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否应该关闭花呗?马云3年首富,90后人均负债12万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消费主义是好是坏?年轻人冷暖自知。马云蝉联三年首富的背后,是90后人均负债12万的残酷现实。我们网上购物用花呗,充话费用花呗,就连去买一瓶农夫山泉,也用花呗。
与其美化成「买买买」,不如说是「借借借」。
随着蚂蚁金服被约谈,IPO被叫停,越来越多的细节正在被披露——30亿本金放3000亿网贷,撬动百倍杠杆,年化利息15%……一场空手套白狼的大戏,就在每个人的手机上演着,就在培养国家栋梁的象牙塔里上演着。
想象一下,一个正在读书考研,没有任何个人收入的大学生,花呗、借呗加起来负债12万,真的能静下心来研究学业,钻研高精尖技术么?国家鼓励金融创新明明是一件好事,但是企业家却往往容易忘记分寸。
这个荒唐的资本游戏,是时候该结束了。
11月初,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共同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里面提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事关大学生、低收入人群的信贷问题。
引用自第三章业务范围和基本规则中的第十三条: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目前只是征求意见阶段,这个条例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网贷额度不得超过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意味着没有任何收入,靠父母支撑生活的大学生,未来将不准通过网贷平台借一毛钱。
实际上,银行信用卡也对大学生群体有严格的限制,比如0额度信用卡,要毕业后才能转正。这是因为在十几年前,银行也发行过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额度还不低,利息比花呗还低。
2009年,学生信用卡爆发了大规模坏账,被银行紧急叫停。
惨痛教训证明,喜欢超前消费,没有收入能力,不懂克制的大学生们,很容易就陷入信贷陷阱。信用卡尚且如此,花呗更不用提。那些负债12万的90后们,第一次接触个人信贷,很多都是从校园使用花呗开始的,然后陷入了借旧还新的死循环。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每个月刚发工资,下一秒就是给花呗还款,然后继续用花呗维持生活。虽然花呗的利息比较低,但是这种负债的负重感,和零储蓄的不安全感,让每个人都陷入了焦虑状态。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本来就不懂克制,很容易被花呗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等到利息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靠生活费根本还不清的时候,就会走上借非法高息网贷的不归路。
总而言之,花呗对有收入能力的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便利的工具。但是对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烫手山芋。而且,生活费不应该归类为大学生的个人收入,这是维持生存的必须花销,没有任何富余。一个人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社会上挣钱,才能有借钱的资格。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你有别的想法吗?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