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讲究精气神,药食同源有奇效,教你五味食物养生法
中医养生,讲究人的“精气神”,人的精气神是维持人体运作的重要“能源”。
而精气神补充,则来自于我们每天饮食的滋养,正如宋代医家陈直在他的养生专著《养老奉亲书》中所说:“主身者神,养神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
因此,借助食疗的方式,即能够吃出健康,达到养生的效果。
而目前很多人就是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不少慢性疾病出现,如肠胃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等。
食疗养生本是“药食同源”,应该如何做好饮食养生工作?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讲究的是“药食同源”,即医事活动跟食事活动有关,很多食物都有着药食兼具的作用,可以用来食疗养生或者是调理疾病。
在传统中医食疗中,跟中医治疗一样,强调辨证食疗、辨证施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中医还将阴阳五行、腑脏、经络、病因、病机等中医理论与食物紧紧联系起来,赋予食物药物的性能,于是便有了可能对人的养生保健、调节疾病康复的食物。
药补不如食补
在历代中医理论中,有着不少关于食疗养生的记录,如“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治疗与食养原则,并且论述了药物与食物对人体相得益彰、互相补益的配合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食之味,有与身为害,宜则不,害则疾”,食物的性味是中医食疗的基础,根据中医药基本理论,不同的病症食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食物的性味即“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
寒凉食物,有清热解毒、生津降火、滋阴解热,维持人体津液。常见食物如绿豆、西瓜、苦瓜等。
咸味食物主要来源地钠盐,多来自海产品,部分有便缓解便秘的作用,常见食盐、紫菜、海带、肉苁蓉。
其中,肉苁蓉更是一种备受欢迎滋补佳品,它是梭梭树上的寄生植物,同时也有着“沙漠黄金”之称。不少中医书《本经》、《别录》、《药性论》、《本草求真》等总结了肉苁蓉有调养肾脏、益精、润燥、滑肠等作用。
温热食物,有散寒、助阳通络,缓解寒性疾病的功效。如红糖、羊肉、白酒、胡椒、辣椒等。
酸味食物,入肝,有生津止渴,开胃收敛固涩的作用,常见柠檬、乌梅等。
辛辣食物,具有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多用于风寒感冒、气滞血瘀、湿滞痰阻等病症,如常见的生姜、辣椒、桂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