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竟还有这样的地方,必会成为未来朝圣之地

第7期
长治的神仙菩萨

是什么原因让文保部门花费12个春秋

整体搬迁一座寺庙?

关于玄奘西游的时间,

为什么它的记载迥异于一般典籍?

是哪座寺庙让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连连称叹?

又是哪座寺庙屹立千年不倒,

成为中国仅存四座唐构之一?

是谁监守自盗,使得盛景不再?

请你在这篇文章中寻找答案。

新入手的《典藏中国·山西彩塑》

让我下定决心:二刷长治。

趁着假期高速免收通行费,

说走就走!

去之前就知道定不虚此行,

没想到的是

我被长治深深深深折服了。

上次走马观花观音堂只是掀起了这位美人

盖头的小小一角。

下午出发,来到长治天已黑。

市内的府城隍庙和上党门只能门口打卡。

长治晚上最热闹的地方

非府城隍庙门前的广场莫属。

去年年底刚开业的小吃城人气很高,

地上、地下很多美食,

虽然当地特色的少一些。

当地人推荐驴肉甩饼,

不会撒娇说“怎么可以吃驴驴”的同学可以试试。

晚上宿在了市区外,

因为明天要去的地方比较多,

就选择了离第一站法兴寺比较近的宾馆。

相对于市内淡旺季价格没啥变化的快捷酒店,

这家两位数一晚还含早餐的宾馆再合适不过。

第一站:法兴寺,比较好找,

跟着导航即可。

路边高大的杨树成荫,

心情也豁然开朗。

看到路边鸣笛经过的蓝皮火车,

竟还有一丝浪漫情调。

路上可以见到多家煤炭化工工厂,

这就是法兴寺整体搬迁的原因之一。

法兴寺原建于现址东北方的慈林山上,

20世纪因煤矿过度开采造成采空区,

危及古建全,

所以才进行整体搬迁。

对文物的破坏往往都是不可逆的,

她们都极其脆弱,

说不定哪天就再也见不到了。

法兴寺有三绝。

第一绝舍利塔

佛塔中的“四不像”,

似塔非塔,似殿非殿。

第二绝燃灯塔

点燃佛灯,

无论你东南西北风都不会吹灭。

这两绝都是唐代的东西。

▲舍利塔

▲燃灯塔

第三绝是宋代的

美到让人窒息的十二圆觉菩萨

这里只谈第三绝,

以十二菩萨中的思维菩萨为例,

这是我觉得最美的菩萨塑像之一。

这尊菩萨到底在思考些什么呢?

曾有一家四口在像下有过一番讨论。

儿子说:菩萨花瓣形的双唇间,

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应该是在想情人。

母亲说:人物传情达意的关键在眼睛,

你看她低垂的双目,

那是正在俯瞰众生,

为迷途的人答疑解惑。

女儿说:不,菩萨在听音乐,

你看她的指头极富韵律感,

分明是在打拍子,

微倾的头颅在随着音乐轻轻摇动。

父亲说:你们都错了,

整尊造像神态祥和而超脱,

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呢?

快成佛了,

她正在体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法门,

涅槃妙心。

一位老和尚听后说:

都对,也都不对。

佛家讲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一个人的艺术修养、道德修养有多高,

也就是他的心境有多高,

在看菩萨像时,

心理所产生的联想就会有多高。

风动?还是幡动?

六祖惠能曰:

仁者心动

▲正殿:圆觉殿

宋代建筑

▲十二圆觉菩萨之一:思维菩萨

▲思维菩萨特写

▲十二圆觉菩萨之一

我觉得崇庆寺还有第四绝,

就是圆觉殿扇面墙后的倒坐观自在菩萨。

又名水月观音、自在观音。

这一形制是唐代画家周昉受玄奘法师

《心经》中观音名称新译“观自在菩萨”的启悟,

结合儒家的“水”“月”之境,

而创作出的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和

民族审美趣味的新形象。

如水的衣纹缓缓倾泻而下,

仿佛能够听到溪流叮咚之响。

作者运泥如笔,

尽得工笔人物画之神韵。

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坐在这些菩萨中间,

静静地陪伴她们看云起云落,

看香火明灭。

宋人的内敛静好,

内里包裹着大唐的热烈蓬勃,

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

便是这样一种感觉吧!

