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用香的起源与文化

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都可溯至先秦时期,尤其香的历史则更为久远,那时的焚香被称为“燎祭”(将柴木,草,粮食放在陶制容器中焚烧),也就是香最早的萌发,而中国的香还有一条并行的线索,也是平民百姓不了解的线索,那就是宫廷御用的香。

宫廷用香初始于秦汉,两汉时熏香风气在以王公贵族为代表的上层社会中流行开来,用于室内熏香,熏衣熏被,宴饮娱乐,袪秽致洁等许多方面。成长于六朝,魏晋南北朝等四百年中文化艺术领域异常活跃,是香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宫廷熏香风气不断扩展,香药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长,以多种香药配制而成的合香得到普遍使用。之后在隋唐时期宫廷用香更是得到不断的完备,这一时期宫廷用香已经进入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随着国力的强盛陆海交通的发展,宫廷香品的种类更为丰富,制造与使用也更为考究。宫廷用香也被列入唐代宫廷礼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宋元时期宫廷用香可谓是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宋代崇文抑武,虽军力薄弱但文化繁荣,是中国历史上宫廷用香的一个辉煌阶段。宋元宫廷香文化的繁荣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全面的保持并稳步发展。黄铜冶炼技术的发展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达,为宫廷用香的香具填色不少。

在中国漫长的宫廷生活,封建制度里,均将各种形式的焚香仪式与宫廷生活中的礼仪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论朝贺庆典还是郊庙祀典,都要举行隆重的焚香仪式,并将沐浴,焚香作为生活日常中基本的礼仪。所以,日常中的用香就显得格外重要。

以下给大家介绍一下清代宫廷用香的实录:

一、清官焚香制度

关于焚香制度,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当为汉代。据《十洲记》所载,“汉武帝时。西域月氏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烧之,芳气经三月不歇。焚香制度从此历代相沿不辍。清朝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乃各种礼仪文化集大成者。因而,清宫的各种香料香具齐备,用香制度严格,为香文化发展的峰巅.清帝肇基于东北.其礼仪制度虽多因袭明制,但崛起之初也有诸多自己的特点。”尤其入主中原后,用香制度日趋完备,囊括国家全部礼仪活动的“五礼”之制中无不处处用香,且名目繁多.现仅就“吉礼”中的祭祀祖先,“嘉礼”中的登极大典,用香情况略述一二。

祭祀祖先属“吉礼”之一,清宫中的祭祖活动主要在奉先殿,寿皇殿进行。届时,要将列祖列宗神位恭移前殿飨祀,陈香盘,尊实等,皇帝要亲诣上香行礼。登极大典属“嘉礼”之一,为最隆重的宫廷典礼之一,太和殿东西檐下陈设拂尘、金炉、金香盒、金盥盆、金唾盂等等,礼部官在午门外设龙亭、香亭各一。龙驾由午门进入,仪仗前引,香亭焚香走在前面,龙亭随其后.慢慢地鱼贯而行,可见当时焚香的重要性。

二、宫廷香料

清宫中所用香料至此日渐繁多,而且均为天然,可分为动物类、植物类、树脂类三种。动物类有龙涎香、麝香等。植物类香料有伽南香、檀香木等。树脂类香料有安息香、乳香等。清宫用香例由茶库司员采办交进,存贮于自鸣钟处,造办处杂活作亦做各种香饼、盘香、香丁等。以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作活计清档》记载为例。“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五日,宫殿监督领侍陈福,付侍苏培盛,李英传旨,着照先做过的垂恩香料盘香做二十八盘,俟明年二、三月间再做些,香方不可传出,钦此。”“雕銮作,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员外郎满毗传做端阳节备用三色宫香饼二斤,降香丁八两、白檀香丁八两、沉香方丁八两,记此。”《雍正七年。夏季流水档》“十八日,员外郎满毗传作备用小董恩香四料。记此”。

三、用香及焚香之法

1。佩香。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用香草来薰香、杀虫,避秽气,治百病,相沿成习,由此出现佩香

