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个电影非常经典,理由是什么
本篇文字是《最最最~最简逻辑知识》系列的【第009篇】内容。上一篇讲了排中律:当一个对象有两个矛盾的说法时,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另一个假的,且不可能有第三种说法。这一篇我们来说说第四个逻辑规则——充足理由律。
-01-
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
海德格尔曾讲过:没有充足理由律,就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充足理由律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原理。从这个原理出发,人们致力于探求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何在,一层层的探索下来,衍生出了一系列规则、定律等,并以此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科学理论体系。
简单地理解充足理由律,它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句子组成的论证过程中,新的句子确定为真一定得有充足的理由支撑,用公式表示为:“P真,因为q真,并且由q能推出P”。如,我们(个人)之所以存在一定有理由,这些理由决定了我们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我们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的样子。一旦认识了这个理由,也就认识了我们自个儿。
充足理由律这一提法,最早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莱布尼茨,这条规律简单表述就是: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我们常说的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就是充足理由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与之相反的,如果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造成概念混乱、判断虚假、推理无效等思考问题。
从整个思维规律及规则层面来看,充足理由律同其他所有的逻辑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都有关系,即便不是直接有关,也是间接相关。因而,可以说充足理由律具有普遍意义,对于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起作用。
要认识充足理由律,我们需要通过两个条件来了解它:其一、联系正确,句子之间的联系得正确;其二、理由充足。支撑结论的理由得充足。
-02-
句子之间的联系得正确
新的判断句子,读起来、听起来是不是能被理解。
在一个具体的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一个个句子、词组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一个新的关于判断的句子结束思考。在思考过程中的各个思想,它们并不是彼此孤立无关的,而是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当然,提到“联系”,自然有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这个怎么说呢?我们先分别地看看。
表达的内容是(或可以是)真实的两个句子或说法,比如“3×7=21”和“我正在吃饭”,如果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正确,说成“因为3×7=21,所以我正在吃饭”,你读读理解一下,这是在说啥?胡言乱语!
同此相反,表达内容都是虚假的两个句子或说法,比如“时间过去了可以回来”和“人死了可以复生”,如果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正确,说成“假如时间过去了可以回来,那么人死了也可以复生”,这个表达读起来就容易理解,这是一个有确定范围的判断。
因为组成新判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所以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一个表示判断的句子,只有在正确联系之下,并具备充足理由,才能更令人信服。
-03-
推论的理由得充分
推断是从理由中必然地推出来的。
了解这一点之前,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理由”,什么是“推断”。这里我们把前后两个有正确联系的句子分别称为理由与推断。举例如下:
疫情中他们是逆行者,|| 是我们敬佩的人。
你没房没车没上进心,|| 我嫁闺女不能嫁给你。
上述两例中,“||”以前的是理由,“||”以后的是推断。理由与推断的关系是:推断是从理由中必然地推出来的。如果我们承认理由是真的,那么,我们就得承认推断也是真的。本来,若仅仅只是推断,并不足以令人信服;现在有了理由,就可以令信任程度提高。
我们日常生活这,常用“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这些连接词来表达判断或说法中理由与推断的关系。就上面两例,就可以分别用这些连接词。但是呢~这绝不是说:但凡用了这些连接词的句子都真正表现了理由与推断之间的正确联系。问题一般出在这些使用这些连接词的人,事前没做逻辑上的考虑,习惯性地把它们用烂了。比如:
由于最近用脑过度,|| 因此需要多吃核桃补补脑。
因为今早太阳特别好,|| 所以下午我买彩票中了500万。
“用脑过度”会感到疲惫,有效的缓解方式是通过休息放空大脑,而不是什么“吃核桃补脑”,现今研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吃核桃,能缓解大脑疲脑能补脑”;“太阳好”是自然天气状态,“中了500万”是概率事件,前后两例中,不同的两句话之间的联系…嗯…是没有联系,更不会存在理由与推断关系。
我们不难看出,上面两个例子在形式上虽各有“理由”与推断,但这种引号里面的理由充其量是一种虚假理由。为了与这种虚假的理由相区别,我们便把正确思维所要求的真正的理由,称作充足理由。以下为了行文的简洁,我们就以“理由”来替代“充足理由”。
-04-
理由与推论vs原因与结果
接着上面的文字,难免有个问题:我们这里由充足理由律所谈的理由与推断,是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原因和结果呢?
