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节,这一天都要过去
有没有节
这一天都要过去
老实说,我对时间不敏感,对节日也比较迟钝,即便是每年的春节和自己的生日,也很少有特别的感觉,更何况这所谓的教师节。但是当我突然想起,已经过去的33个教师节,自己居然都曾“经历”,还是禁不住要写下这些文字,不纯粹为了应景。
33年前,我读高二。开学没几天,就听说教师节要到了。果然,报纸上很快就铺天盖地了。那是第一个教师节,前所未有,自然不免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仪式,上上下下,轰轰烈烈,盛大而隆重。很多欣逢其时的老师,多年后依然记忆锋新。但我只是学生,刚文理分科,新班里的老师和同学,几乎都是新的,所以对那个日子,没什么特别印象。
26年前,我入职当教师,在一个偏远的小城教高中。或许因为当时本科生不多,我就读的师大,在省内名头还不算小,学校便委我以重任,高一双班(全年级共三个班)语文,所谓“重点班”的班主任。虽然开学没几天,但我早跟学生打成了一片,关系很亲近,也很热乎。节日里自然收到了很多学生的祝福,贺卡或小礼品之类。记得,学校好像放了半天假,发了点慰问费,教研组还聚了一下餐,几杯酒一喝,节日的味道似乎便浓了。
17年前,我调到现在的单位作教研员,不再带班了,自然没有了“亲学生”,教师节自然还在一如既往地过着,但除了偶尔有以前学生的祝福和贺卡,再没了更新鲜的记忆。好在单位小,人情味浓,每年教师节,半天或一天的工会活动还是有的,慰问和聚餐还是有的,偶尔政府还会表彰,多少发点奖金。在工资和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这多少也算一种盼头,就像小时候过年,总盼望那顿好吃的,那不多的压岁钱。
不过,人其实很容易有惰性和定势,不只是思想,也包括感觉和情绪:很多事,一旦成了习惯和常例,自然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哪怕是结婚,蜜月固然是蜜的,但新鲜感一过,随之而来的平常日子,也就只能平常过,自然不免油盐酱醋茶,酸甜苦辣麻。年复一年地过下来,教师节的滋味和意味,当然也就渐渐,渐渐地淡了。
大约七八年前,开始绩效工资。教师收入的确有了不小的增加,但一切也被相对稳定和固化:奖金没了,福利没了,连“教师节”似乎也没了:虽然这一天依旧年复一年地到来,但一切都被正规到了正轨上:先是没了半天的假,然后没了节日的慰问,再然后,连聚餐也被取消——不独教师节,但凡涉及“三公”的,都不被允许,而且是一刀切。
很多地方,甚至连庆祝活动都没有了——教师节的意味,自然更淡了。
随后便不断有人讨论和呼吁“取消教师节”。不少人说,教师节与妇女节、儿童节相类,只是给弱势者的“一次性”安慰,看不出实在的尊重。更多老师觉得,这个节已经形同虚设,不要也罢——节日,显然不同于平日,总该有些意义和价值,总该有些仪式和形式,否则,没有“节”的感觉,只余下“日”的意味,跟平常的日子一样,不是徒有其表,浪得虚名么?
想想也是。妇女节,妇女同志好歹有半天假,儿童节,儿童们也会有半天假,但教师节,既不放假,又不慰问,连热热闹闹吃顿免费伙食的机会也没有了——没有了内容,没有了形式,也没有了仪式,教师节成了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自然不再有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每次过完教师节,都有不少老师吐槽:我过的好像是一个假节!
更让老师们不爽的是,教师节的“变味”。每年节前,总会有些庆祝和表彰,上上下下,评选一些优秀或先进,电视里亮亮相,报纸上露露脸,领导接见一场,表扬一番,勉励一盘,有时也发点奖金,体现对教育的重视。但很多教师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节日,而只是优秀教师的节日——教师节是群体性节日,自然应该普惠到整个群体,普惠到每个个体,不能雨露均沾的,显然是“反节日”、“反人性”的。
更有甚者,有些地方还在庆祝和表彰会上,“强行搭售”其他的东西。比如,在庆祝和表彰部分优秀者的同时,居然搞什么“师德师风建设启动仪式”之类,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直接把“教师节”过成了“表扬优秀教师节”暨“教训普通教师节”、“教育普通教师节”。真不知道高人谁想出的馊主意,两会变一会,简化了,节约了,但实在太愚蠢了——优秀总是少数,能被表扬的优秀,更是少数,这样表扬三五个、教训一大片的节奏,不明摆着是拉仇恨、犯众怒,要与广大教师为敌么?
这样的情形下,取消教师节的呼声自然浪高一浪。在我看来,这呼声里,更多的其实是对现状的不满,对变动的诉求——既是针对教师节的淡味和变味的,也是针对教师现在的地位和待遇的。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句老得没有牙齿的话,现在常被冠冕堂皇地提及,但问题的实质是,“贵”和“重”不能只是“口说手不动”,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若对教师的“贵”和“重”不能体现于实际,不能让广大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贵重”,那所谓的“国之兴”,恐怕不仅要被大打折扣,而且可能会被打大问号。
至于教师节的存废,固然不是教师们喧哗或骚动一阵就能决定的,毕竟是人大的大人们的决议,而且当初曾被赋予“尊师重教”的使命,一旦取消,不特是对“尊师重教”的否定,也无异于让决议者们自掴其脸。所以,与其说“取消”,不如说“改进”,或者说“落实”、“充实”——其实,已经有很多切实可行的良好建议,只看能否被采纳。一个有着美好意愿和初衷的节日,居然被拥有这节日的群体普遍反对,甚至到了“不取消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警醒和思考的。
在“落实”、“充实”和“改进”之前,对一般教师来说,最要紧的一点,或许是对这所谓节日的主动淡化和自我消解。教师节的本来意味既然已经淡化了,又何必再一厢情愿地强化和强求?就像面对已经彻底负心、面目全非的人,期求对方回心转意,或缅怀“只如初见”的美好,都没什么意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从此对他不在乎、不在意。
既然觉得教师节已经没什么意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既然有没有这个破节,你都要当教师,既然过不过这个破节,你还是会当教师,这个节日对你来说,也不过就是“神马浮云”。对人也好,对事也罢,消解对方存在感和意义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当他(它)不存在。以后,随便他怎么瞎叨叨,随便他怎么胡咧咧,你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没趣的显然是他而不是你——这或许有些阿Q,但至少不会再自己给自己添堵。人生最没有意思的事,莫过于自己给自己添堵。
写到这里,这一天快要过完了,今年的教师节也快要过完了。碰巧的是,这伟大的一天居然是星期日,绝大多数教师也幸运地在这个“教师节”时,得到了被神允诺的休息。再过两小时,又将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周,新学期刚刚开始,一切任重道远,大家都多多保重,各自洗洗睡吧。
送上我自创的废话祝福:有节时就节日快乐,没节时,该上课的,就节节快乐,已退休的,就日日快乐——再没有什么比让自己快乐更重要的了。
晚安。好梦。明天不过节,明天继续见。
20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