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

元青花收藏文化苑

9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

是江西景德镇传统瓷器品种中

最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

北宋时,薄胎瓷被誉为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

明永乐时期,胎薄如纸,晶莹光润。

薄遏片刻铢,轻于举鸿毛。

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

是清乾隆帝描绘薄胎瓷器的精美和轻巧。

薄胎瓷(脱胎瓷)的历史演变

薄胎瓷器最早创烧于北宋景德镇影青瓷,明永乐时烧成了甜白釉的薄胎瓷品种,永乐白瓷肥润甜美,因其温润肥厚似玉如脂,故称之为“甜白”。成化年间的薄胎白瓷又有较高的成就,成化官窑白釉瓷器,有些优者釉面洁白程度可超越永乐,釉面莹润,平净光亮,有酥油光,无橘皮纹,有“猪油白”之称。釉层中的气泡小而密集,胎釉的透光度极佳。后来万历年间烧造的卵幕杯、流霞盏等成了人们争相收藏的品种。

在民间藏家手中有一种既洁白又极薄的小杯子是收藏的又一个新品种。藏界对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古人所造的精品。也有人把它说成是高科技下的现代臆造品。究竟如何呢?这种薄胎杯的底部有成化年制款和永乐年制款,也有的刻有一个“天”字,按款论应该是明代中早期的藏品。人们定为“成化甜白釉薄胎杯”或“永乐甜白釉薄胎杯”。它们薄胎薄釉,重量极轻,似乎有一种恐怕被风吹走的感觉。灯光照射下呈现半透明状,有的还有浅刻或暗刻龙、凤纹。

史料记载,有一种前人称为“卵幕杯”的已失传很久的薄胎瓷器品种与它十分相似。有记述“卵幕杯”的史书有明代《紫桃轩杂缀》、清代《居易录》、《南村随笔》、《观山斋杂记》等。“卵幕杯”自古以来视为瓷器中的珍品。据史料记载,明嘉万年间,景德镇有一位制瓷名师——昊十九,号壶隐道人,“尝作卵幕杯,薄如鸡卵之幕,莹白可爱,一枚重半铢”,这是万历时人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对昊十九“壶公窑”所烧造的卵幕杯的赞美,以形容其轻薄奇巧。清代人王士祯《居易录》说:“万历间浮梁人昊十九者,自号壶隐,隐于陶,能诗书,似赵承旨。所制磁器妙极人巧,尝作卵幕杯,莹白可爱,一杯重才半铢。”

薄胎瓷的制作工艺

薄胎瓷又称脱胎瓷,用来形容它薄到几乎没有胎的程度。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高,其中修坯最艰难也最紧要的。胎体成型后,待器内挂釉干涸,即刮除未挂釉那面的胎体,刮得几乎只剩一层釉,再在此刮削面上施以釉汁。坯体在利篓上取下装上,反复百次之多,才能将两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那面薄。烧好后,细看瓷器好像被抽去了胎骨,故名“脱胎”。

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它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

今天给大家鉴赏的是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一对,来自北京大藏家凯氏宗族,杯体高约4.5厘米,口径约8厘米,底径约2.7厘米。

我分别从胎体胎质、釉色、青花料、纹饰、款识等方面,对这对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进行解读,和大家共勉。

一、胎体和胎质方面

成化薄胎,因使用麻仓土陈腐而精制,胎土里氧化钾成分含量高,胎体有点类似于明德化窑的 “猪油白” 一样,在光线透视下,胎骨微微带有肉红色或者牙黄色,在成化瓷器鉴定上,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依据。

这对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足墙较窄,足脊较圆,足脊的顶部着地的部分露胎,胎土淘洗非常干净,胎质细白,如果不仔细观察,会误以为底足上满釉,用手抚摸足底,微微的涩手。其中有一个底足有一磕碰口,磕碰口露胎,胎质细腻干爽,典型的老胎。

二、胎釉方面

成化瓷釉质相当精细,施釉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而且因釉质肥腴,器物口沿下常见垂流形成的一圈堆积釉。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后人仿造的多不成功。

三、青花料方面

这对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底部为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围以青花双重方框,字体深沉,无漂浮感。

青花料深沉入胎,并有深浅层次变化、颗粒感,只有古代矿物钴料,加上古代古朴简单的研磨工艺,才有这些明显特征。

这对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之一的款字小视频:

四、款识方面

孙瀛洲先生对于“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字体书写特征均总结出了易记的歌诀。

“大明成化年制”的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腰”

具体解释如下:

