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让自己的天才湮没在批评中
【家教智慧 第624期】
著名作家毕淑敏,原来是一名医生,后来为什么成了作家?那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识才的伯乐”。不过这个伯乐不是作家,也不是编辑,而是一名资深的外科主任。
毕淑敏做医学生实习时写了一页某胆囊炎病人的病历,请一位资深的外科主任指教——当然,这也作为医学生必过的门槛,病历写不好,是无法毕业的。
这位外科主任,水平极高,非常认真,在其他同学的病历上,都批得繁花似锦,但看完毕淑敏的病历后,却完璧归赵,滴墨未染。
这令毕淑敏心中忐忑不安,不仅自问,未出茅庐的她不可能优秀到这般地步——病历已浑然天成了吧?她于是小心翼翼地请教。
那位主任说:“你的文笔不错,不过,这不像是一页病历,更像一篇散文。比如,你多次描写胆绞痛发作的症状,每次都不同,写得很精彩,但作为医学文件,在一次典型的描写之后,只需写‘此后发作频繁,约××时间一次,部位同前,疼痛性质相仿,服某类药物后缓解’即可……”
毕淑敏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人说她是“能写散文的人”,但却不是表扬,而是一个义正词严的批评。
从那之后,毕淑敏完全按照医学的标准“严格地约束自己的文字”,后来,撰写的医疗记录竟成了科室的“标杆”,以至于科室同事风闻上级领导要来检查,都打趣说,“若是抽到小毕医生的病历就好了,咱科的分数就可以打得很高,因为几乎无懈可击。”
但是,那个外科医生不仅成就了毕淑敏“标杆医疗记录”,也同时让她知道自己还会写散文,尽管若干年后,她的散文“无可逃避地沾染上了医生的痕迹。”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天生与俱的某种才能,这种才能自己都可能不知道,就像毕淑敏和莫言,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擅长写作而去学医、从军一样。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可能会学一个与自己天性潜质不相干的一技之长、从事某一种职业。
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幸运者可能会遇到伯乐,然后改弦易辙,一鸣惊人;而更多的人,为了生计,可能终其一生,从事着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专长”,庸碌一生。
而作家毕淑敏的故事,却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另一类伯乐,比如那位外科主任,就是他,发现了毕淑敏的“文笔不错、能写散文”,虽是批评,但对毕淑敏来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最伟大的发现——使她意识到自己竟然还能写散文。
因此,我们每个人,在做事不好或是做错事接受批评的时候,当认真反思,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自己不是“那块料”。如果经实践检验,我们的确不是“那快料”,也不必灰心丧气,“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把我们发配到这个世界上,一定有适我们自己的用武之地,我们在这个地方不是“这块料”,那一定是另一个地方、另一个领域的“另一块料”,我们应寻找、发现自己的天生与俱的那种才能,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展新未来。
作家毕淑敏的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要擅于倾听,从批评中听出自己的价值,二是要持守,不随波逐流,坚守住自己的天性潜质,三是不断努力,在合适的时候,让自己天性展露出来!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