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勤俭意识 培养劳动技能
提高勤俭意识 培养劳动技能
——新时代劳动教育案例
柳河县向阳镇明德小学
王德艳
一、基本情况简介
向阳镇明德小学原名向阳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36年,目前,学校下辖一所教学点。学校占地面积10449平方米,建筑面积273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每年在校学生400人左右,学校有在岗教职工40人。一直以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诚信明理、乐观向善”的教育思想,以“健身、健心、健智、健品”为校训,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注重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实践教育,勇于创新,积极改善教育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正朝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结合山区农村学校的实际,挖掘整理当地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家乡,在劳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劳动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柳河县向阳镇明德小学位于吉林省西南山区,是一所普通的山区农村学校,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辛勤的田间劳作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立足当地实际,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以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为目标,立足当地乡土资源,围绕“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勤俭意识和劳动技能”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家乡情怀、实践探究、劳动技术、环保意识等全面发展的要求。
1.第一层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针对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这一现象,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学生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向长辈虚心请教,学会照顾自己,自己洗澡、洗衣服、刷碗、整理房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2. 第二层次:“我是父母小帮手”。
我校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父母基本上都是以务农为生。农忙时节特别劳累。“我是父母小帮手”就是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学会分担的劳动教育。孩子们在家打扫卫生、做简单的饭菜,让满身疲惫的父母回到家里,看到整洁的环境,有热乎乎的饭菜吃。增进亲子间的关爱,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务劳动也要承担,做知道感恩体贴的好孩子。
3. 第三层次:“我是劳动小能手”。
我校所处地理位置是吉林省的产粮区,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要农作物。学生通过假期到田地里干农活,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形态有了更深的了解,还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承载着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结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活动开展,让学生自觉做抵制浪费,做爱惜粮食的践行者。深刻体会到节约食物是美德、是素质,更是责任。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日常餐饮,以“光盘”为荣,按需做菜,适量点餐,剩菜打包,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4. 第四层次:“我为家乡代言”。
我们这里属长白山麓,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盛产山珍野味。蘑菇、木耳、山菜、核桃......数不胜数。近几年,当地大力发展苹果、榛子种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果实品质好,营养丰富。“我为家乡代言”活动,要求学生认识家乡的特产,通过采蘑菇、摘苹果等亲身体验劳动,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微信朋友圈,为家乡做宣传,传播正能量。东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的思想很重要。爱国先要从爱家乡开始。
四、劳动教育实施取得的成效
现在的学生虽然来自于农村,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不会劳动,甚至不认识农作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极其普遍。所以,提高勤俭意识,培养劳动技能势在必行。通过学校号召开展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培养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真正回归自然,参加劳动,在劳动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同时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