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鞑靼部的俺达汗为何会同意与明朝议和?

题主说的一定是历史上著名的“俺答封贡”,也称“隆庆和议”。这次和议之后,明朝和以土默特部俺答汗(蒙古人称其为阿勒坦汗)为首的漠南右翼蒙古达成和解并互相通贡互市,明朝的中西部边境至此之后达成了长达三十余年边塞和平,这也实在是身居当地的汉、蒙人民的福祉。

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在第一时间翻查了两种蒙古的重要史书,即《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纲》,这两本和《蒙古秘史》堪称蒙古族最重要的三大历史文献,这两本蒙古史书对这次和议着墨颇少,而且歌词大意是我蒙古的土默特阿勒坦汗太牛了,大明皇帝被打怕了,所以大明向蒙古臣服了阿勒坦汗就接受了。就是这么简单,这完全就是站在蒙古立场上说这件事的,与明朝各类史书相左,记载的让人难以满意。

《蒙古黄金史纲》:攻打汉地,袭击城池之际,汉地的大明皇帝惧怕而缴纳贡赋和租税,并上俺答可汗以“顺义”王称号。


《蒙古源流》:行兵于取城之汉地,残破其国,循行各地时,汉国大惧,遣使来与阿勒坦合罕以顺王之号并金印请和。

想搞清楚“俺答封贡”这个事件的始末,这就不得不提到俺答在嘉靖年间的求贡历程,俺答向明朝求贡,早在嘉靖二十年就开始了,而且派使者非常积极频繁。当然俺答所谓求贡有着明显的武力胁迫的意味,在嘉靖二十年前的日子里,屡次破关抢掠,在十九年时“所过尽破关隘,杀人盈野”,可能就有让明廷认清自己的实力逼迫明廷开贡市的意图。

有这样的犯罪记录,明廷当然不能接受他的求贡,做出了坚决拒贡的反应,不仅对俺答的要求置之不理,还在嘉靖二十一年,将俺答派来的使者石天爵以极刑处死,“磔天爵,传首九塞”,其后俺答多次派使者请求通贡被拒绝之后,更加恼羞成怒,决定继续走“以武逼贡”的老路,由于嘉靖时期明军武备弛废,俺答每次入塞都给西北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资损失。在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更是直逼北京城下,烧杀掳掠,耀武扬威,史称“庚戍之变”。俺答此来目的还是为了求贡,他派出一名俘虏携带信件直言道:“只要开贡市,我就解围,否则我就一年来一次。”“予我市,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而郭”

在嘉靖三十年,明廷被迫开马市,这次通贡形同城下之盟,举朝哗然。而俺答在叛人萧芹的挑唆下加上对明廷的轻视,一边贡市,一边又开始入边抢掠,明廷诘责,还傲慢的回答:“这些都是一些盗贼搞得,我怎么知道?我又不能禁止他们。”

《四夷考》:其冬,大入边杀掠,边臣诘之,漫应曰:“此贫虏掠食耳,我不能禁。即中国能禁民勿盗耶!”

至此,明廷不再信任俺答,与以土默特部为首的右翼蒙古继续互殴,直到“隆庆和议”之前根本停不下来。

直到隆庆四年九月十九日,在宣、大前线一个突发事件,使双方的关系开始破冰,就是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本应该成为其妻子的“三娘子”被俺答夺走,愤怒难平,遂叩关降明。宣大总督王崇古闻信后,立即将把汉那吉控制住,并进一步提出以此为契机与俺答展开谈判,商讨通贡事宜,结束西部边境的争端。内阁辅臣高拱、张居正表示全力支持,上报后,在隆庆皇帝的力挺下,内阁与宣大总督王崇古、大同巡抚方逢时一顿操作,与俺答为首的右翼蒙古达成了封王、通贡、互市的协议。

而双方之所以能在隆庆年间达成通贡互市的和平局面,绝非是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原因构成的,从形势上看,明、蒙双方都急须在当时达成和平协议。

从右翼蒙古的角度来看。

第一、隆庆年间,随着明朝边防实力的增强,右翼蒙古的整体抢在贡市断绝的情况下,整体劫掠成本在上升,劫掠成本大于劫掠收益,所以不得不重求贡市。

明朝进入隆庆年后,明穆宗任用高拱大力整顿边防。而高拱也不负重托,对自嘉靖年间以来的边患刻骨铭心,知道边军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整饬的地步。

《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一》:况二三十年以来,边关多事,调度为难,则其任尤重,所宜多需其才,用之不竭,然后可以济事。

明穆宗听取内阁建议,重用王崇古、方逢时、谭纶等名臣,提拔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选兵、练兵,严明法纪,修整边墙,提高边防能力,经过人事改革,明朝边防不再像嘉靖年间这样脆弱成为了右翼蒙古的提款机,不仅边防线稳固,明军还敢于主动出击捣巢,让右翼蒙古很是痛苦。

