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北方基础雄厚,为何科举表现远逊南方,莆田是其中大BUG

古代史中,大部分的古代王朝都是土地面积辽阔的大一统国家,但是国家的管理自然也是离不开各层官员,而说道官员的选拔,又要提到始于隋代的科举制。科举制可以说是古代时期官制史上的最大进步,除了最大程度的做到了“寒门出贵子”,也改变了无数的底层百姓学子的一生命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古时的人们同样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改变命运的,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弊端,比如模式僵化,还有发展到清朝时期的八股文,又成为了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但是科举制的存在,还是有着相当多的正面意义,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科举制起源于隋朝,唐朝时又进一步的对该制度进行完善,科举制也基本成型。仔细算下来,从隋炀帝杨广即位的公元605年开始实行科举,一直到清末时期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并于公元1905年废除后,科举在古代中国一共经历了整整1300年的历史。

那么,在这1300年的历史中,古代哪些地区的知识氛围更浓厚,出的状元最多呢?

古代的科举“大户”们

除了民族自豪感,大家都还有一种家乡自豪感,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家乡人杰地灵,那么下面就列出数据来看看哪些地方才算是当之无愧。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除了是说苏杭两地的风景秀丽外,对应到两地培养学子方面也同样适用。其中苏州排名第一,历史一共出了3900多位进士,其中又有54位状元,比如范仲淹就是出自于苏州的吴县。一提到范仲淹,大家第一想到的都是他的诗词作品,不过其在政治方面也颇有建树,虽然其主导的“庆历新政”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依然可见其魄力和能力。

苏州之后,杭州排在第二位,一共有3500多位进士和15位状元,位列历史第二位。

还有江苏常州、浙江的绍兴和宁波也都是科举大户。此外,以徽商而出名的徽州人在科举史中同样有一席之地,也出了2000多位进士。另外一个科举大户就是江西的吉安,虽然江西的发展相较于江浙还有一定差距,但同样也是人杰地灵之地,吉安共有近3000位进士和20位状元,还有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和南宋的爱国诗人文天祥皆是出于吉安。

“开挂”的莆田

福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虽然与同省的厦门相比存在感较低,但是福州却也是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福州有3200多位进士和26位状元。

还是福建同省的泉州也是学术气息浓厚,因为泉州自古以来就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经济的繁荣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泉州共有2200多位进士和19位状元

福建省第三次上榜,这次得到提名的是莆田。一提起莆田,又让人想到“莆田系”,虽然这个词汇并不是特别正面,但是莆田也是出了不少的知识分子,共有2300多位进士和22位状元。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最夸张的是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的科举考试中,莆田同出了文武两位状元,分别是徐铎和薛奕,宋神宗也是亲自题词写下了“一方文武魁天下,万里英雄入中”的诗句。

到了南宋,莆田又再创神话,这次则是1300年科举史中唯一一次的“四异同科”。 南宋高宗绍兴八年的一场科举考试中,当年全国一共出了293位进士,而兴化一地就出了16人,而兴化就是莆田古时的称谓。四异同科就是指考试的一科,在兴化就有四人同时考中,因为当时并未设立殿试,最后由黄公度取得状元,陈俊卿中为榜眼,从此也留下了“魁亚占双标”的说法。

莆田历来就是有着优秀的科举“基因”,而全盛时期则是在明朝,整个明朝时莆田出了500多位进士,其中300多人都是在朝廷中担任着四品以上的官职,最鼎盛时期甚至是朝廷一共六部,其中五部的尚书都是莆田人。

宋度宗赵禥称莆田为“文献之邦”;北宋著名文人王安石也称“兴化多进士”;宋朝理学家朱熹也发出过“莆田人物之盛”的感叹;清代乾隆皇帝也称赞莆田“科甲冠八闽”。

南北榜案

例举过数据后,大家也都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北方的城市都没有得到提及。

虽然有着共同的文化,但是南北方之间的生活差异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关于粽子或者豆腐脑应该是咸的还是甜的,也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即使古时,南北之间也是存在争论的,比如明朝朱元璋时期就发生了一次关于南北双方的争议,还因此出现了流放和凌迟。