2.香具。香具有香盒、香薰、香筒、香炉等。

3.焚香。关于焚香方法《清宮述闻》有具体描述。如除夕夜半陈炭于铜盘.炽以取暖。盘以铜为之,置房中。内燃板炭。孝钦取松枝少许,投之盘,宫眷亦各折小枝及大块松香以入之,顷刻,满室氤氲,取吉祥之意。”凡遇皇上升殿之日,宝鼎内燃用松柏枝五斤八两,太和殿宝鼎燃用松柏枝十一斤。太和殿前丹陛上龟鹤。御殿时亦各炷香。朱家?晋先生曾讲述过烧香面乃用一种“万”字不断纹炉具,按动机关,原来洒在平面上之香面随花纹凸出,从一头点起,依纹饰而燃。在寺庙大殿案上檀香炉则用炭饼,在上面洒劈成短牙签状的檀香木。焚龙脑要复杂一些,先要在香具中堆上厚厚一层灰,然后放上一块烧红的橄榄核形炭,上面再盖上薄薄一层灰,再置一片薄薄的云母片,龙脑放在上头,慢慢地薰炙。这样炭火不烈,龙脑烧得缓慢,香气亦不浓烈。

总之,清宫中香文化的蓬勃发展,因其有强大的保护力也是对历代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延续,也是宫廷礼仪文化中不可离之须臾的。香料、香具等是一种物资,有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它又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反映。因此,清宫用香之香方也是后世沿袭使用对民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清宫用香之香具是人民文化上巨大的财富。

家族传承传统宫廷用香制作工艺及手工秘制与天然香药

宫廷香已经流传已久自清朝起蓬勃发展,由时氏家族一门传承五代,是北京宫廷御用的一个手工炮制宫廷用香的传承家族。自家族创始制香工艺以来,秉承着材料取自天然,做工源于手制,为清代时期宫廷的用香文化留下浓厚的一笔。后经第五代传承人时亮先生继承祖上完整香方及手制工艺图谱并加以保护整理,沿袭至今。将传统宫廷香品不断扩大、完善,保留御用香药香品百余种。

宫廷传统手工制香是北京羽亮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根据上百年的历史香方为依托,按照传统工艺和家传技艺制作的宫廷御用香品,是目前除藏药香之外,在汉地恢复研制出的唯一的纯手工制作的宫廷用香。

由于家族药香的历史性,时亮先生将其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或批准,以期得到更好的重视和保护,同时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宫廷传统文化

手工制作工艺由家族传下之图谱,八大项二十四小项宫廷秘制工序,“切,捣,压,洗,煮,治,揉,晒。”严格按照当年家族老辈人进贡宫廷香品制作工序之标准,必不敢减一项而求其价廉。制作工具乃家族传承之老器具,遗失损坏之器具用手工老工匠将其修复,必不敢用现代工艺代替制香而求其数量。制作过程必不沾铁气,火气。全部手工制作工艺与当年进贡香品制作工艺全部一样,以保证其传统性和手工工艺。

材料取自天然,时氏古谱规定:“不人工齐,不制香。不上好之材料不制香。”北京羽亮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秉承了宫廷传统香制作工艺,以道地的天然植物香料和少量的动物香料为原料根据家族传承上百年的传统香方和炮制工艺,整理研制而成。

家族中宫廷御用香的制作原则是要使香养神养生,开窍益智。羽亮之香料取自天然,制香之水取自山泉,多种天然香木及药材经石磨研磨而成的香料,制作过程无化学制剂,无机器加工,因此所制之香质地精良,沿袭传统宫廷手工制香工艺。

传承宫廷用香的香品介绍

香在宫廷生活中的用途极为广泛,概括言之约有六:

一为祭礼大典所用,以增加其庄严,神圣之色彩.

二为调节空气明目提神。古人读书必焚香,既可免除恶臭.使读者心中愉快有裨益于理解及记忆,又可刺激精神便于诵阅。

三为薰衣之用,凡入朝觐见或拜谒尊贵必须将衣服薰香.方不失仪。

四为计时,光绪庚子,两宫避乱西安,慈禧太后每晨于寝宫院内设案、置炉,烧藏香一枝、妆罢传膳,香亦烬矣。在清宫中内庭时辰房日.钦天监委天文生一人看香候时.

五可治病,如龙脑香,《本草》云,味苦辛.微温无毒,主内外障眼,三虫疗五痔,明目镇心秘精。麝香,《唐本草》云,主辟邪杀鬼精,中恶风毒疗伤。白檀香,《本草拾遗>>记,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风鬼气杀虫。据清官造办处《各作成作活计档》中载:“二十四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二十三日,首领太监萨木哈持出伽南香一块,重七斤十三两。着伊请旨,若是不好的,留着配平安丸用,钦此。”由此可见,清宫中亦用香配药。

六为日用。如将零陵香、茅香花、杜衡、白茅香薰之,饮之、沐之,人体皆香。另外零陵香可和酒,使酒味香纯。芸香,必粟香可避纸鱼蠹,还有许多香可杀虫。

北京羽亮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根据家族之香方,上述几大系列的宫廷用香均以炮制成系列产品,以传承传统宫廷文化,恢复传统文化。

