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闲书
(1105)
闲谈闲书
读书对于现代人来讲几乎是一种奢侈。即便是像现在天天被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地坐着、躺着,宁愿把大把大把的时间塞给微信、电视、游戏,也极少有人主动去读书,更不要说闲书了。
什么是闲书?闲书是相对于有用的书、相对于经典而言的。它可能与年龄、职业、兴趣等有关。
上学的时候,我们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而读书,凡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分数的书都是有用的,除此之外,都可以归类于闲书,哪怕它是名著也好。那时候我们看《三国》、看《西游》都要偷偷的看,像是地下工作者一样,生怕老师、家长发现,因为它们都属于闲书。
刚上班的时候,我们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职业,也为了评职称而读书,凡是有助于提高我们职业素养的书都是有用的,其它都可以叫闲书。当然,一些名著经典可以除外,甚至不管读与不读都还喜欢摆几本在案头,显得自己多有品位。而真正“浪费青春”的闲书是没有时间读的。
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名著?我认为就是那些百看不厌、能够影响人的书,或者说,它就是在高高的山上,可以俯视脚下,可以眺望远方的书。因为它已经高的成峰了,所以说并不是谁都喜欢,或者谁都能看得懂的。例如《红楼梦》,年轻的时候,我曾专门买过一本,而且三四次下定决心去读完它,但终究没有坚持下去。就像雾里看花,如坠烟海,实在看不懂其中的奥妙,只能把它恭恭敬敬地摆在书柜最显要的位置。
我也算个读书人,自小就有爱读书的习惯。小的时候,我就和建军、大头等几个玩伴积攒小人书。书非借不能读也,《三国》、《水浒》、《说岳》、《福尔摩斯》等闲书,我是很小就偷偷读过的。上了中学,我和我的同学们先后经历了仗剑天涯的金庸、古龙、梁羽生,温婉感人的琼瑶、三毛。那个时候流行租书,虽然功课越来越紧,但大家见缝插针三五天就可以浏览一本。
爱读书也就爱藏书。最多的时候,我的藏书应该能够上千本。最近一次搬家,我狠狠心精简了约三分之一,足足装了三四编织袋,当废品卖了。现在细细想想,卖掉的竟然大多是专业类和学生时代的有用书,留下的却都是闲书了。
到了像我这样的年龄,不追求功名,不谈功利,读些闲书,才是读书的最大乐趣。
每每空闲的时候,我喜欢从书柜上新手抽出一本,漫无目的、自由轻松地读着。一来打发一下闲余时光,二来可以在朋友们面前卖弄谈资助兴,三来也可以长长见识,附庸风雅。
读闲书,没有那些正经书的深奥、枯燥和压力,可以想读就读,那是一种纯自然的自由的享受。就像你在散步一样,可以快,也可以慢,很悠闲,也很随意,那是一种恬然自得的状态和境界。
虽然很多闲书,比较肤浅,不够深刻,甚至是道听途说,经不起推敲。但是,我始终相信开卷有益,既然成书,总有它可取的一面。更何况,书读多了,你总会明白些什么,相信一些什么。知道什么是好的我们可以去做,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我们不能逾越它。
什么是闲书?闲书就是即使不能帮助我们什么,但我们仍然喜欢读的书。读闲书可以让我们心情舒畅,可以让我们悠然地面对生活。
我喜欢读闲书,趁着难得宅在家里的时光,我要认认真真地读几本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