明洪武三十年,这一年朱元璋任命来自于湖南茶陵的刘三吾作为当年的主考官,这次考试一共选拔出了50多位进士,接着又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殿试等环节,并由朱元璋为这50多人排名次。

可是等到最后发榜的时候,来自于北方的大臣们不愿意了,原来是这50多位被选中的进士都是来自于南方,没有一个是北方的学子。承认比别人弱并不难,但是如此悬殊的对比还是让北方大臣们心有怀疑,便联合上奏皇帝认为同属南方人的刘三吾有徇私舞弊的行为。

朱元璋细细一看也是觉得有些不太寻常,便任命侍读张信等人组织重新批阅考卷。张信一行人经过几天的批阅后,发现南方的考生确实更为优秀,而这50多位进士也皆是凭借真才实学考中的,便向朱元璋送达了此次科举考试无舞弊情况,并且考生也皆是真才实学的结果。

复审结果出来后,北方大臣们和考生还是很不满意,认为刘三吾和张信等人肯定是有串通行为,于是再度上书朱元璋表达不满。朱元璋也是有意早点解决这个闹剧,也并未再重新组织审阅和审判,突然就下旨判定刘三吾等人为“蓝玉案”的余党,将刘三吾发配至西北充军,二审考卷的张信等人则是凌迟处死。此外,这次的状元也被开刀问斩,其余进士也都被罢免,朱元璋又重新录取了全部来自北方的61名进士。

先不说事实如何,刘三吾和张信等人的情商也是属实偏低,因为蓝玉案中大部分被牵连的都是北方官员,而朱元璋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而且万一北方考生因此而向北投靠北元,肯定又是不利于明朝的统治,所以最后才以血腥的手段作为解决方式。

科举方面的南北差距

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从整体来说南方学子确实是要优秀些,不过这也和从宋朝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相关。其实直到隋唐两代时,还是北方更为占优,不过从五代时期就开始逐渐的出现偏移,最终在宋代时,由南方彻底占据上风。

古代时期,平民百姓除了是立下战功,另外一条道路也只能是通过科举才能有命运的改变,虽然过程中也是存在着不少的徇私舞弊的情况,但相对来说还是更公平的。不过,古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读书的,因为读书的综合成本较高,而贵族子弟自然也是有更好的教育资源。

还是以科举开始的隋唐时期作为例子,隋朝的首都是洛阳,唐朝是长安,因为两者都城均在北方,教育资源方面也是全国居首。到了唐朝中后期又爆发了安史之乱,这也导致作为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都城成为了动荡之地。因为北方战乱频发,这也导致北人逐渐南移,而南方又因为地理和气候的优势,成为很多人的理想居住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五代后,南方又开始加大发力,虽然北宋将都城设为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但是国内经济南方占上风的局面已经无法逆转。北宋灭亡后,南宋将都城设为临安,即现在的杭州,南方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彻底成型。

由此可以见得,出产人才的情况也是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只有经济发达,人民生活稳定,才是教育的基础,另外人才的多少也和人口基数有很大的关系。最后就是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这才使得南方在科举史上占据了绝对性的地位。

历史状元“千千万”,又都出了哪些名人

从隋朝到清末。科举一共1300余年的历史中,也为历代王朝提供了不少的文臣武将。比如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之一,素有“诗佛”称号的王维就是唐玄宗时期的进士;与颜真卿相提并论的“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也是唐中宗李纯时期的状元;还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就是南宋的最后状元。

总结

当我们以现在的“上帝视角”看待科举时,对其情绪或者看法也多少有些一言难尽。虽然考试至今仍是我们被选拔的主要制度,而且有关方面也总是提着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口号,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现在的考试仍然属于应试教育,所以很多人同情当年科举考生,因为我们同样也是这么过来的。

反方向来说,科举制最为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其自身的存在也是有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后来的八股文更是成为了克制人们思维的枷锁。

不过以总体来看,科举好歹也是存在了1300年,所谓存在即合理,而统治者需要以科举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考生们也心甘情愿的做出这种服务。而寒门出贵子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即使封建社会缺乏法制,科举仍是人们心中的努力方向。

明清之后,科举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愈发严重,所以还没等清政府被推翻,科举就率先被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