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开幕式现场直击 | FantasticClassics
2019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 for Symphonic Music 2019),今天(11月26日)上午10:00分,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NCPA)正式拉开帷幕。
当天的论坛开幕式,由央视(CCTV)著名主持人刘芳菲担任主持。
本次论坛由国家大剧院(NCPA)发起主办,以“融合·发展”为主题,邀请到来自全世界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嘉宾。共同相聚在北京,共话交响乐的艺术和未来。
稍早前,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接见了与会嘉宾,表达了对本次论坛的重视,同时本次论坛也得到了来自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当天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的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首先进行了主旨发言。
他表示,本次论坛受到全球交响乐同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传承优秀文化瑰宝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二、交流互鉴是中外同行的共同愿望
三、回应时代诉求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结合国家大剧院这些年的实践,王宁院长分享了几点他对于交响乐发展的体会,供在座各位同行参考:
一、要深深植根于城市当中
二、坚持精良艺术品质
三、建立良性艺术创新机制
四、创新传播推广途径
主旨发言的最后,他提出三点倡议:
一、深化交流互鉴,探索建立深层次、规范性、常态化的合作机制;轮流主办主题论坛,探讨热点难点问题,分享运营管理经验。
二、促进普及推广,探索建立普及推广常态机制,进一步加大交响乐普及推广力度;积极运用高科技和新媒体,不断拓展交响乐的传播范围。
三、坚持融合创新,探索建立新作品的创作传播机制,共同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为新作品的涌现和青年作曲家的成长提供支持帮助。
正率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进行巡演的马林斯基剧院(The Mariinsky Theatre)艺术总监瓦列里·捷吉耶夫(Valery Gergiev),当天上午作为第二位主旨发言嘉宾,进行了现场发言。
“姐夫”(中国观众对瓦列里·捷吉耶夫的友好昵称)表示,感谢王宁院长能够邀请我们来到这里,很高兴来到国家大剧院。我们看到这里有很好的文化,在过去12年里,国家大剧院一直在进行不断地发展,这让我非常震惊。我也看到国家大剧院投入了很多资源,来培养以及给乐迷提供最高水准的演出,我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棒的国家。
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在中国有很多的音乐表演场地,我和很多乐团都在这里演出过,可能在中国的十个大城市都有进行过巡演。
在中国有很多年轻音乐家对音乐越来越感兴趣,而且他们经常会到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表演。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过去几天在广州、上海、南京进行巡演,现在在国家大剧院正要指挥三场演出(昨晚、今晚和明晚)。这里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向中国朋友们解释“他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来到这里,更多地是向中国朋友和同行们学习“应该怎样进一步更好地呈现我们的演出”。
马林斯基剧院已经步入第236年,这个剧院不再是一个年轻的艺术机构了。这里的同事有些人可能已经待了很长时间了,甚至超过100年。但放眼全世界,我们是非常有经验的。可是因为世界变化太快了,我们现在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大家都知道,要想吸引观众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其中也有比较困难的部分。我们主要聚焦于“如何确保未来的观众是年轻的观众”,我从孩子们培养起。每一个城市都有几百所学校,甚至上千所学校,如何能够做出努力来获得一些成功,希望9-10岁的孩子已经尝试去听过音乐会了呢?当然,这并不容易。
比较幸运的是在马林斯基剧院,在圣彼得堡,我们获得了一些来自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支持,政府的支持固然也非常重要。但有的时候,比如在15年前,我看到了建一个新音乐厅的机会,这个新音乐厅是完全在朋友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主要则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帮助了我们。古典音乐爱好者促使我们获得了最大支持和希望,同样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可以不断去分享古典音乐。
古典乐迷会越来越多,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上古典音乐。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举办了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当时我也是比赛的评委之一。十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去世了,我便接替了他的位置,并确保大多数年轻音乐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比赛在每四年举办一届。与此同时,希望他们能够愿意去参与这个音乐比赛,并且为比赛做好充足准备,希望他们可以进入第一轮、第二轮,以至最终的决赛。
当然,我们非常幸运,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个人,他叫“丹尼尔·特里福诺夫”(Daniil Trifonov),他是2011年“柴赛”钢琴组赛事的金奖获得者。在“柴赛”当中,我会参与评审小提琴组和一些其他专业组别的比赛,这个大赛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同时举办,并在比赛结束之时当场向台下观众宣布金奖得主。非常幸运的是,丹尼尔·特里福诺夫赢得了金奖,但其实我对该项赛事的某些方面依旧还并不是很满意。毕竟,即便是这样一个大型的国际音乐比赛,我同样也希望它能够在现代社会的进程当中,得以发展得更好。
