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糖心病” 吗?
糖尿病性心脏病(简称“糖心病”)是指糖尿病病人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包括:
① 心脏大血管病变所致的冠心病;
② 心脏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肌病;
③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所致的心律紊乱及体位性低血压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几种糖心病!!
发病率高且发病时间早:冠心病是“糖心病”的最常见类型,大约占80%;并且糖尿病人冠心病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2~4倍,45岁以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脏病的比例较非糖尿病者高10-20倍。
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非糖尿病患者中,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但在糖尿病患者中这种性别差异消失,男女都一样,女性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变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4倍。
症状不典型,无痛性心梗较多见:许多糖尿病友尽管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很严重,但病人往往没有自觉症状或仅仅表现为头晕、乏力,即便发生急性心梗,也没有明显的心前区疼痛,而常常是以心衰,休克、心律失常作为突出表现,因此,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病人感觉神经受损有关。
病变程度重、预后差:糖尿病人冠心病往往是多支、多节段冠状动脉受累,血管狭窄程度较高,溶栓效果较差,治疗难度大,病情进展快,心梗再发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远比非糖尿病人群的冠心病要差。
容易发生猝死:在受到感染、手术、麻醉等应激因素刺激时,容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糖尿病心肌病属于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早期病人在静息状态无明显症状,劳累后可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不全;晚期病人自觉症状及心功能不全进一步加剧,表现为严重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心电图检查正常或有非特异的ST-T改变,超声心电图显示心脏扩大及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这点有别于冠心病)。心内膜活检可见特征性微血管病变和(或)间质病变。
静息时心动过速和固定心率:在病情早期,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糖毒性致使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受损,使得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相对增强,患者可表现为休息状态下心率过快,往往超过90次/分,甚至高达1 30次/分;而到了病情晚期,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均受到损害,心脏几乎完全失去神经支配,这时往往表现为心率相对固定。因此,透过患者心率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心脏的植物神经病变。
体位性低血压:正常人体位变化时,人体可通过提高血管紧张度和心排出量而使血压维持正常。糖尿病人由于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受损,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血管张力,当患者由卧位突然起立时,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大汗、站立不稳甚至晕厥。
无痛性心梗:由于心脏感觉神经病变,使得糖尿病人在发生急性心梗时无疼痛或疼痛很轻微,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甚至猝死。由于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危险性反而更大。
“糖心病”防治需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说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原则。
饮食疗法
控制总热量
合理配餐
少量多餐
高纤维饮食
清淡饮食
持之以恒:每周5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
量力而行:避免剧烈及竞争性运动。
适宜心率=170-年龄。
有氧运动:强度适中、时间较长、有节奏的全身运动,最佳方式为步行。
运动治疗的禁忌症:
①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② 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并且活动后加重
③ 严重糖尿病肾病;
④ 严重的眼底病变;
⑤ 血糖控制不稳定(血糖>16.8mmol/L,或血糖<5mmol/L,血糖波动大时)
控制体重
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
戒烟限酒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若饮酒应计算酒精中所含的热量。
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15g酒精相当于4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50ml低度白酒)。每周不超过2次。
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
生活规律
应该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做到早睡早起,并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
保持愉悦的心情
遇事心平气和,要宽以待人,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压力、心理应激增多时做自我放松训练:如通过深呼吸放松,意念放松,或听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瑜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