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2729-美军伤亡为何要“说谎”?其实都是老套路,“战果”也一样

2020年1月17日,美军承认在此前伊朗的导弹袭击中,有11名军人负伤,其中8人送往德国医院治疗,3人送往科威特进行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这11人的“脑震荡”恐怕只是情况比较严重的。因为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有这种状况的军人是几十人而不是十几人。

当然了,无论到底负伤的人有多少,美军“零伤亡”肯定是不存在了。而无论在袭击发生的当天,还是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声明中,“零伤亡”都是其一直对外宣称的数据,同时也是美国决定不再继续报复伊朗的重要依据。

美国之所以改口的官方说法是:当时指挥官评估没有人受伤,但事后几天有人出现了症状。

这么说多少算个理由,但是说服力不是很大。因为袭击是1月8日发生的,即便是几天后出现了症状,那么美军也可以立即对外公布,但一直到了袭击发生后的第9天,美军才将伤亡统计对外公开。

而这9天中发生了伊朗误击乌克兰客机事件,同时因伊朗表态的前后不一,导致国家公信度受到重创。伊朗显然已经不大可能在这个时间窗口上有什么动作,而美国恰好在这时候公布了“更新”后的伤亡数字。

所以外界估计:美军真实的伤亡统计可能很早就有了,但要配合美国国家层面的政治决策。在当下美国不愿与伊朗大规模冲突的时候,就不适合“有伤亡”。因此其选择了对外公布“零伤亡”,以顺理成章地结束紧张的美伊热战。

而当伊朗因客机事件焦头烂额的时候,美国再公布伤亡的负面消息已经冲击力不是很大,所以其为了确保之后不被别人拿出美军负伤的实际证据来打脸,索性自己就先承认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美国还是伊朗,在分别应对伤亡和客机事件时,第一时间都选择了隐瞒真相,不过伊朗选择了本不该隐瞒,而且无力隐瞒的,结果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而美国选择了可以找出理由的操作,尽管有人怀疑美军,但其实也不会对美国造成多大的实质性影响。

实际上,对信息的管制和选择性发布一直是舆论战的一部分,美国深谙此道,故而在很多此类事件的处理上游刃有余。

这一事件虽然暂时就到此为止了,我们尽管也没办法确保美军现在的声明就是真实的,但是却不妨探讨下美军在作战中的伤亡及战果问题。

国内有很多人比较推崇美军,认为美军就是天下无敌,在讨论一场战役或战争的时候,通常会对美军的伤亡和其对手的伤亡进行比较,然后往往能得出非常悬殊的战损比,以证明美军战力的强大。

众所周知,美军跟我军是交过手的,关于美军自身伤亡统计的那些原则,大家也都知道,像最近的这种行为,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本文就谈谈当年美军跟我军交战时的关于伤亡和战果的一些操作。

在正式谈之前,笔者先强调一个事实:不管是美军还是其他军队,自己宣布的歼敌数字通常跟对方真实的损失有一定出入。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战时宣传因素,另一部分是战场统计问题。有时候会多统计些,有时候会少统计些。

但是这其中也有接近事实和较大夸张两种情况,志愿军的统计相对来说,误差不会特别大,但联军方面就未必了。

比如志愿军在抗美援朝前两次战役中,我们统计的歼敌数字是52026人,但其实联军方面的损失要大于这个数。美国人阿兰R米勒特所著的《极度深寒-朝鲜战争(1950-1951)》一书中统计联军的战斗损失就达到了57000多人。

为什么志愿军统计战果的反而比联军真实损失的要少呢?

主要就是因为当时有的部队觉得打韩军含金量比较低,没有将打韩军的战果认真算,另外韩军一打就散,有的死伤失踪未能归队。这些人我军没统计战果,但韩军那边却要统计损失。

不过,联军这边却不会少统计志愿军的损失,在其“战果”方面,通常都是远大于志愿军实际损失的。

如《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统计,仅仅在1951年5月的一天内就“毙敌21000人,击伤14000人”。

而实际上志愿军的第五次战役虽然打得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如此。

在将近2个月的作战中志愿军一共战斗损失了75429人。美军如果一天就取得了那样的战果,那么也就不会有之后的谈判了。

在第五次战役中,美军伤亡了1万余人,韩军伤亡了3万余人,另有其他军队的伤亡。双方各自统计的损失数据对比大约是2比1,在联军掌握绝对制空权和武器装备优势的情况下,这样的战损对比其实也不是很悬殊。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还统计1951年10月、11月,其“战果”为130000人。

到后来,美军的统计越来越离奇,以至于美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美国人I·F·斯通所著《朝鲜战争内幕》中称:

东京司令部声称在此期间(指1951年下半年),敌军(指志愿军一方)伤亡人数从119.1万人猛增到151.8万人,平均每月的伤亡人数为54500人。

但此时东京司令部对敌军伤亡人数的大肆宣扬使得公众感到极为厌烦,《纽约美国人日报》抗议道:美国军事当局采纳了报道敌军伤亡人数的政策……结果使我们的损失相比较而言则小多了。

美国媒体质问军方是否认为“美国人民会因敌军伤亡惨重而对本国的伤亡人数感到自鸣得意”?同时美国媒体还得出结论:他们(美国军方)给我们提供的敌军伤亡人数是如此令人怀疑,那么我们又如何相信他们提供的美军伤亡数字就是真实的呢?

