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院长&上海乐队学院(SOA)全体学员的“院长下午茶” | FantasticClassics

余隆院长与SOA全体在读学员合影留念
今天(11月26日)下午2时,上海交响乐团(SSO)音乐总监、上海乐队学院(SOA)院长余隆(Long Yu),别开生面地设计了一场针对SOA全体在读学员的“院长下午茶”活动。
当天的下午茶,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进行着,余隆院长首先作了一番开场白,他抛出了对于上海乐队学院每一位学员的几点自我思考:“(一)我是谁?(二)我在干什么?(三)我希望干什么?(四)我能够干什么?”余隆院长认为,这几点思考应该是每一位SOA学员,都理应需要进行自我审视的。
再来,余隆院长提到了关于职业文艺院团(及机构)“职业性”的问题,而就读上海乐队学院的学员们,能够在SOA两年的学习实践当中,充分了解到作为一个职业(古典音乐)机构是如何去工作(运作)的,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余隆院长还强调了对于在行业内“标准建立”的重要性问题,上海交响乐团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为业界同行建立了一套标准,现如今,上交早已成为了中国交响乐领域的一面旗帜和一个标杆。
余隆院长告诉SOA的学员们,对于“标准”要有认知和尊敬,以致于就连上交音乐厅的后台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从乐队的谱务到乐务,再到乐团行政,探索出的都是一套严格的标准建立。
余隆院长提出作为上海乐队学院的学员,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出自己的“好奇心”(curiosity),因为只有始终都保有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才能自我驱使着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不断地去进步和提升。
上海乐队学院成为行业骄傲
余隆院长还感叹于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交响乐事业的飞速进步,他分享了一个情况:前中央乐团当年用了两周时间去排练“肖七”(列宁格勒交响曲),那会儿大伙还感觉排练的成效显著且难能可贵,但放到现在,对于上交而言,可能排练一部“肖七”,也就仅仅只需要两天时间而已。
在Q&A的环节当中,有SOA学员问及“如果没有当音乐家,余隆院长会想要做什么?”的问题。余隆院长回答道:“我退休以后就愿意去乐团当个乐务,我感觉自己肯定可以把‘乐务’这摊工作做得很好;而如果没有当音乐家,我是想要去当个画家的,参照我现在作为一名音乐家(指挥家)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倘若是要当个同级别画家的话,那我的画一定能卖个好价。”
另外一个SOA学员提到了何谓“懂音乐”的问题。余隆院长给予的回应是:“不同的作品(作曲家),对应着的是不同的‘乐队演奏法’,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当代音乐,都对应有不同的‘演奏法’。
余隆院长进一步表示:“音乐是‘水’,观众是‘容器’,水倒进不同的容器里,便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因为,他认为每一位观众,都应当尊重自己对于音乐及音乐作品的想象,在不同的情绪和心境之下,观众们在每一次聆听同一部作品时的感受,都应该是不尽相同的。“音乐”给予了人以最大的想象空间,“想象力”是最能够通过“音乐”来培养的。
还是余隆院长的那句“金句”——想象力决定创造力,创造力决定竞争力,强大的竞争力得以让我们每个人在未来的职场上充分立足。
上述所有活动现场照:©SOA

1

1

微博/豆瓣/今日头条:@酌乐古典
FantasticClassic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