1、“大”字的第二笔起笔处或尖或圆,出头不高。

2、“成”字的撇画既直又硬,第三笔直立向下或右方弯倒。

3、“化”字的单人旁和右边的“匕”上端微微平齐。

4、繁体“制”字下半部分的“衣”字横画一般不超过上面“制”的立刀旁。

5、“明”字的日字旁多上窄下宽或上下宽幅相等;“年”字第一第二两横画长短几乎相等,第四笔小竖从上往下右斜,多与“年”的第一笔撇画相连接。

6、“成”字的末笔一点,有的与头平、有的与腰平的、有的在腰间,位置不定,亦称“飞点”。


下面三张是台北故宫成化款字图片:


下面这两张是藏家的款字图片:

从孙瀛洲先生对于“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字体书写特征总结和台北故宫成化款字的对比,可以看出,藏家这对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款字为成化本朝官窑款字。

五、纹饰方面

这对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在薄胎内壁手工暗刻龙凤纹,其中一个为龙凤纹,另一个是双凤纹,周围以吉祥云为衬托,底部暗刻海水纹。五爪龙纹刻画威猛,象征真龙天子。凤纹继承了元代的遗风,嘴含橄榄枝,细颈,凤身夸张变形,龙凤对视,吉祥如意云环绕。寓意龙凤呈祥,吉祥如意,福如东海。

从以上胎体胎质、釉色、青花料、款识、纹饰等几个方面综合看,藏家这对成化甜白釉薄胎暗刻龙凤纹杯是成化官窑精品,非常罕见,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

元青花收藏文化苑

关注百姓收藏,传播收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收藏高端平台。
9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明代“永乐时期”瓷器的特征

    作者--陈希民(请多关注) "永乐时期"器型比洪武时期丰富的多,传统器物有梅瓶.玉壶春.执壶.盏托.压手杯.鸡心杯等各式盘碗等. 其中梅瓶造型古朴,肩部丰满圆润,非常具有时代风格: ...

  • 唯有成化青花真国色,独爱成化青花

    处于15世纪下半叶的成化朝(1465-1487)虽然只历时23年,但在整个明代御窑发展史上却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仅次于明初永乐.宣德时期. 明朝从成化年间开始,瓷器的款识越来越规范化,不仅出现了六字款外 ...

  • 【鉴赏】各大博物馆藏—元代古瓷珍品

    元代景德镇创烧了枢府釉,青花.青白釉.红釉瓷器也得到了发展.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青白色釉,因釉面透明度弱而失透,恰似鹅蛋壳,所以称作"卵白釉".卵白釉瓷器多为元朝枢密院定 ...

  • 明永乐甜白釉内府暗刻龙凤纹碗真品图片

    在单色釉系列中,白瓷可以被看作是最接近胎土原色的一个品种了,被称为单色釉中的单色釉.在元代青白釉和卵白釉的工艺基础上,明代景德镇官窑的白釉瓷器有了进一步发展,永乐时期的甜白釉瓷器的白度较以往白釉都高, ...

  • 大明成化年制斗彩四神人物缸杯;口径8.3厘米高4.0厘米

    大明成化年制斗彩四神人物缸杯:口径8.3厘米高4.0厘米足径4.3厘米.胎骨薄至透明,重仅34.1克.

  • 秘色越窑青瓷刻龙凤纹三足炉

    尺寸/规格:12.5x15厘米 如图

  • 甜白到底有多甜—华艺拍卖的永乐甜白釉暗刻一把莲纹盘

    以釉色取胜的单色釉瓷器,是瓷器审美中的至高境界.如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成功的鲜红釉,色调纯正,釉厚如脂,光莹鲜艳,如初凝的鸡血,堪称绝代佳作.<景德镇陶录>称"永乐鲜红最贵& ...

  • 大明成化龙凤纹斗彩天字罐~大开门重器欣赏...

    大明成化龙凤纹斗彩天字罐-大开门重器欣赏!这就是典型的平等青青料.胎釉有凝脂感:莹润如玉.典型的麻仓土胎骨莹润细腻.喜欢成化瓷器的瓷友们共赏!#瓷器# #收藏# #文物#

  • 成化多绿龙——龙翔九天展之成化绿彩刻龙纹标本

    成化瓷,是继永宣之后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另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自明代开始就有成窑佳器一杯十万钱之说,时至今日动辄千万过亿的拍卖价格,更让广大收藏爱好者对成化瓷器趋之若鹜.其中的成化葡萄纹器物,更是珍罕稀少 ...

  • 浑身处处皆缠丝,无心成化如珠圆。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合乎天体万物循环不息的自然法则.古人谓之"缠丝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可物".太极者天地之大道也.物体运动离不开螺旋缠丝的循环运动,只不过有隐有 ...

  • 台北故宮《成化瓷器特展圖錄》の青花篇

    台北故宮<成化瓷器特展圖錄>の青花篇 明 成化 青花花鳥盃 高4.7公分 口徑6.1公分 足徑2.5公分.此類成化青花花鳥小杯,故宮所藏此類小杯造型口大而稍侈,腹收圈足小,杯縮腹的造型自成 ...

  •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成化)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汉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