离开的时候买了一本书作纪念。

还有套十二位菩萨的画册在售,

108元的售价让我很不舍地

放弃了收入囊中的想法。

但幸运地得到了作者张宇飞老师的签名。

如果你来到这里见到他

有问题不妨向他请教。

下一站是崇庆寺

崇庆寺离法兴寺非常近,

十几分钟的车程。

崇庆寺在山上,

山脚是一个叫琚村的村落。

经过村落的时候惊奇地发现

有许多颇有年头的民居,

但都年久失修,

甚至坍塌倾颓。

这就是晋东南甚至是整个山西

文物保护的现状之一,

宝贝遍地但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修缮维护,

而且也少人关注。

崇庆寺进入大众视野源于

1991年的一次偷盗事件,

事后钱绍武等艺术家前来实地考察,

连呼意外,

钱先生更是盛赞“十八罗汉像”为“宋塑之冠”。

崇庆寺很小,

就像一个小四合院。

全寺彩塑超过247尊,

其中宋塑24尊,明塑23尊。

正殿千佛殿佛台上是一佛二菩萨的组合,

二菩萨背光后各塑净瓶观音战像一尊,

这种形制还是第一次见。

▲千佛殿,北宋建筑。

▲背光后的观音

三大士殿佛台上主尊塑观音菩萨,

两侧文殊与普贤对坐。

三尊菩萨身姿婀娜,

轻盈飞舞的飘带让人感觉这三位菩萨

似乎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南北沿墙台座上塑十八罗汉。

工匠以形传神,运用洗练简括的手法,

通过表情、体态、衣饰等细部的微妙变化,

透射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

颇有几分禅宗“直指人心”的意趣。

▲三大殿全景

钱绍武曾把三大菩萨造像的艺术特色概括为:

七窍凿而浑沌不死。

此话出自《庄子》中的一则寓言。

说的是南海之帝名倏,

北海之帝名忽,

中央之地明浑沌。

三人是好哥们,

倏忽两人经常相会于浑沌之地。

后来二人打算报答他,说: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于是日凿一窍,七日后,七窍凿而浑沌死。

其实意思就是说造像达到了写实与写意的高度统一。

▲文殊菩萨局部

▲罗汉之一

地藏殿主要是明塑。

正中为地藏菩萨,

左右塑十殿阎王,

两山墙塑六曹判官。

背后的悬塑远观亭台楼阁精致小巧,

近看却是鬼门关、望乡台等地狱场景,

缩微的幽冥鬼府如一幅长卷徐徐展开。

▲地藏殿全景

▲地藏菩萨之一

半山腰有个三嵕庙

上山时还误以为是崇庆寺。

这个三嵕庙游人更加稀少,

而且光听名字还真不知道庙里住的是哪方神仙。

进去才知道里面供奉是后羿

之前在介绍长治观音堂的时候,

就提到二十四诸天融入了本土元素,

里面就有后羿,

看来“后羿”崇拜在当地是相当盛行的。

▲后羿在宋朝时被封为

“护国灵贶王”。

离开崇庆寺、三峻庙的时候已接近中午,

接下来是原起寺、大云院、天台庵的路线安排。

来到原起寺的时候双门紧闭,

看门人估计回家吃饭了,

等人来开门的间隙又有两位北京来的游客。

能来这种地方的都是真爱啊!

▲坐落在高台上的原起寺,

高耸的塔名为青龙塔,建于北宋。

▲正殿大雄宝殿,

约为五代建筑。

▲青龙塔局部

▲于寺中可远眺漳河,

当年“暮听钟声夜听潮”

“风吹铃响动两岸”可谓盛景。

可如今再也听不到了。

塔角的铃铛和塔刹的铁人都被偷盗走了,

如今看到的是复制品。

据说是当时的文物旅游局局长监守自盗。

欷歔!

原起寺下面有个玉皇庙

也是大门紧锁。

原起寺的看门人说

可以在庙对面的超市超市找到开门的,

结果却无人。

我同北京来的说可惜看不了啦。

他们说:应该是明清的。

说完便拂尘而去。

看吧!这边古建多得让游客都任性起来,

明清我们不看!

