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辉华专栏】胡风甘为嫁衣而不悔

胡风甘为嫁衣而不悔

作者:万辉华

1979年,胡风结束了20多年的被监管,获得了自由身,年近八旬的他,尽管一身疾,然而面对改革开放扑面而来的春风,又焕发出诗人的激情与编辑家的“好为人师。”
当年7月22日,他读了久违的《诗刊》,上面刊发了雷抒雁的新诗《小草在歌唱》,献给张志新烈士的颂歌。他抑制不住诗人的冲动,与编辑匠的习惯,便给雷诗作了50多处的修改,接着又给《诗刊》编辑和雷抒雁各写一封信,谈自己对雷诗的读后感和为何要做如此的修改。
不妨抄几句,他致雷抒雁的信谈自己对新诗的理解。”好作品是真情实感的作品,而真情实感是一定要在读者的感情上引起连续反应。也就是读者的感情会被诱发新的东西。“当时,雷抒雁没有收到胡风的信和所附修改的诗稿,过了一年多,才辗转通过邵燕祥获得老诗人胡风的信,而他感到格外的激动,诗毕胡信及修改的诗稿后,雷抒雁就地写了一篇文章《激流里的石头—有胡风同志帮我改稿》,并感喟胡风,“终于复活了,那是随着真理,而复活的。”
此时,重见光明的胡风,老夫聊发少年狂,对于因他的问题而株连,随着他的问题解放而重返文坛,昔日“七月派”的诗人、作家,他们也恢复了著作的出版权,像因胡风问题被迫害致死的路翎、阿垅,只能借他们的文集重新出版之际,通过写序和回忆文章,表示哀悼,还有晋驼、天蓝、徐放等文友,昔日的文学少年,归来后都是历经磨难的中老年人,他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书写,昔日的文学理论家,提笔便是万言,如今因年岁已高,老病缠身的困难,以千字文来抒发自己对这些终身为文学追求和对真理的守望而不诲的战友的敬意与勉励。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凡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人,应该是比较严肃,不通人情世故,或道貌岸然,不食人间烟火。如果,读了《胡风晚年作品选》的话,至少这一刻板的印象于胡风是不相衬的。
他是一个“另类”,谁叫他是鲁迅的学生,他受鲁夫子的影响太深了。
鲁迅从他于上世纪初,在北京创办未名社以来,一直就坚持不懈地关心青年人的文学创作,帮他们出书,推荐发表文章,帮他们写序文来推介,扩大其影响。因胡风1932年从日本到上海后,在左联任过一阵子书记,同鲁迅先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据胡风在他的的文章中回忆,1934年冬天,作家彭柏山被国民党逮捕后,关在监狱里生活异常艰苦,而且患了病,无奈,他只好写了一封信致鲁迅,寄到内山书店,鲁迅不认识彭柏山,叫胡风看看,究竟是何方人氏,胡风刊发过彭柏山的稿子,一看就究竟知道这个署名“陈友生”的人就是彭柏山,胡风的话,鲁迅相信,鲁迅先生便嘱咐附胡风复了信。胡风便不断寄书、寄钱、寄衣,还有两次寄过药品,直到他释放出监狱。那时胡风靠写作为生,生活也不宽裕,救治彭柏山好像救治自己家人一样,无怨无悔。
胡风除了以写文学评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外,把大量的精力投身创办文学杂志上,手里有了一个阵地,便可以帮助一些素不相识而且抱着对文学创作格外虔诚,却投稿屡屡失败的年轻人。
他在1937年应《文学》杂志负责人茅盾之约,为该杂志诗歌专号写评论时,他把当时刚出版《大堰河》而尚未出名的艾青,特地推介出来,后来,在自己主办的《工作与学习》丛刊时,又把艾青的一些译作两组创作予以发表,并称赞艾青的诗“在新诗上一种突破。”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这么倡导的,胡风也是这么践行的。
他选稿自有自己的原则与主张。不因某人是有某种组织关系,属于“自己人”,而采取不符合实际的“捧”的态度,这导致了“自己人可以马马虎虎”的人们的不满。他认为,“我选取代表的作品,大多数是不知名的作者和读者寄来的,我尽我能有的时间阅读了它们,而且是抱着感激的心情把我认为可以发表的作品发表了的,我认为我的这一点经验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作家),也可以供做编辑工作的同志们作参考,所以当时把编后记都收在集子里面了。”
读了这段话,就不难理解,这位老编辑是怎么对待作者的,他是满腔热忱地把培养文学新人作为自己的己任。这种革命传统,在上世界80年代还有余音,我曾听岳阳作家张步真、翁新华先生说过,在新中国成立后,原湖南省作协主席康濯先生曾经对张、翁几代文学作者也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怎么写稿、改稿,帮助推荐发表作品,介绍加入中国作协。如今,在一切视金钱关系为最大的交换原则的不正之风下,胡风同志的编辑风格却成了绝响,值得人们永久的怀念和凭吊。