《明经世文编·卷三百十七》:臣自抚夏督原凡七载,每督陕西、延宁各镇出边捣剿,节年共斩首千余级。其陕西四镇,五年之间,斩获虏首通计三千有余。

当然,捣巢确实也是有很大代价的,毕竟自蒙古达延汗分封之后,蒙古也是采取分区防守的策略,所以捣巢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但是好歹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在把汉那吉降明之初,俺答汗曾经以兵胁迫明廷放人,张居正回复王崇古绝不受威胁,他要打,便奉陪到底,“今乃肆其凶逆,称兵挟取,吾岂畏汝者?今宣大人马,岂复往年之比?汝来则来,吾有以待之”,也突出了内阁对此次军事改革信心巨大。

第二、蒙古右翼蒙古遭受天灾,急须物资补充,在明朝边防稳固,劫掠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开市的到物资缓解自己的经济危机。

众所周知,以游牧经济为主体的蒙古族更容易受到水旱风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在嘉靖末到隆庆年间,恰好土默特部遭遇连年灾荒,“大雪烈风,严霜震雷,冬春杀草扬沙,牛马多死”,而俺答在丰州滩建立的板升(土默特部给明朝境内的叛民和掳掠民众的聚居地,让其从事农耕,以弥补物资不足)并不足以弥补损失,所以急需开市及时止损,缓解经济危机。

第三、俺答此时正在对青海用兵,与明朝和好,可以避免两线作战。

从史料显示,早在嘉靖三十八年,以俺答为首的右翼蒙古由于“羡青海富饶”,已经开始对青海用兵,但是主力部队一旦离开,就有被明军偷袭的危险,有束手束脚之感,为了顺利达成对青海的用兵,与明朝讲和、互市,避免两线作战,绝对是一个好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隆庆四年十二月底,接受明朝册封,达成互市后的两年后,据《蒙古源流》记载,万历元年,以俺答土默特部为首的右翼蒙古就大规模出动向青海发兵,此次进军青海对蒙古产生了深远影响,就比如将黄教引入蒙古等,这个就与本题无关,不做赘述。

以下从明朝的角度来看。

第一、避免了漠南右翼蒙古和漠南左翼蒙古联合进犯,使边防压力顿减,财政危机也得到缓解。

在嘉靖去世后,给隆庆朝留下了一个边防全面吃紧,国库十分空虚的烂摊子,据户部尚书马森所言,财政吃紧,太仓银两仅仅能支持开支三个月,“今计仅足三月”,状况实在恶劣。

而与右翼蒙古开市罢战,则能有效缩减边防费用,有利于财政赤字的扭转,所谓“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就是说西北边防费用节省了十分之七,据张居正所言更是达到了百万余两,“据三镇二岁之中,所费不过万余,而所省已百余万”。出于减少军费开支而与土默特部和解,明廷也是非常乐意的。

第二、可以利用开市机会修整战备。

以高拱为首的内阁之所以全力支持通贡互市,与其的边防策略相关,以往在右翼蒙古大规模骚扰,明军的边防工事、屯田难以顺利修建实施,正好趁通贡机会重新整备边防。“边境有数十年之安,则宣大山西残破之城堡,可以渐充实,荒芜之屯田,可以渐开耕”。这个看法,明廷内阁和地方大员有一致性。

《伏戎纪事》:而今且得宁息,乘暇修吾战守之备,备既修,则伸缩在我。

第三、通过和议通贡除掉“板升”这个心腹大患。

“板升”是土默特境内蒙、汉人民的聚居地,为土默特部提供了包括粮食等物资的产出,其中里面的汉族居民成分比较复杂,既有明朝边军的叛徒,又有白莲教徒,有被右翼蒙古掳掠来的人口,也有在明境内破产逃避赋税的百姓,俺答委托于赵全等叛人管理,而赵全等人由于经营的板升首先就提高了土默特部的军事力量“教以攻取之术,多诱华人为彼工作,利兵坚甲,云梯冲竿,尽其机巧,而沿边无坚城矣”

不仅如此,此辈最怕明、蒙关系好转(一旦好转,蒙古人便有可能将他们交出),竭力挑唆俺答攻掠明境,而他们由于熟悉关内的情况,也成为了俺答的首席参谋,“内大举进寇,俺达必先至产生,于全家置酒大会,计定而后行”。明廷对板升深恶痛绝,张居正就直言道“西北边患,无大于板升”。而在隆庆和议之后,完成封贡互市,赵全等人再无价值,那些叛人被俺答擒绑来献,板升的汉人也渐渐南归。

所以,“隆庆和议”对右翼蒙古与明廷来说,怎么看都是双赢的局面,自俺答封贡后,明西北边境取得了长达30余年的和平。

引用文献:《明经世文编》、《明史》、《张太岳集》、《国榷》、《伏戎纪事》、《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纲》、《四夷考》、《明史纪事本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