请注意,这还不是我们对美军伤亡的质疑,而是当时美国媒体就已经做出了这种质疑。

而当时美军的确不仅在“战果”问题上做起了文章,也拿本国军队的伤亡损失来配合政治姿态,一如最近发生的这起事件一样。

1951年11月14日,美国第8集团军军法署长官詹姆斯M汉利上校召开记者会,其称有5500名美军战俘被屠杀,11月16日,这个数字又增长到了6270人,11月17日李奇微对这个数字进行了肯定。

毫无疑问,美军的这个表态意在国际上创造对志愿军不利的舆论,以求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实我们都知道,美军屠杀和虐待战俘是真,但志愿军则绝无可能。不虐待俘虏是我军在战场上的一大原则,美军这样的宣传既是“无中生有”,也是拿本国军人的生命在开玩笑。

或许是因为这个谎撒得有点太大了,11月20日,李奇微改口了:6000名美军战俘“很可能”被杀害了,目前有证明的人数仅为365人。

稍微学过语文的人都知道,加上“可能”两个字的话,那事件的本质就不一样了。甚至在汉利上校公开数字的前一天,李奇微将军在另一个场合声称美军被“屠杀”的数字是8000人。

短短一周时间内,美军战俘“被杀”的数字出现了好几个版本,还从信誓旦旦变成了“很可能”。

美军此次修正伊朗导弹造成的伤亡时所找的理由是:前几天没发现,这几天发现了,所以修正了数字。

对于当年混乱的数据,美军同样做了解释:

李奇微将军称:8000人是最初的估计,6000是最近的估计,而且包括除韩军外的其他联军部队。

相信任何人都能看出美军在统计上玩儿的猫腻了,这其实只不过是其舆论战的一颗炮弹罢了。

所以有美国人评价:如果这场闹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激起仇恨并扰乱和谈,那么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真的是向美国人民披露被害战俘的数据,那可是绝对不能原谅的。

但事实上美军的确是用战俘数据作为舆论战的炮弹了,而且还是完全为了抹黑而抹黑,因为志愿军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不虐待战俘的军队,美军的舆论战在事实面前只能是丑态败露。

其实美军自己未尝不明白真实状况,1950年12月27日,麦克阿瑟将军的报告中即提到:最近坚持人道主义的(志愿军)释放出来的少数联军战俘所提供的情况明显不同于开战以来其他有关这一方面(指虐俘)的报告。而在之后半年的正式甚至非正式报告中也没有类似的内容。

而汉利对外公开的那些“虐俘”细节中,其实也未见诸于美军的正式报告中。简单说,就是美军自己造出来的——而且还是以本国军队的伤亡为基础进行的刻意抹黑。

为了不在公众面前露出马脚,美国方面原则上不允许媒体记者采访被释放回来的战俘。因为这些战俘会说实话——1951年8月25日,《星期六晚报》采访了19名被释放回来的战俘,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从未敲打或通过其他方式虐待过任何一个俘虏。

倒是李奇微在其后来的回忆录中说了实话:

中国人释放俘虏的做法与北朝鲜人对待俘虏的做法截然不同。有一次,中国人甚至将重伤员用担架放在公路上,尔后撤走,在我方医护人员乘卡车到那里接运伤员时,他们没有向我们射击。

我们后来体会到,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但是我们发现,较之朝鲜人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但是,李奇微在战争时期显然是不会说这种话的,他自己心里明白但依然会拿着各种编出来的数字进行宣传,而且还是美军自己的。

再联系下最近美军伤亡“大魔变”的这个实例,不难发现美军的伤亡可操作性是很强的,既可以“现在伤亡”,也可以“几天后伤亡”;既可以是“失踪”,也可以是“被虐杀”,主要要配合政治态势来。

同时美军的宣称的“战果”,也要谨慎看待,自己人的伤亡还可以乱操作的话,那么敌军的“伤亡”是不是会更好操作呢?

通过本篇文章,其实也是告诉有的人,不是美国人说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同样也告诉另一些人,在美国人数据基础上再添油加醋,刻意扩大美军战果,缩小美军伤亡,其实也是没多大意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