离开原起寺,驱车前往大云院

路上多次举棋不定不知该走哪条路。

突然一个夺目的红色影子从旁边疾驰而过,

原来是刚才在原起寺碰到的

开红色吉普车的小姐姐,

看方向她也是要去大云院,

随着她便是了。

果然,我们在大云院再次偶遇,

成为院里仅有的“动物”。

从高处俯瞰,

龙耳山的九条支脉好像九条蜿蜒巨龙

从三面环抱而来,

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圆环,

圆环正中有一座小山丘仿佛一颗硕大的宝珠,

大云院就在这颗“宝珠”下,

古代文人将这里美称为

“九龙戏珠大云院”。

但三百多年前的一天,

不知是不是九龙显灵,

天昏地暗,暴雨倾盆。

一场山洪几乎将大云院荡平。

“渡劫”后的大云院,

仅剩主殿弥陀殿和七宝塔安然无恙。

弥陀殿为全国五处五代木构建筑之一,

结构上使用普柏枋为国内现存最早实例。

殿内21平米的五代壁画,

为我国同期寺庙道观中仅存的五代壁画。

壁画绘的是“维摩经变”图

讲的是维摩诘大居士卧病在床,

释迦牟尼派文殊前去探望并进行辩论的故事。

整组壁画在绘制技法上承袭了

晚唐时期“焦墨薄彩”的风格,

并在重要部位沥粉贴金。

虽然大部已剥落而模糊不清,

但鲜艳的色彩,柔美的线条,

迎风舒卷的彩带,

看一眼便足以让人穿越,

仿佛进入香花坠落、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

七宝塔精美非凡,

在此不表。

说一下院内的一通宋碑。

一些典籍中记载,

玄奘西游是在贞观元年,

《西游记》所说唐三藏取经为贞观十三年。

而在大云院的北宋碑上,

却记载着唐僧取经为贞观三年。

石碑背面的部分碑文为:

“大宋国潞州黎城县礼贤乡双峰山大云禅记,

淮唐三藏传云太宗朝贞观三年往西国取经

至贞观十八年回至邬州和集县写得三千六百卷

遍劝受持难此心秘密灵通诸佛皆因兹法

而出世普劝受持同增极果……”

大云院脚下的村落也是满满的古意,

随便一座院子就是上百年的历史。

大家猜猜看路边这只披着红布的小动物是什么?

有何意义?

最后一站是天台庵

路上突然乌云翻滚,

很快豆大的雨点便砸了下来,

看来这里雨水还算丰富。

顺便说下这里的自然环境。

如果你还觉得山西是个黄沙漫天的地方

那就大错特错了。

起码这里河流纵横,大树参天,

很是宜人。

听说东边的太行山大峡谷也是美绝,

有机会定要尽兴一游。

话说大雨如注,

来到天台庵时又是“人去楼空”,

在门口屋檐下等了近半小时,

雨神才渐渐收了神通,

开门人冒雨来为我开了门。

天台庵坐落在一块高地上,

视野极为开阔。

至此,四座唐构已见到两座。

▲门楣上的标志,

文革时平顺革命委员会颁布的,

因此她才幸免于难。

离开时觉得意犹未尽,

还有许多地方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去到,

只能再找机会一探究竟了。

有人说:在艺术领域,并不存在进化的概念,

我们现在所创造出来的美尚不及古人的万分之一。

幸运的是,

经由这些古建、雕塑、壁画,

我们得以穿越漫长的岁月河流,

去往彼之岸看一看,

感悟曾经鲜活的心灵和充实的生命力。

现在的社会,

大概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灵的寄托吧!

这里,

现代化在极力掩埋过往,

但过往又如野火一般,

脆弱而坚强。

一代代的历史不断沉淀,

但只要根不烂,

辉煌灿烂的过往定要结出花来。

这里,

如今依然仿佛一个遗落的世界,

但必定成为中国未来的朝圣之地

资料来源:《佛影-法兴寺、崇庆寺、观音堂彩塑赏析》,张宇飞著;《典藏中国·山西彩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