作者简介

万辉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诗歌学会会员, 岳阳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岳阳晚报副总编辑。在《文艺报》《大家》《作品与争鸣》等中央省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文学评论200多篇,出版《书生情怀》《心灵一片风景》《四月物象》文学作品集三部,作品多次曾获湖南省作协、湖南省记协奖。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0)

相关推荐

  • 关于艾芜致汤逸中佚简并相关手稿

    陈子善 1976年10月以后,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注释组成员分工南下北上,拜访许多刚刚获得"解放"的文坛前辈,整理了一批 ...

  • 一切为了繁荣创作——忆50年代的创委会(3)

    在创委会秘书室,读书的风气也很浓.除了按照工作需要,分工阅读作品外,在业余时间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理论.文艺理论,阅读中外古典名著.1954年,<文艺学习>杂志上刊登过一份<文艺 ...

  • 文坛大家聂绀弩

    文坛大家聂绀弩 程义浩     京山籍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聂绀弩,诞生于1903 年1月28 日(农历1902 年壬寅腊月30 日) ,故居在城关老十字街 (现钟鼓楼路农机公司老宿舍处).他乳名兆年,本名 ...

  • 张宁 | 鲁迅与左翼:理解的障碍 ——序黄悦《鲁迅、胡风与左翼文学》

    近代文学研究 第262期编者按:鲁迅与左翼,一向是现代文学研究界极具争议与魅力的话题.北京语言大学黄悦先生沉潜多年,所著<鲁迅.胡风与左翼文学>是近年来研究鲁迅与左翼文学的力作.本号现推出 ...

  • 【万辉华专栏】乡下观影记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乡下观影记 作者:万辉华 离开故乡才15岁,还是一个少年郎.乡下看电影,也就是50年前的事了. 时间是一把杀猪刀.某诗人的感喟,不无道理.我近花甲了,一 ...

  • 【万辉华专栏】鱼与酒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鱼与酒    作者:万辉华 <一> 在米人鱼庭 邂逅平江的鱼 邂逅铁山的鱼 白玉盘里一青螺 在米人鱼庭 遇上土猪肉马齿苋红薯藤 它们互 ...

  • 【万辉华专栏】工厂“触电”记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工厂"触电"记 作者:万辉华 (一)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冬日,我所在的工厂迎来了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摄影人员,名曰拍摄芦苇 ...

  • 【万辉华专栏】影评写作记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影评写作记 作者:万辉华 2004年3月我调入<洞庭之声>报后,因这张广播电视报开设了娱乐专版,需要大量的包括影视评论在内的娱乐评论,尽管我 ...

  • 【万辉华专栏】甑之舞(外一首)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甑之舞(外一首) 作者:万辉华 甑如宝塔凌空于锅之上 白云缠绵 老聃的丹炉也不过如此 它在灶火下  沸腾火山的 炽热   喷射出氤氲的香 释放出糯软的精 ...

  • 【万辉华专栏】顾颉刚的苦闷

    顾颉刚的苦闷 作者:万辉华 抗战胜利后,历史学家顾颉刚未北上到大学执教,而是选择在上海办书店,经营出版业,俨然一个穿长衫的CEO,文章没有当初频频见诸报刊了,居家过日子还算小康. 1949年政权易鼎后 ...

  • 【万辉华专栏】​忆表叔

    忆表叔 作者:万辉华 我表叔漆煌辉,过世时才68岁. 从患肺癌到离世不到两年,作为一个从医近40年的医务工作者,却过早地离开亲人与大地,毕竟是遗憾. 他出生于岳阳县月田镇半洞村.我孩提时常常去半洞村, ...

  • 【万辉华专栏】篾匠友元伯

    篾匠友元伯 作者:万辉华 我村里的篾匠较多,要说手艺最棒,生意做得最大的还是数友元伯. 他住在百年老屋的西边,紧邻盲人石团哥,住万能老师的隔壁.家里有天井两个,几间房子里还有亮瓦,只不过,太阳光射下来 ...

  • 【万辉华专栏】梁漱溟的儒佛人生

    独 家 梁漱溟的儒佛人生 读<梁漱溟日记> 作者:万辉华 上世纪90年代,梁漱溟先生逝世后,媒体纷纷称他为"最后一个儒家."当时,似乎觉得恰如其分.近读<梁漱溟日 ...