我们平常说的原因和结果,简单地解释是:在客观现实中,一个后出现的现象一定是由先行于它的现象引起的,这先行的现象就是原因,后出现的现象就是结果。没有原因的结果,与没有结果的原因,都是不存在的(未探明原因不代表没有原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由于思维是客观现实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因之,在许多场合下,客观现实中的原因与结果就直接表现为我们思维结构中的理由与推断——理由直接相当于原因、推断直接相当于结果。比如:
(原因) || (结果)
下了一场雷阵雨,|| 晾在露天阳台上的衣服都被淋湿了
刚刚打球强度太大、时间太久,|| 我需要停下来喝口水休息会儿
(理由) || (推断)
思维反映客观现实,并非永远与客观现实一模一样的。在某些场合下,理由并不与原因相一致,推断并不与结果相一致。但是,就理由与推断的关系来看,却并不违反充足理由律。比如:
气象局发布了台风红色预警,|| 超强台风快到了
这里应该承认“台风快到了”的推断是从理由中推出来的,然而“气象台发布了台风预警”并不是“台风快到了”的客观原因。“台风快到了”是因为某一海面水温在26.5℃以上、海面上空有一些热带小漩涡在扰动……等气象因子的出现,相互作用而形成。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理由和推断虽然很多同客观事物、现象的因果关系相适应,但我们又不能把逻辑上的理由直接看作现实的原因。原因与结果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中的,而理由与推断则是我们思维中的东西。充足理由律所要求的理由,当然可以是现实的原因,但并不限于现实的原因。
-05-
充足理由需要充足到什么程度
理由地理由及其限度(二级支撑理由,三级……)
上面我们了解了充足理由律所要求的联系正确和理由充分,前者是连接词要准确使用,那么后者该“充分”到什么程度?
我们理解的:关于一个判断或句子,只有具备充足理由时,才能令人信服。那么这个“理由”它自身是真实的吗?如果你想让我信任它,你得证明这个理由是真实的理由……。比如,为了确定A的真实,应该找出理由B;但作为理由的B这个判断或说法是否真实,是否令人信服,却未能解决。为了确定(支持/证明)B的真实,我们的思维活动就要继续前进,找到它的理由C来。C是否真实,是否令人信服呢?我们仍要找出它的理由来确定……这一过程,用简化了的公式表示出来,那就是:所以有A,是因为有B;所以有B,是因为有C;所以有C,是因为有D……
看这个架势有点无休无止的感觉……那它到底有没有终点?换句话说,理由的理由是不是有个限度?若没有,那思维活动就不会有结果,充足理由律本身也就成了空话;若有,这个终点、这个限度在哪里?答案是肯定的。在我们的思维实践中,理由的理由终止在下述两个地方:
第一,十分明显的事实。有一些事实明显得我们可以直接感知,这就不需要提出理由。比如,“这车现在开不了,油箱蹭破了油漏光了”,其中“油漏光了”是“车现在开不了”的充足理由,这里理由与推断的联系是正确的。至于“油有没有漏光”打眼一看“车子拖了个长长的油尾巴,车底下油撒了一地”的事实很明显,不需要再提出理由,只要直接用眼睛看就可确定。如果“没油了”,那么我们承认了理由就得承认“车子现在开不了”这个推断的事实。
第二,科学定律、定理,公认的理论原理。这些定律、定理、原理是历经实践验证的正确知识,是人们所公认的,所以也可以作为理由的限度。比如,“你把手机向天空中扔出去,它到达最高点会一定会往下掉落”,这里作为理由的是一个科学定律——地球的引力——这个科学定律之所以能够成立,是物理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验证的存在于地球上的客观定律,只要处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适用(除搭建的真空实验环境)。
了解理由的这一种限度,可以防止我们把充足理由律的意义估计过高。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充足理由律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