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生命的欺骗》
生命的欺骗
窗外的花草树木基本上该长叶的长叶、该开花的开花了,除了几棵紫薇。我是今年才知道去年被我拔掉扔了的那两棵树是紫薇。
刚才从窗外走,又看到了剩下的那几棵侥幸活下来的紫薇树。如果不是当时根太深拔不动,估计也就跟那两棵相同的命运了。
去年,那两棵紫薇树看上去已然没有了任何生命的迹象。我伸手捉住几根枝桠,稍一用力,树枝就在清脆声中断落在手中。我细细看去,整个的枝茎中没有任何的潮湿和水分,更没有点点绿色。于是我认为这棵紫薇真的枯死了,于是让学生拔起来扔掉。
让我没想到的是,最终那几棵剩下的紫薇树,用它们的片片绿叶嘲笑了我对生命的无知和浅薄。
也许错不在我,也许学校很多的师生如我一样,在期待中渐渐麻木,在期待中放弃了希望。难道我们能怪罪那些依然安静的紫薇,怪罪它们以时间和外表掩饰生命的光辉?
行文至此,我恍然顿悟: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欺骗。之所以被蒙骗,恰恰是我们充满了对紫薇树当下的期待,在于我们太相信表象,太相信自己的经验和直觉。
每年春暖花开的日子,看到万紫千红,便觉得所有的花都应该开了,而那依然枯黄的紫薇,自然就不被我们所容,断定它已经死亡。难道,我们对所有的植物,都必须充满相同的期望?都要求他们必须在相同的季节开花吗?如果是这样,菊花、梅花这样的特殊品种,便只能被判死刑了。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正在从事的恰恰是这样一件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须同时开花结果的工作。我们对学生充满了太多当下的期待,这种期待让我们急功近利,甚至杀鸡取卵。从紫薇折断的树枝上,我们没有窥探到一丝丝活着的证据,于是断定它已死亡。从学生的学习成绩里,我们看不到一丝希望,于是断定他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了。难道眼见必然为实?难道紫薇就不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注释它特别的生命特征?难道学生们就不会拥有属于他自己的舞台吗?
推而广之,我们是否也在以这种眼光审视世间的一切,是否也以此种浅薄和呆板看待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生命?
假如学生并没有如我们所愿的那样去生活、去学习、去行动,我们是否也在意识中慢慢否定学生,是否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草率地添加上一个句号?如果学生表现出种种不理智、不合常规的所谓“问题行为”,我们是否曾经轻狂地在心中说过:“这人完了!”
而那些表现优秀的孩子,是否就肯定“行了”?肯定未必。曾经跟好友笑谈,我们俩几乎就是两个现代版的“方仲永”。小时候我们俩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一直就是他第一我第二,虽然称不上神童,却也是村里父老眼中的“大学苗子”,前途不可限量的样子。时隔多年,回头看看,我们也就应了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老话。也许,我们也属于一种生命的欺骗吧,呵呵。
又想起了国开QCE的学生们,一些中考失败的学生,或者说在我这种重点高中的老师眼中,已经“完了”的学生,在QCE的老师们的教育下,竟然以高分考去了国外一所所的名牌大学,让我震惊不已。由此我也开始审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评价标准,是否出了问题。
生命有很多很多的欺骗,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会显露出太多太多的假象。有时未必是学生的本意,有时却又是学生无意识中对生命的呐喊与对抗。而作为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充满期待,必须在心中为学生勾画美好的生命未来。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每种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有些花儿,是注定要晚开的。教育需要等待,这种等待是漫长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只有放慢脚步,耐心教育,才能等到花朵的自然绽放、果实的自然成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