子的内心都有“那股劲”,天生爱学乐学,但家长这些错误的管教方式却无意间破坏了孩子的内在动力。耽误了,就没法挽回了。
如何修复、激发孩子天生的内动力?你一定要听听,这位被知名教育学者尹建莉称作是「家庭教育领域的天才」的建议。
-杨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国家一级亲子咨询师
家庭教育专家
我是杨杰,国家一级亲子咨询师。12年来,我一直专注一件事——激活和修复孩子内在动力。
这是我近期的咨询日志▲
我也写过一些书,《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让孩子心悦诚服》,一出版就连续多年成为畅销书,豆瓣评分高达9分。
▲一些妈妈看完我的书的感受▲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经验倾囊相授给你,实打实地去帮助孩子提高内动力,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你也会发现养育其实可以很轻松。
5天改变孩子做作业拖延症
让孩子高高兴兴、主动做作业
我一个好友的女儿彤彤9岁,因不爱写作业,已经闹到了不想上学的地步。
每次彤彤写作业磨磨蹭蹭,从晚上8点一直写到12点,好友每晚都崩溃N次。
一会趴桌子上,一会跪在椅子上,把作业本翻来翻去; 写了几个字,她就在抠橡皮发呆,或者转铅笔神游; 没过几分钟,她就喊饿了,吵着要吃零食; 吃完零食,以为她可以安心写作业了,又说渴了,要喝水; 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喝了一杯,美婷催着他写了几行字,她又想上厕所……
孩子作业还是写到了12点,这期间,她玩了5次橡皮,吃了2包零食,喝了一杯水,发呆了3次,上厕所了3次……
无奈之下,好友找到了我。了解情况后,我建议:
写作业易走神:先行等待,孩子刚玩完,大脑要一段时间做“任务切换”;
写作业闹情绪:少否定责骂孩子,多肯定孩子积极的表现,催促反而会打乱了孩子写作业的“秩序感”;
写作业磨磨蹭蹭:可多放手,只做适度干预,孩子对作业“时间控制感”尚未形成,相信孩子,多放手让孩子去体验过程,就会有变化。
只要用对方法
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自律的习惯
在做亲子咨询的这些年里,我最常被妈妈们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沉迷游戏,写作业拖拉,不爱学习,怎么办?
先别急,听听浩浩的故事,或许你能得到一些启发。
浩浩,今年10岁了,读5年级。每天放学回家,他把书包甩沙发上,就开始找手机玩游戏。
浩浩妈妈实在看得恼火,就逼着他去找邻居小伙伴玩耍。
结果,等晚饭的时间,浩浩妈妈去接他的时候,出门就看到:浩浩正和小伙伴两个人蹲在楼梯的墙角,手里捧着手机对战,妈妈出来了,他连头都没抬一下。
浩浩妈妈憋了一肚子火,回到家就马上收缴了手机,还立了每天玩手机不得超过一小时的家规。
手机被收了,浩浩变得烦躁起来,怄气不吃饭,作业拖到11点了还不肯做,嚷着要手机玩,甚至扬言要离家出走:“你看别人家的小孩都有手机玩游戏,你凭什么不让我玩!
因为作业经常没完成,浩浩总被老师点名,期中考试,浩浩的成绩也跌到了全班的倒数第三名。
原来,自从妹妹出生后,浩浩妈妈很多时间都用来照顾妹妹,很少跟他聊天。
浩浩爸爸,每天加班到12点才到家,睡觉时间都不够,更不要说是陪浩浩。
浩浩的父母以为是孩子自制力太差了,才沉迷游戏。
其实,是游戏帮助孩子祛除失落感和孤独感,给予他陪伴感和成就感。
后面我给浩浩妈妈支了几招:
首先,妈妈需要先关注孩子的感觉。
先修复孩子因被忽视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每天留一些时间跟浩浩谈心,只谈心,不谈学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其次,用“正面强化法”,每次孩子表现好的时候,针对孩子具体的行为细节鼓励夸奖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主感和成就感。
一周下来,浩浩的变化让我们惊喜:
一回家能自觉完成作业,而且正确率超高; 还主动要求妈妈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班学习; 最近的一次考试,浩浩竟然考到了全班的第一名,年级的前三名。
天知道,浩浩这孩子现在有多让妈妈省心。
说实话,看到有这样的改变,我都心花怒放,不要说浩浩的妈妈了。
让孩子从他律到自律,拥有这种内动力难么?
答案不难。
10多年来,我成功帮助超过120000个孩子激发内动力,摆脱拖拉、磨蹭,走向开挂人生,影响了近30万家庭。
全国各地的妈妈都在喊我去开设课程
▼
如果你家里正好也有一位爱磨蹭,做事拖拉,不爱学习、不写作业的孩子,诚邀请你了解我历时4年打磨的内动力课程。
抓住关键期,从生活小事做起
当别的家长为孩子的作业拖沓奔溃时,你的孩子已在自主安排学习;
当别的孩子看到复杂的学习问题逃避时,你的孩子已在享受学习乐趣;
当别的孩子面对压力产生厌学逃学情绪时,你的孩子已在规划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