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集贤巷与吉贤巷
集贤巷与吉贤巷
从吉贤巷小学毕业后,很少再到那一带去了。大概是2016年前后,突然想起西安有些原来熟悉的地方应该再走一走,看一看。有一天走到吉贤巷小学,突然看到巷口朝里立有一块路牌,赫然入目的是“集贤巷”三个大字。我不免疑惑起来:什么时候吉贤巷改名了呢?
在集贤巷与吉庆巷连接处碰见几位老年人,谈起这事他们也说不清楚。在查阅《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1987年5月西安市地名委员会 西安市民政局编),其中记载:集贤巷 “位于南新街西侧,东起南新街,西至吉庆巷,长184米,宽11米……清顺治元年(1644年)以群贤聚集之意得名。1966年改名为兴盛巷,1972年恢复原名。巷内驻市基督教会等。属居民区。”其中并无吉贤巷的影踪。我去查阅了《西安历史地图集》(1996年8月,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根据清代光绪九年资料绘制的西安府图相应位置上有南都统巷、三步夹道口,而没有集贤巷。
查到重绘的民国22年(1933年)西安城图,在标有崇德小学、浸礼会(即教堂)的位置上确实有集贤巷、吉庆巷。
然而书中在重绘民国38年(1949年)的西安城图上,该位置竟然只有崇德小学却没有浸礼会(浸礼会建于1919年,学校建于1923年),且所在巷子名为“长巷子”(位置相当于现在的西一路),并未见有集贤巷、吉庆巷。显然是书中把两张地图的时间搞颠倒了。而且1949年地图上学校位置标注有误,似应在“长巷子”之南的新化巷南边,有一条未标地名的巷子,从此巷子的位置及走向来看,应该是集贤巷、吉庆巷的前身。
从所见的晚清及民国的地图来看,集贤巷的出现应该在民国年间。但按《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的说法却应在清代顺治年间。
现在集贤巷、吉庆巷作为著名历史街巷已整治一新,不仅道路平整、房舍俨然、环境优美,而且临街墙面有图文并茂的历史介绍及有关著名历史人物的浮雕。
有关介绍巷子历史的文字摘录如下:“集贤巷、吉庆巷……巷名取'群贤聚集’之意。又名兴盛巷、兴胜巷、二老巷。据史料记载,中华历史上“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十尺又何妨”的典故就发源于此地,张、王两邻里明义觉醒,重修于好,相互礼让的感人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争相传颂;旧时巷中贤士云集,民国时期的张子宜、于右任、邓宝珊和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都曾在此居住”。
关于“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与集贤巷的历史渊源,我没有查到有关史料。不过百度上介绍与这一典故有关的地方已经有七处之多,分别为:山东聊城“仁义胡同”,又名“六尺巷”,也称“状元街”; 安徽桐城“六尺巷”;北宋王安石家乡三尺巷;明万历年间进士、兵部尚书李春烨的泰宁尚书第内三尺巷;在寿县淠、颍两河入淮之处的古镇正阳关的贤良街;江苏泰州三尺巷;河南安阳老城区内的"仁义巷",等等。西安“集贤巷”可以续到第八处了。大家“见贤思齐”的心情和愿望,于此可略见一斑。典故产生的时期除王安石为北宋外,其他都在明、清年间,网上有西安集贤巷的有关典故产生于明代的说法。西安集贤巷所处位置在明代属秦王府,官府要地,机关林立。因此在明代,这里不大可能发生因为三尺地面而争讼的故事。
(图中下方标扁园圈处应为现集贤巷所在的大致位置)
据集贤巷老住户、民国著名爱国人士张子宜的孙媳杜淑珍回忆,上世纪20年代,书法家于右任、秦腔名角刘毓中以及民国陆军上将(建国后曾任甘肃省省长)邓宝珊等名人都曾在此居住。这也与地图上集贤巷地名出现的时间大致吻合。
“崇德小学”1950年改名为“吉贤巷小学”,我在那里上了五年学,并且校名持续到2020年,我一直以为学校所在地为“吉贤巷”,但从有关资料看来“吉贤巷”系子虚乌有,并不存在。这真是个大笑话!我想也许是当年学校在取名时把“吉庆巷”“集贤巷”人为捏合为“吉贤巷”所致?亦未可知。
想再查一下1950年后早期的西安地图,但未找到。我想《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是权威单位组织编印的,如有“吉贤巷”不可能漏掉。但在介绍集贤巷时提到“巷内驻市基督教会等”,却未提及历史与教堂相当而“小”有名气的“吉贤巷小学”,该不是刻意回避吧?
另外,在“集贤巷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中,书有无从考证的“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十尺又何妨”的典故,却不提有百年历史且至今尚在眼前的教堂及学校,不免让我有点小小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