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首《戏为六绝句》,是对初唐四杰最高的评价
诗圣杜甫曾经写过一组《戏为六绝句》,其中第二首是针对初唐四杰的评价,诗中写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可以说,杜甫的这首诗是对初唐四杰最高的评价和赞赏。
我们知道,在唐朝之前,魏晋的诗风是意境宏大,笔调朗畅,颇有建安风骨之气,而到了六朝,诗风则由质朴转向了华彩,甚至为了写出艳丽的辞藻,宁可忽视了诗本身的内涵,所以六朝的古诗大多有一种华丽而萎弱之感。
初唐四杰的出现,使得诗歌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也更为广泛,从狭隘的风花雪月、你侬我侬扩大到山川河流和人生哲学。更重要的是,诗风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诗歌本身不再无病呻吟,而是赋予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越发辞赋化,气势壮烈,而王勃和杨炯的五言律诗更加规范化,尤其是骈文也更加出色,颇有灵动之感。
所以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写道:“王勃的诗高华,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虽然他们的诗作还略带六朝的色彩,但是他们最大的贡献便是在诗坛中从六朝到初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在杜甫的这首《戏为六绝句》中,杜甫客观地谈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在初唐时期,诗歌环境还没有异常成熟的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和境界。
虽然有人指责他们的文章是轻薄的,并被守旧而古板的文人笑话,杜甫打抱不平地说道:你们这些文人,在历史的潮流中根本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只能身名俱灭,而初唐四杰的诗文则会流芳千古,江河不废。
初唐四杰中,都是少年成名,都是文采超然,如若比较起来难分伯仲,但是每个人的代表作却是风格迥异。
王勃的一首《滕王阁序》一举奠定了他在初唐甚至整个唐朝的重要位置,要知道写这首偏文的时候他才不过20岁有余,其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能与之媲美的恐怕也只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了。
骆宾王的一首《咏鹅》,恐怕是所有中国儿童都会背诵的一首古诗,称其为“神童”一点不为过。骆宾王的一生坎坷而多难,由于政治的原因锒铛入狱,在狱中,写出了千古名篇《在狱咏蝉》,可见其人品的高洁。
杨炯的一生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却靠着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了《从军行》这样气势磅礴的诗篇,尤其是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看出他内心深处渴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
而卢照邻的一生更为凄惨,与病魔做了长时间的斗争,最后不堪重负,投湖自尽。虽然斯人已去,但是他的那首《长安古意》却永远被人们所铭记,“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