在2015年的时候,有很多音乐家申请参加这个比赛,这里面既有金奖,又有银奖的获得者。但相较上一届,这届比赛的差别在于,这次有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在线收看了这次比赛的直播。而到了2019年,又有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在线观看了比赛。
我经常去美国和伦敦,现在也还跟很多西方乐团一起合作。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的观众能够更多地去关注我们所做的事情,而不是对音乐艺术失去兴趣。我觉得亚洲观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那些仍然还在坚持去音乐厅的人。当然,一些年级比较大的高龄观众,我们也是非常欢迎的,他们也是作为音乐厅观众群体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如果不能吸引年轻人和学校里的孩子们,我们未来就会面临风险。
作为剧院可能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一个乐季可能会公演50-100场的《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可大多数的观众都是那些即将要成为祖父、祖母的人。但是,提到交响乐的时候,这应当是我们现在能做出的最有价值的投资:不仅要思考如何去卖票,以及如果获得收益,我们当然知道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但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投资,再深入到这些年轻观众身上,这些年轻观众可能是现在只有十岁、十几岁,但可以一直听我们的音乐会,听到八十多岁的群体,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我说的事情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但是在实操方面,这样一个机构在20年前就已经拥有每年多达200逾场的演出规模了;现在,同一个机构,可能每一乐季要上演高达2000多场次的音乐会。由此可见,人们的兴趣点并没有在削减,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典音乐,而且还有很多人选择去观看歌剧和芭蕾舞剧演出。不过,可能这些观众都是基于很多大牌作曲家,比如贝多芬、莫扎特。但我相信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无论是交响乐、歌剧还是其他音乐门类。我们自然是比较重视交响乐的,但好比说维也纳爱乐乐团(VPO),以及其他的一些剧院,他们却都是相当灵活的,无论在歌剧、芭蕾舞,还是交响乐上,都显得比较成熟。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中国建立新的音乐演出场馆是非常重要的过程。我的经验是,如果一个大城市,或者一个中等城市,有一个新音乐厅,或新歌剧院的话,可能有超过50%的观众有兴趣去造访这个新场馆。这些新场馆的领导和组织者,必须要确保他们来过一次后还会再来,因为一锤子买卖是不行的,要致力于他们能够成为演出场馆的常客,所以说作为音乐表演场地的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去过中国的一些地方,当地的演出场馆都发展得很好,未来前景也非常好。我能给予的一点小小建议就是:在这些演出场馆,比如说歌剧院的话,最好都要有合唱团、芭蕾舞团、技术配套公司;同时作为场地方的宣传和营销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我相信所有的歌剧院,也就是我所参观过的歌剧院,都会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
不过,交响乐团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剧院没有交响乐团的话,那是不可能会取得成功的。因为交响乐团是一个城市的门面,我们必须要非常非常重视交响乐团,希望中国的同事和同行们,能够继续大力发展交响乐。
作曲家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比较腼腆,我们工作的城市是否需要好的交响乐作品呢?比如慕尼黑,八年前的时候决定要举行交响音乐会,觉得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作品是很重要的,我们觉得公众都非常喜欢这些经典作品。有的时候不了解公众对于莫扎特,以及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的喜好程度和审美品位,但现在进行创新之后,发现他们的兴趣依然还是很高涨。
昨晚我们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音乐会,下半场上演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隐城基捷日与费芙罗尼亚姑娘的传奇》歌剧第三幕(音乐会版),当时在音乐厅里有很多观众告诉我,这出歌剧是非常安静和平静的,但你能感觉到观众对此却非常感兴趣。
感谢国家大剧院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个作品的演出,我要抱歉一下,因为演出时长确实比较长。但是,我们是否应当相信观众们会喜欢这个演出呢?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我们都相信它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演出。我们尊重观众,我们也觉得观众无论老少,都构成了演出成功的关键。如果觉得作品有点太长了、太复杂了,会不受欢迎,或者这个作品不是很出名,亦或是人们很难理解,就觉得我们不应该去冒这个险。可实际上,每一次演出,我们其实都在承担着某些风险。这在全世界都适用的,因为我们要尊重观众。
我经常去日本,25年前的时候,我们去演出了《天鹅湖》(The Swan Lake),在伦敦就已经进行过八九次的演出,我们一直在不断重复排演《天鹅湖》,我告诉日本的朋友:为什么不进行点创新呢?他们会跟你说“不”,因为《天鹅湖》是大众所喜欢的。
一年前,我在日本的时候去到一个音乐厅,我坚持和一个表演团队说要进行创新,不能再以陈旧的方式进行表演了。非常幸运的是,有些时候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可能获得一个意料之外的成功。那次的表演就非常成功,尽管进行了一些改编和创新,但是日本观众的接受度非常高,非常买账。
所以,绝不能低估观众的好奇心有多强,以及对于交响乐作品的热爱有多大。冒这种险是非常值得的,需要勇气的同时,肯定也是一项正确的选择。谢谢!
其后,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吕嘉,进行了主旨发言。
当天上午的大会,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Xiaogang Ye)的主旨发言作结。
Fantastic
Classics
:@酌乐古典
:@酌乐古典
:@酌乐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