以下从家族香谱中摘抄几例香方,仅就治病之香,生活用香略述一二。

治病之香乃宫中大量消耗香品之一

闻思(宫廷御用传统药香)

芳香养鼻,香味养人。传统药香,乃麝香、苏合香、安息香之组成传统秘制而成,不及则功效难示,太过则性味反失,在古朴中必要有淡淡的幽香,本早纲目曾载:药香具有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续筋骨。本草从新:宜行气血。研服行血下气。安神之神效

禅悦(宫廷御用紫檀药香)

谓之 旃檀 素有 香料之王、帝王之木 的美誉。本草经疏:紫真檀,主恶毒风毒。凡毒必因热而发,热肾则生风,而营血受伤,毒乃生焉。此药咸能入血,寒能除热,则毒自消矣。

醍醐(宫廷御用老山檀药香)

据史料记载老山檀具有行心温中,开胃止痛的功效。气息宁静,圣洁而内敛,给人以心悦诚服的王者之感。独特的安抚作用可以使人清心、凝神、排除杂念,对冥想和入静很有帮助。

生活用香简述

出尘(宫廷御用净化空气香品)

绿檀,有百乐圣坛之称,通常供为吉祥之物。随身佩戴邪气不侵,浊气不染,有净化空气之功效。

香挂(宫廷御用薰衣物香品)

是将芳香药如苍术、乳香、檀香、茵陈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挂于衣柜之中,可消除浊气,衣物不侵虫咬,并有香气扑鼻。

此外家族香谱中还介绍有慈禧太后当年在宫廷中药用美容之香药方在此略述几种。

玉容散: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日,小太监千祥傅李德昌、王永隆凝得玉容散加减分丙。

白 芷一面五钱 白牵牛五钱 防 风三钱 白丁香一面 甘松三钱 白细辛三钱 三(山)柰一面 白莲菠一面 檀 香五钱 白江(殪)嚣.一面白 芨三钱 鹰傺白一面 白 歙三钱 鸽僚白一面 圈 粉二面 白附子一面

共研桎细面,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演,搽拦面上,良久再用水洗净,一日二、三次。

慈禧面部常生有黑色沉淀的大小斑纹一一黧黑斑,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是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造成的。为此,御医李德立,庄守和为她精心配制了由十六味中药组成的“玉容散”。此方多为美容要药,组合一起,可滋润肌肤、祛除斑纹,其中有白芷,气味芳香,润肤泽面去黑色。白牵牛,对面黑,雀斑,黑斑有特殊疗效,白丁香,即麻雀粪(以雄粪为好)可去面上粉刺、斑纹。鹰条白,为鹰粪,有防皱灭痕祛除黑斑的功效。玉容散用水调,搽搓面颊良久,再用太平车(按摩器)在面部反复滚动,使药性渗透皮肤,再用温水洗净。辅助药物治疗的太平车,是用玉或玛瑙等珍贵材料精制而成,以其摩面;对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十分有益。慈禧有一日三化妆的说法,涂玉容散是其中之一。玉容散集治病、美容,养颜于一体,甚得慈禧的欢心,是慈禧长期使用的化妆品之一。

藿香散:

藿香叶 白芷 零陵香 檀香 丁香 糯米 广明胶等

慈禧日常化妆还喜欢用“藿香散”。此方汇集七种香药作主药。香药具有通行经络,走气入血,无孔不入的功能,可以把体内或体表的垢浊祛逐,藿香叶,能化湿除野贈(面部黑气).香白芷是祛风药,善治面黑,润泽颜色。零陵香为辟秽药,能香肌肤。檀香为行气药,治面生黑子。丁香为温中药,可增白除黑。糯米补中益气,广明胶,系牛皮熬成,能滋养皮肤,增加皮肤的弹性。以上诸药化湿、辟秽、理气、去黑增白、润肤香肌,具有养颜美容的特效。

中药香肥皂:

皂角 檀香 沉香 排香草 广陵香等

人的皮肤直接与外界接触,容易沾染脏物,加之脱落的表皮碎屑和分泌的皮脂,形成污垢,不仅影响美容,还会妨碍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和营养,容易造成皮肤粗糙和衰老。御医们为慈禧选用多种中药,精心配制“加味香肥皂”供她使用。加味香肥皂中的原料,多属芳香类中药,如檀香,排香草、广陵香等具有浓郁的香气。其他诸药均有行气血、通经络、祛风消炎、解毒等功效。有改善皮肤营养,延缓皮肤衰老及嫩面玉容作用。用加味香肥皂洗面后,不仅涤垢清洁,还能留下阵阵幽香。慈禧十分喜欢这种中药香肥皂,天天使用,还将此皂作为赏赐重臣的高品。据载,赏赐给她的心腹总管太监李莲英,一次就多达一百块。

平安丸:

檀香、沉香、木香,白蔻仁,肉蔻仁,红蔻,神曲,麦芽,山楂

光绪十年,御医李德昌又推出新方“平安丸”此方用三香(檀香、沉香、木香),三蔻(白蔻仁,肉蔻仁,红蔻),焦三仙(神曲,麦芽,山楂)配制而成。中药前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迨脾胃健运,人自安和,《平安丸>取其之意。平安九大为慈禧赏识:连服数日:消化有力,气血旺盛。皮肤营养充足,面色逐渐红润,皮肤也Et见细腻而有弹性。太医院御医除为慈禧配制多味方剂美容外。还选用单味高级营养补药。

(0)

相关推荐

  • 从宫廷沉香雕刻到域外香料贸易

    沉香是众香之王,在历史上从未脱离过主流.从历代典籍及留存文物来看,沉香主要用于熏香.入药及制作雕刻艺术品. 清代宫廷中,沉香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档案记载来看主要集中在月例分发.各类祭祀活动.合香.入 ...

  • 屈兆麟|清末宫廷全才画家

    屈兆麟,"供奉内廷,清季如意馆长.细笔花鸟,悉能生动自然.山水.人物.花鸟,靡不精妙,尤善松鹤.画蝙蝠虽有名,不过应酬之作."是位全才画家,在清末宫廷为慈禧代笔画松.鹤.灵芝等. ...

  • 香,道教神学文化的重要标志

    香的起源很早,早在<周礼·翦氏>中就载有"翦氏掌除蠧物,以攻萗攻之,以莽草熏之".此时的香还在作为驱虫作用.关于香的起源,公认最早的指代是食物的香气.在东汉许慎所著&l ...

  • 美食推荐:宫廷荷香鸭、家乡煮螺蛳、鱼子酱鹅肝制作方法

    宫廷荷香鸭 创意:这道菜虽起名"宫廷",但在制作时却并不传统,尤其在制作卤水汤料时,选用了啤酒作原料,口感比用高汤还鲜美. 特点:鸭子色泽诱人,鸭肉滑嫩,荷香味浓. 原料:光鸭1只 ...

  • 有专家猜测,全世界各地的龙,应该起源一个文化

    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龙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难以找到源头,在炎黄二帝的神话时代,龙就出现了,涿鹿之战时,黄帝召唤有翼的应龙作战,<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 ...

  • 宫廷的香具

    沉香,是由瑞香科树木被刀伤.虫蛀或细菌感染,其伤口分泌的树脂经过长时间结节而成,即所谓"结香".其中,奇楠从明代开始被视为最高等级的沉香,深受皇室宫廷青睐.奇楠,主要出产于两广.海 ...

  • 中国古建筑为何悬鱼?悬鱼装饰起源及文化特征是什么?

    我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特征,是艺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我国古建筑的艺术,除了了解其主要特征之外,还要了解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装饰就是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从各个细节 ...

  • 【杏林春暖 橘井生香】传承中医文化,绽放热血青春

    2021年小郎中携手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传承中医文化,绽放热血青春 炎炎夏日,蝉声四起.带着青春的梦想与热血,致力于成为最具特色的儿童中医文化知识教育团队的"小郎中追梦 ...

  • 穿越千年的香气!甘肃女调香师复原百余款宫廷古香

    宣和御制香.寿阳公主梅花香.韩魏公浓梅香······提起宫廷古香,鲁雯如数家珍. 今年38岁的鲁雯是甘肃兰州的一名调香师,同时也是传统手工制香非遗传承人.2020年12月,鲁雯完成了108款中国传统宫 ...

  • 第1626篇  阴阳观念的起源——红山文化研究

    红山文化(6500年-5000年前)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考古学文化,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晚期(5500年-5000年前)出土玉器较多的一个遗址,该遗址先后出土了一百六十余件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有工具类. ...

  • 香:唤醒沉香文化,着眼市场未来

    沉香之所以长久以来被人们钟爱,不仅是因为它拥有独特的香味和独到的药用价值,更因为它有着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品香还是藏香人士,都会从了解沉香开始,这足以说明沉香的宽广与重要,用心去感受其灿烂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